《意见》确立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绿证消费机制,强制消费覆盖钢铁、有色、数据中心等重点行业,要求绿色电力消费比例逐步提高,并设定到2030年不低于全国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平均水平的目标,为提升市场刚性需求打开了空间...新规陆续发布后,绿电绿证交易规模不断扩大,能源电力行业瞄准“电-碳-绿证”协同发展趋势持续发力。
重点行业方面,在政策引导与市场调整驱动下,重点行业整体呈现“传统承压、新兴崛起”的分化特征。...建材行业方面,制造业和基建投资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房地产市场降幅有所收窄,供给侧改革推动行业向绿色化、高端化、集约化转型,建材产品传统需求下行与新兴需求扩张并存,预计2025年全年行业用电量4173亿kw
组织行业协会与龙头企业开展重点行业特色产品核算,鼓励企业自主运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法,在水泥行业开展碳标识认证试点,逐步推广至特色产业。...到2030年,逐步在全市重点行业推行产品碳足迹核算,持续优化应用环境,深化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产业。
推动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和城市更新、乡村建设中新能源开发利用,支持综合能源项目和绿电直供模式,鼓励通过打造用电成本洼地,吸引新增工业负荷,促进绿电就地消纳,提高新能源开发利用水平。...第十二条推动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和城市更新、乡村建设中新能源开发利用,支持综合能源项目和绿电直供模式,鼓励通过打造用电成本洼地,吸引新增工业负荷,促进绿电就地消纳,提高新能源开发利用水平。
》国家标准;在重点行业评价导则方面,化工、电子等重点行业已制定发布绿色工业园区评价标准。...29个大类、100个中类、334个小类,基本实现重点行业绿色工厂标准全覆盖。
截至目前,相关高校院所及龙头企业已建设工业领域及原材料、装备制造、光伏等重点行业低碳公共服务平台,利用数字技术加速碳足迹核算标准推广应用。...碳足迹核算标准体系是促进相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实施方案》在重点产品遴选机制设计中确立“稳步有序扩大覆盖产品范围,条件成熟的可直接制定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第二章开发利用管理,共七条,规定了新能源资源调查的统筹协调、项目开发的资源集约利用原则及规划衔接要求、重点推进的新能源项目类型、电网对新能源发电的接纳支持、全产业链发展推进、氢能基地建设与应用探索,以及重点行业和区域的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等
坚持把重点行业绩效分级作为提升治理能力、实施精准管控、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抓手,从政策激励、专家帮扶、典型引路、差异化管控等方面出台系列政策措施,2024年,对52个重点行业13000余家企业开展了技术指南培训和政策解读
依托节能服务进企业、工业节能监察培训、绿色低碳发展培训等宣贯活动,面向地方工信主管部门、第三方服务机构、重点企业等开展重点工业产品能源消耗限额、重点用能设备能效等级、重点行业绿色工厂创建评价等标准培训,
,开展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建立定期核算评估机制。...摸清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底数与减排潜力,建立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数据定期监测报送机制,常态化开展碳排放形势分析监测,对碳排放增长较快的行业领域进行形势预警,并视情采取新上项目从严把关、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从严管理等措施
依托节能服务进企业、工业节能监察培训、绿色低碳发展培训等宣贯活动,面向地方工信主管部门、第三方服务机构、重点企业等开展重点工业产品能源消耗限额、重点用能设备能效等级、重点行业绿色工厂创建评价等标准培训,
建立跨部门综合监管重点行业领域清单并进行动态调整。...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聚焦重点行业和领域,重点查处针对中小企业的限定交易、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等垄断行为。引导经营者依法竞争、合规经营,提高经营者对垄断行为的认知,大力培育市场竞争文化。
其中指出,绿色低碳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已积累1591条中国钢铁行业及上下游的背景数据,平台聚焦重点行业链主引领带动,在能源、工业、建筑等碳排放主要领域提供一站式综合性解决方案,通过绿色采购、碳资产交易、绿色金融等市场机制引导驱动低碳发展
到2025年,率先出台重点园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专项碳预算管理方案。到2030年,全市重点耗能行业企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贵安新区张江高科技产业园大视听算力应用基地项目1252.贵安新区国产基础软件及装备技术创新应用孵化示范基地项目1253.贵安新区服务机器人生产基地项目1254.贵安新区机器人整机制造生产基地项目1255.贵安新区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重点行业全过程管理应用示范项目
环天智慧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以高分辨率碳监测卫星为核心,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碳排放监测体系,为各级政府、重点行业及企业提供精准的碳核算与减排评估服务。
积极推动绿色制造标准迭代升级:加强绿色制造标准统筹规范,加快完成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等评价通则标准制修订,持续完善重点行业绿色工厂建设指南,实现重点行业全覆盖;研制典型工业产品绿色设计技术规范标准
从煤电行业来看,我国发电和供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40%以上,是影响全社会“双碳”目标实现的重点行业。...为支撑年均新增2亿千瓦以上新能源的合理消纳利用,煤电灵活性改造工作仍将是提升系统调节能力的重点。
突破人工智能、区块链、标识解析等数字技术在工艺流程、供应链等精细化绿色管理应用标准,以及数字化能碳管理、工业互联网赋能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绿色生产、精细化管理等标准。...积极推进数据中心、通信基站和通信机房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标准制修订。
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实施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超低排放改造,2024年单位gdp能耗降幅超过3%;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输送绿电超4000亿千瓦时,为全球提供了80%的光伏组件、70%的风电关键零部件。
(市卫健委、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持续推进危险废物单位分级分类管理,构建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底图”,突出环境风险防控的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领域,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危险废物环境风险。
在整个碳普惠机制运行中,上海环交所为上海碳普惠提供运营支持,负责碳积分商城的建设和日常运营,积极对接互联网、金融、交通等重点行业企业,已成功引入十多家权益方,上线超70种权益商品,包括数字人民币、出行优惠券...今年的全国低碳日上海主场活动重点展现全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减污降碳协同的工作成果,并以上海碳普惠正式上线、“一江一河”低碳生态主题citywalk倡议为契机,希望引导更多市民共同参与低碳城市的创建。
从重点行业产值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2.7%,食品制造业下降34.7%,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0.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9.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7.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
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相关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重点企业根据国家及自治区相关标准带头开展自治区重点行业特色产品碳足迹核算,由行业主管部门定期进行归集。
截至目前,我国发布了涵盖24个行业的温室气体核算指南,其中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指南覆盖行业有限,导致尚未出台行业指南的企业进行温室气体核算时无所适从。市(区)清单编制指南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