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由国网能源研究院联合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2025年电力供需分析报告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在会上发布《中国电力供需分析报告2025》的研究报告。根据预测,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0.3万亿kW·h,比上年增长5%。全年新投产装机容量比上年增长53.2%,规模再创历

首页 > 配售电 > 能源服务 > 报告 > 正文

中国电力供需分析报告2025:预计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需平衡偏紧

2025-07-07 14:41 来源: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7月4日,由国网能源研究院联合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2025年电力供需分析报告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在会上发布《中国电力供需分析报告2025》的研究报告。

根据预测,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0.3万亿kW·h,比上年增长5%。全年新投产装机容量比上年增长53.2%,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到2025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9.9亿kW,其中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超过45%,尤其太阳能发电装机占比超过30%。预计全国电力供需平衡偏紧,局地高峰时段电力供应紧张。

2025年电力供需环境研判

国际经济方面,全球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加大,经济增长将承压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成为拖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大阻碍,多家权威国际机构下调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全球经济将在高度不确定性中趋于放缓。

国内经济方面,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我国将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扩大内需政策协同发力,支撑经济平稳运行。财政政策方面,我国将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货币政策方面,我国将强化逆周期调节,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精准性,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产业政策方面,我国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扩大内需政策方面,我国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预计2025年我国GDP增速约为5%,全年经济增速呈现前高后低态势,四个季度增速分别为5.4%、5.3%、4.8%、4.7%,三次产业增速分别为3.5%、5.2%和5.0%。

重点行业方面,在政策引导与市场调整驱动下,重点行业整体呈现“传统承压、新兴崛起”的分化特征。黑色金属行业方面,受国际贸易环境承压、有效需求不足等影响,钢铁消费结构持续优化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汽车、造船、集装箱、油气管道、家电和机械等行业需求继续回暖,有效缓冲房地产市场疲软对钢材整体需求的冲击,预计2025年全年行业用电量6280亿kW·h,比上年下降0.5%。有色金属行业方面,受基础设施投资、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及新兴产业需求拉动,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向好态势,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需求对铜铝消费的拉动作用愈发显著,地产政策优化、以旧换新政策等对传统需求的复苏起到积极作用,预计2025年全年行业用电量8510亿kW·h,比上年增长3.0%。化工行业方面,2021年开启的扩产周期已趋近尾声,行业供需不均衡有所改善,市场需求持续趋稳向好,“两新”政策激发家电、汽车等终端消费领域需求的持续上扬,进而带动上游化工品需求回暖,对外出口整体稳定,行业整体仍有望保持稳定发展,预计2025年全年行业用电量6330亿kW·h,比上年增长3.9%。建材行业方面,制造业和基建投资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房地产市场降幅有所收窄,供给侧改革推动行业向绿色化、高端化、集约化转型,建材产品传统需求下行与新兴需求扩张并存,预计2025年全年行业用电量4173亿kW·h,比上年下降0.6%。新型基础设施方面,预计到2025年底我国5G基站规模有望突破470万个,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基站存量优化与改造升级也持续推进,单耗更高的5G-A基站占比将持续提升,预计2025年5G基站带来的新增电量有望超过300亿kW·h;预计2025年底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量有望超过950万架,年用电量有望超过1600亿kW·h,较上年增加约370亿kW·h;预计2025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净增约800万辆,年底保有量达到约3000万辆,充换电服务业年用电量将达到1020亿kW·h,较上年增加约190亿kW·h。

气象方面,预计迎峰度夏期间,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其中,江苏大部、上海、浙江、福建北部、安徽、江西大部、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大部、重庆、贵州东北部、四川东部局部、青海西北部、甘肃西部、新疆、内蒙古西部等地偏高1~2℃,上述大部地区高温(日最高气温≥35℃)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华北、华东北部、华中北部、新疆等地初夏高温热浪明显,华东中南部、华中中南部、西南地区东部、新疆盛夏高温伏旱显著。预计气温因素支撑下降温用电规模将维持高位。预计度冬期间,受全球变暖等影响,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

一次能源方面,我国煤炭、天然气供需从相对平衡向宽松转变。煤炭方面,2025年,我国煤炭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煤炭进口量稳中有降,全年煤炭库存持续处于高位,煤炭市场将保持基本平衡、时段性波动的发展趋势,市场供需将呈现相对平衡并向宽松转变的运行态势。天然气方面,受气温偏暖和需求疲软的双重影响,预计2025年国内天然气消费量增速将有所放缓,国内天然气产量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进口量或现负增长态势,预计全年我国天然气供需趋于宽松,为气电供应提供有力保障。来水方面,预计迎峰度夏期间,我国中东部地区降水呈“南北多、中间少”分布。海河流域、黄河流域中下游、辽河流域、珠江流域降水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暴雨过程多,将有较重汛情;长江下游将出现阶段性汛情;淮河流域和太湖流域降水接近常年同期。

2025年电力供需形势预测

电力需求预测:

2025年电力需求保持平稳增长。综合考虑经济、气温以及闰年基数等因素,预计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处于4.0%~6.5%区间。推荐方案下,预计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突破10万亿kW·h,达到10.3万亿kW·h,比上年增长5%左右。分季度看,预计2025年四个季度用电量增速分别为2.5%、5.0%、6.0%和6.1%,除一季度低速增长外其他三个季度用电量均保持平稳增长。

2025年分季度用电量走势预测

第二、第三产业仍然是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主要动力。受农业现代化、电气化水平提升拉动,第一产业用电量延续近年来快速增长态势,预计比上年增长9.5%左右。关税战、贸易战冲击下我国外需趋弱,内需在各项政策拉动下稳步恢复,传统产业不断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壮大,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激发内需潜力进一步释放,推动第二产业用电量比上年增长3.7%左右。各项促消费政策进一步激发消费潜能,传统消费稳步回升,新型消费增长点不断涌现,消费场景不断拓展,助推第三产业用电量比上年增长9.5%。政策促进下家用电器以旧换新步伐加快,居民家庭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支撑居民生活用电量保持平稳增长,增速约为4.4%左右,受上年极端天气导致的高基数影响增速略有回落。从贡献率来看,三次产业和居民生活对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6%、48.3%、35.5%、13.5%。

华北、华东、南方电网区域是用电增长主要拉动区域。2025年,预计华北(含蒙西)、华东、华中、东北、西北、西南、南方电网区域全社会用电量比上年分别增长5.1%、4.9%、5.1%、3.9%、4.9%、5.1%、5.7%,其中南方电网区域用电增速领跑全国,华东电网区域受上年度夏极端天气导致的高基数以及2025年以来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影响,用电增速较上年有显著回落。预计华北(含蒙西)、华东、南方电网区域是拉动用电增长的主要区域,合计贡献率超过65%。

2025年全国新投产发电装机结构

电力供应预测:

新投产装机规模有望再创历史新高。预计2025年全国新投产发电装机容量6.6亿kW,比上年增长53.2%,新投产装机规模创历史新高。其中,受能源保供与调峰需求推动,预计火电新投产1.27亿kW,比上年增长119.7%;四川巴中市平昌县江家口水库电站机组等陆续并网运行,预计水电新投产1361万kW,比上年减少1.2%;山东国电投荣成、中广核浙江三澳、福建漳州核电站机组陆续投运,预计核电新投产519万kW,比上年增长31.9%,为2019年以来新高;内蒙古、新疆等沙戈荒基地加速建设,2025年进入实质性建设高峰,预计风电新投产1.4亿kW,比上年增长77.1%,创历史新高;江苏、山东、新疆太阳能发电新投产超3000万kW,预计太阳能发电新投产3.8亿kW,比上年增长35.5%。风电、太阳能合计新投产装机规模达5.2亿kW。

2025年底全国发电装机结构

电源装机保持快速增长,截至2025年底预计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超过45%,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占比超过30%。预计到2025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9.9亿kW左右,比上年增长19.2%,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其中,水电装机容量4.5亿kW,比上年增长1.6%,占总装机容量的11.2%,占比较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火电装机容量15.5亿kW,比上年增长8.0%,占总装机容量的39.0%,占比较上年下降4.1个百分点;核电装机容量0.67亿kW,比上年增长8.4%,占总装机容量的1.7%,占比较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风电装机容量6.6亿kW,比上年增长27.0%,占总装机容量的16.6%,占比较上年上升1.1个百分点;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2.6亿kW,比上年增长42.4%,占总装机容量的31.6%,占比较上年上升5.1个百分点。

预计电源装机主要分布于华北、华东、西北、南方及华中电网区域,东北、西南电网区域装机容量较少。分区域看,预计华北电网区域电源装机容量最多,为9.5亿kW,占全部装机容量的23.8%;华东、西北、南方、华中电网区域装机容量较多,分别为7.4亿、6.9亿、6.4亿、4.9亿kW,占全部装机容量的18.5%、17.2%、16.1%、12.4%;东北、西南电网区域装机容量分别为2.6亿、2.2亿kW,仅占6.6%、5.5%。

电力供需形势:

预计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需平衡偏紧,局地高峰时段电力供应紧张,迎峰度冬期间电力供需基本平衡。电力缺口主要分布于华东、华中、西南、南方等电网区域,考虑充分发挥跨省跨区互济支援能力后,电力缺口将得到一定缓解。分区域看,华北电网区域电力供需平衡偏紧;华东电网区域迎峰度夏电力供应紧张,迎峰度冬平衡有余;华中电网区域迎峰度夏电力供需平衡偏紧,迎峰度冬平衡有余;东北电网区域电力供需基本平衡;西北电网区域迎峰度夏电力供需基本平衡,迎峰度冬平衡偏紧;西南电网区域迎峰度夏电力供应偏紧,迎峰度冬平衡有余;南方电网区域电力供需平衡偏紧。若出现燃料供应不足或大范围极端天气,用电高峰时段电力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原标题:2025年电力供需分析报告成果发布会召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