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双阶段目标靶向发力特色产业到2027年,聚焦光伏材料、葡萄酒、枸杞等特色产业,严格执行国家及自治区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全面开展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同步推动碳足迹管理制度、评价通则及标识认证管理制度落地
在“dasgreen”战略的引领下,公司积极推进绿色制造、碳足迹管理与产品回收等工作,构建起一套贯穿生产全流程、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运营体系,实现光伏组件绿色生产、绿色管理、绿色物流、绿色包装、绿色回收等产品全生命周期内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该体系能够引导各行业企业实施产品碳足迹核算实践,有效促进碳足迹管理等环节的标准化进程,显著提升全流程碳数据监测与质量管控水平,为构建企业碳排放和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河北电力建设公司将绿色发展要求融入电网建设全过程,采用海绵城市、碳足迹管理、能耗重组等8项绿色建设技术,以及智能化系统、水资源循环、零碳监测等15项低碳技术,通过精细管理站内设备用能数据实现绿色建设,打造出雄安地区首个全生命周期
全文如下:关于公布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第二批)的通告工信部联节函〔2025〕141号为加快提升工业产品碳足迹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碳足迹管理体系,促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经相关标准化机构推荐
(五)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12. 制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构建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和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全面推进“地方碳评估、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各项工作,构建系统完备的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市发改委牵头,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统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五)实施重点产品碳足迹管理。积极推进光伏产品碳足迹核算,参与编制光伏组件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省级地方标准或行业标准。
该指南明确了零碳园区的定义、建设原则、核心内容及指标体系,重点涵盖能效管理、能源系统构建、基础设施升级、绿色生产、循环经济、运营管理和绿色创新七大领域,强调通过可再生能源消纳、微电网协同、碳足迹管理等手段实现园区
制定自治区碳足迹管理制度和评价通则,持续完善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管理工作机制,拓展碳标识应用场景。...制定自治区碳足迹管理制度和评价通则,持续完善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管理工作机制,拓展碳标识应用场景。到2030年,自治区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基本完善。
跨国企业等各类用户对绿色电量清晰物理溯源的刚性需求,吴俊宏指出,650号文提出构建“物理直连+数据溯源”机制,通过合理配置计量表记录使用绿电电量,为用户提供可追溯的绿电消费凭证,助力企业满足esg评级、碳足迹管理等绿电物理清晰溯源的需求
面向未来,我国应进一步推动绿证与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衔接,支撑消纳责任主体完成消纳责任权重考核指标,支撑重点用能单位达到绿色电力消费比例要求;推动绿证与企业碳排放核算、产品碳足迹管理等衔接,拓展绿证应用场景
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面建立省级碳排放年报、快报制度,探索建立市州级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发布一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和产品碳足迹标准,初步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和特色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取得重要突破
2024年,固德威交出亮眼esg答卷:从苏州总部超低能耗建筑到广德工厂零碳园区,从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到虚拟电厂创新应用,再到可持续供应链与社会公益,印证了“开创智慧能源新时代”的初心。...ai赋能能源管理:智慧能源we平台驱动“智”能革命新政出台给虚拟电厂技术与分布式结合带来了新机遇。
建设完善嘉兴市碳足迹管理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降碳技术和实践成果。...谋划实施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项目,动态项目库管理。(市发展改革委)3.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评价技术导则,开展化纤等试点领域项目碳排放试评价的技术初审工作。(市发展改革委)4.加强碳足迹管理。
建设完善嘉兴市碳足迹管理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降碳技术和实践成果。...谋划实施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项目,动态项目库管理。(市发展改革委)3.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评价技术导则,开展化纤等试点领域项目碳排放试评价的技术初审工作。(市发展改革委)4.加强碳足迹管理。
从政策来看,2022年以来,国家下发多个政策要求以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认定的基本凭证,建立基于绿证的绿色电力消费认证标准、制度和标识体系,加强绿证对产品碳足迹管理支撑保障,推动绿证国际互认。
建设完善嘉兴市碳足迹管理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降碳技术和实践成果。...谋划实施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项目,动态项目库管理。(市发展改革委)3.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评价技术导则,开展化纤等试点领域项目碳排放试评价的技术初审工作。(市发展改革委)4.加强碳足迹管理。
针对高端制造、跨国企业等各类用户对绿色电量清晰物理溯源的刚性需求,文件提出构建“物理直连+数据溯源”机制,通过合理配置计量表计记录直供电量,为用户提供可追溯的绿电消费凭证,助力企业满足esg评级、碳足迹管理等绿电物理清晰溯源的需求
拟推荐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第二批)公示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国办发〔2024〕39号),支撑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经相关标准化机构推荐、专家评审等程序
(市发改委牵头,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统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五)实施重点产品碳足迹管理。积极推进光伏产品碳足迹核算,参与编制光伏组件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省级地方标准或行业标准。
支持完善企业碳排放统计核算和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探索推动企业使用绿证参与碳排放核算和碳足迹管理。鼓励国家级经开区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创建碳达峰试点园区。
盐城将以零碳园区建设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以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方式变革,以重点行业产品碳足迹管理积极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高质量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努力为实现“30·60”目标贡献盐城方案
(1)应用场景:a、碳足迹管理:将光伏组件生产过程中的电力消耗、运输里程等数据上链,形成不可篡改的碳足迹账本,满足欧盟申报要求。...(3)esg管理:建立“碳排放-碳足迹-碳抵消”全链条管理体系,通过区块链技术存证碳排放数据,确保与欧盟cbam、美国ira等政策要求对齐。
结合温州千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和千亿级电器产业集群的地方特点,加快建立覆盖源网荷储的全量涉碳数据碳足迹分析及管理体系。...推动建立配套机制,试点开展碳预算管理、重点行业碳总量控制、固定资产项目碳评价等。牵头制定碳足迹标准,建成省级碳普惠市场,实现长三角碳标识互认,为工业、建筑、交通领域提供全生命周期碳管理方案。
文件提出,到2027年,制定出台3-5个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省级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初步构建,产品碳标识认证和分级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全省碳足迹管理体系初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