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原料用能和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总量、重大项目能耗单列、绿证抵扣能耗等政策,全年保障新上项目用能10万吨标准煤以上,确保重大建设项目用能“应保尽保”。全年新增光伏装机7万千瓦以上。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 徐本亮表示,山东经济体量大,结构重,是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大省,均占全国1/10左右,我们降碳的责任重、压力大。...我省率先实行新上“两高”项目碳排放减量替代政策,先后出台了《山东省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碳排放减量替代办法(试行)》《山东省“两高”建设项目碳排放指标收储调剂管理办法(试行)》,在确保“两高”项目碳排放总量只减不增的同时
实施好重点领域节能降碳行动,深化用能预算管理,加强能效诊断结果应用,探索原料用能和可再生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新机制,确保完成“十四五”能耗强度下降目标。持续推进“无废城市”、林业碳汇开发。
同时发布的还有《“十五五”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环境展望》,并首次公开发布《中石油经研院能源数据手册》。《报告》指出,2024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1.9%,中国比上年增长4%。
》(新发改能源(2022)587号)、《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运行〔2022〕1258号)、《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 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
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40%以上,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30%以上,持续增加天然气生产供应、新增天然气优先保
但总体来看,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仍然以煤为主,占能源消费总量的一半以上,煤炭在我国能源供应中起着“压舱石”的作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cnooc eei)图1 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及增长率(二)能源低碳转型持续推进,煤炭占比仍过半过去十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低碳化,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从2013年的
支持自备燃煤机组退出或实施清洁能源改造,原则上不再新增自备燃煤机组。逐步增加非化石能源和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50%。
同时,用电价格水平持续稳定,绿证交易范围持续扩大,鼓励企业通过购买绿电绿证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同时加快推进水泥、焦化等重点企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从淘汰落后产能、调整能源结构、强化污染治理等方面谋划减排工程,为区域发展赢得污染物排放空间,促进环境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全力保障招商引资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需求
2023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57.2亿吨标准煤(预计2024年能源消费总量达59.7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一,但我国人均能源消费量仅为经合组织成员国的65%,美国的40%。
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升,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全市装机总量比重达40%以上,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35%左右。...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前提下,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鼓励发电向高效、清洁机组倾斜。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生活消费、交通出行、产业结构升级、新兴产业涌现、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等不断催生更多用能场景、推高用能需求,能源消费在“十五五”时期仍将刚性增长
根据初步测算,2024年我国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约59.6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4.2%。同时,能源消费结构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非化石能源占比持续提高。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
到2030年,能源、工业、交通、城乡建设等重点领域绿色转型取得积极进展,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8%,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增强,主要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
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进一步提高。...推进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建立重点用能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加强产品碳足迹和碳标签管理。常态化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实施甲烷排放控制行动,研究制定其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具体措施。
积极推动绿电绿证市场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建立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生产消费的市场体系,引导和培育全社会绿色消费意识,是促进能源消费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手段。
全面实施重点用能单位化石能源消费预算管理,鼓励购买绿证、使用绿电。建成投运支撑性电源装机496万千瓦,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600万千瓦以上。...全面运行“双碳”管理一体化平台,在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开展碳足迹核算。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鼓励绿色出行、绿色消费。
截至目前,项目团队已完成“电-能分析模型”的研究构建,并探索开展“电力看能耗”监测分析工作,实现对全国总量、各省(直辖市、自治区)、12个重点行业及部分重点用能企业2010~2024年能耗数据的测算,形成重点用能行业电气化水平对能源消费趋势影响
虽然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不会有根本改变,化石能源仍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向“绿”而行、逐“绿”而“新”的能源转型从未间断,一直在路上,成为我国能源战略转型和确保能源安全稳定的主旋律和主战场
可再生能源消费量不纳入能耗总量控制,激励重点用能企业通过主动消费绿电抵扣节能指标;内蒙古自治区同步推动绿电自愿消费认定与高耗能企业强制消费,全面调动各行业绿电消费积极性。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绿色电力证书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的通知》,提出国家实施非化石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将可再生能源、核电等非化石能源消费量从各地区能源消费总量中扣除
到2060年,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增至1.3亿吨左右,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为20%,其中工业领域用氢需求7794万吨,占氢总需求量的60%。...“当前,我国80%以上氢消费量用于化工行业,推广应用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技术,能以较低的原材料成本、较高的能源转化效率,有效耦合工业余热,推进难脱碳行业低碳与零碳化改造。”
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49%左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50%左右,清洁能源建成和在建电力装机容量3000万千瓦。持续增加居民生活和清洁取暖用天然气的供应量。
苏州供电公司营销部专职张文韬介绍,作为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苏州市能源消费总量约占全省的20%,全社会用电量高居全国城市第二,而且苏州可中断负荷储备多、潜力大,形成了微电网建设的蓝海。...作为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氢能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华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氢燃料电池和检测设备的研发制造基地。
苏州供电公司营销部专职张文韬介绍,作为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苏州市能源消费总量约占全省的20%,全社会用电量高居全国城市第二,而且苏州可中断负荷储备多、潜力大,形成了微电网建设的蓝海。...作为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氢能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华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氢燃料电池和检测设备的研发制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