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该基地已斩获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等重磅荣誉,不仅成为厦门新能源产业创新的 “引擎”,更助推福建完善储能产业链,加速打造全球储能产业高地。...这一殊荣不仅是对两座工厂在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成果的权威认可,更标志着海辰储能以 “智造” 为引擎,持续夯实储能新质生产力根基,助力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首次评为省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绿色设计产品的企业,分别给予20万元、15万元、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首次评为市级绿色工厂的企业,给予3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第二十五条【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推广应用先进绿色工艺技术装备,推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鼓励企业实施绿色化改造,提升减排治污能力和清洁生产水平,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和绿色供应链
推进认证结果在零碳园区、零碳工厂评估、绿色工厂评价、碳足迹核算中采信和应用。...、绿色算力、源网荷储等绿电消纳场景应用。
园区正全力打造“绿色工厂”“黑灯工厂”“智能工厂”,德伯特公司的全自动化托辊生产线,年产能达150万支,自动化程度国内领先;新宝龙公司通过物联网、工业机器人和大数据集成建成行业首个“密炼黑灯工厂”;山东博创凯盛自主研发的世界最大万吨破碎机下线
水保要求,整站内外绿化设计需提前出具效果图经招标人确认)、土方工程、构筑物施工及装饰装修(精装修方案需提前出具效果图经招标人确认)、设备基础、工艺管架、设备管道标识(效果图须经招标人确认)、工艺管道安装、绿色工厂评价
支持集群培育建设智能工厂、绿色工厂。(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六)打造集群特色品牌。支持集群企业打造省级新产品、“三首”产品、工业精品和重点产业链标志性产品,形成具有集群品牌特色的工业精品矩阵。
到2030年年底,新培育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等100家左右,节能环保产业规模年均增速不低于10%。...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等模式,打造一批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一批零碳工厂和园区。
同时,三一重能以绿色技术、绿色建筑、绿色设备、绿色材料四大维度为着力点,持续打造零碳和绿色工厂,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到2030年年底,新培育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等100家左右,节能环保产业规模年均增速不低于10%。...到2030年年底,新培育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等100家左右,节能环保产业规模年均增速不低于10%。指导重点企业依法依规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和自愿减排交易。
到2025年,累计建成市级以上绿色工厂80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5家。4.提升光伏发电质效,根据国家政策调整,稳妥有序推进海上光伏项目建设。...3.简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开展能效、水效“领跑者”行动。系统推进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大力推进省级以上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培育力度。
推进认证结果在零碳园区、零碳工厂评估、绿色工厂评价、碳足迹核算中采信和应用。...该《实施意见》将助力内蒙古构建系统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提升产品绿色竞争力,促进绿色消费,同时也为内蒙古融入全球绿色经贸体系、实现“双碳”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对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认证结果在零碳园区、零碳工厂评估、绿色工厂评价、碳足迹核算中采信和应用。...(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意见》的实施能够引导全社会逐步树立绿色低碳理念,从生产、消费等各环节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推进认证结果在零碳园区、零碳工厂评估、绿色工厂评价、碳足迹核算中采信和应用。...(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意见》的实施能够引导全社会逐步树立绿色低碳理念,从生产、消费等各环节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株冶有色不仅是2024年度湖南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工业碳减排标杆企业,更摘得了国家级绿色工厂的权威认证。...绿色名片再升级:项目并网是株冶有色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又一里程碑,极大提升其绿色低碳品牌形象与esg(环境、社会、治理)表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实现完美统一。
2024年新增培育省级绿色工厂195家、绿色园区16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5家。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严格“两高”论证和节能审查,把好能耗双控源头关。
“从国家级绿色工厂到零碳工厂,再到国家级绿色供应链,德力西电气持续引领行业绿色发展。...我们不仅关注产品本身的减碳,更通过材料创新、工艺优化与能源管理,将绿色理念融入每一个生产环节。”——新质生产力创新研究院院长 叶琦鹏碳中和认证不是终点,而是绿色生态的起点!
对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数据中心、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分别给予6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国家级绿色产品(工业领域)企业,按每项产品5万元标准给予奖励,每家企业当年累计最高30万元;对市级绿色工厂企业
对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数据中心、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分别给予6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国家级绿色产品(工业领域)企业,按每项产品5万元标准给予奖励,每家企业当年累计最高30万元;对市级绿色工厂企业
对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数据中心、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分别给予6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国家级绿色产品(工业领域)企业,按每项产品5万元标准给予奖励,每家企业当年累计最高30万元;对市级绿色工厂企业
文件明确,支持绿色化发展。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设绿色工厂,创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对接国际规则开发绿色产品,开展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评价。
全年22家企业、2家园区入围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乐亭经开区获评省节水型园区,3家企业入选国家能效“领跑者”,5家企业的技术装备入选国家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3家企业入选工信部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典型案例
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推动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力争到2027年建成绿色工厂180家,绿色园区创建率达到50%以上。创建一批绿色商场、绿色超市,推广应用节能技术、提升绿色产品销售、丰富绿色服务供给。
近日,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正式发布《河南省省级绿色工厂名单》,经严格评审与公示,氢沄(河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在绿色制造领域的卓越实践和显著成效,成功获评“河南省省级绿色工厂”称号。
加快修订绿色工厂评价通则国家标准,重构绿色工厂“能源低碳化、资源高效化、生产洁净化、产品绿色化、用地集约化”五化内涵,突出绩效导向,以能源消耗强度、碳排放强度、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资源消耗强度及利用效率等量化指标定义绿色工厂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