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能源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15.加强产品碳足迹核算能力建设,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规范产品碳足迹专业服务,积极参与国家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培育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和认证机构
(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能源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15.加强产品碳足迹核算能力建设,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规范产品碳足迹专业服务,积极参与国家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培育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和认证机构
鼓励企业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应用,对符合条件的获证企业给予一定奖励。探索开展风电装备行业产品碳足迹核算,推动风电行业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
科技厅主要负责推动零碳园区建设相关技术创新应用等;工业和信息化厅主要负责零碳园区中零碳工厂建设、工业企业节能降碳改造等;财政厅主要负责根据国家及自治区工作部署,做好零碳园区建设资金保障工作等;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零碳园区标准规范制定、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等
2024年12月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公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名单,云南省电解铝、磷铵产品入选国家首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其中磷铵产品是全国唯一的试点区域,电解铝产品有4个省(区)获批试点。
依据国家认监委《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通用实施规则》,提升省内认证机构和人员能力,落实产品碳足迹认证依据、模式、单元划分、程序及获证后监督等有关要求,有序规范和引导各地区各层级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
三是全面启动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本市产品碳标识认证服务绿色低碳供应链建设的实施方案》(沪市监认证〔2024〕268号),明确了加快建立碳标识认证工作体系、管理体系及采信应用体系等三方面10项重点任务。
做好兰州市锂电池(铜 箔产品)、酒泉市光伏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2025年底,力争全省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8000万千瓦,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1500万千瓦,新能源发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
做好兰州市锂电池(铜 箔产品)、酒泉市光伏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
组织推动我市相关单位积极参与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的制修订,推动我市重点行业产品碳足迹因子纳入国家数据库,探索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和分级管理。
聚焦汽车、铝、建材、人造板等重点产品生产,推行涉碳管理体系认证,创新开展百色电解铝国家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全国试点,率先建立电解铝全链条碳足迹管理体系,实现我区电解铝产品碳足迹认证零的突破。
得益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福田汽车已有6款车型获商用车首批碳足迹标识认证。...采购制造方面,联合头部钢厂研发绿钢,在推进自身降碳的同时,协同供应商低碳转型,共同开展绿色认证、碳足迹管理与光伏建设。
,加强碳足迹核算,积极申请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推动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结果采信,将产品碳足迹纳入绿色工厂评价内容,带动上下游企业加强碳足迹管理。推动将碳足迹管理相关要求纳入政府采购需求标准,加大碳足迹标识认证产品政府采购力度。
推动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结果采信,将产品碳足迹纳入绿色工厂评价内容,...日前,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印发《安徽省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启动锂电池、光伏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
推动重点产品国家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率先在钢铁、电机等行业编制国际通行的碳足迹认证规则,完成20个与国际接轨的产品碳标识认证配套技术文件,推动形成30个产品碳标识认证试点应用示范。
作为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的第一份工作指南,“知识会”集实用性、易懂性、时效性、权威性为一体,以问答形式解决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推进过程中的共性问题,有效支撑试点工作科学、稳妥、高效开展。
详情如下:国家认监委关于发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通用实施规则(试行)的公告根据《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市监认证发〔2024〕85号),现发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通用实施规则
详情如下:2025年第8号国家认监委关于发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通用实施规则(试行)的公告根据《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市监认证发〔2024〕85号),现发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通用实施规则
发挥国网电力数据集成优势,协同碳足迹标识认证机构,协助企业建立健全碳足迹数据质量计量保障体系,优先选用具有计量溯源性的数据,提升数据监测、采集、存储、核算、校验的可靠性。
2024年12月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山东承担电解铝、轮胎产品的碳足迹标识认证国家级试点工作。目前正在积极开展碳足迹标识认证
,重点产品碳足迹数据库稳定运行,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分级管理和信息披露制度全面建立,特色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和碳标识得到多边互认,全省碳足迹管理体系全面形成。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认证认可监管处负责人围绕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的部署要求,介绍了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阐述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加快建设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稳步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市场交易体系和碳预算管理制度,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扩大绿电绿证交易。
制定发布与国际接轨的国家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标准,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初步构建,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和分级管理制度初步建立,重点产品碳足迹规则国际衔接取得积极进展。
依托绿电优势和园区载体,推动零碳工厂零碳园区试点建设,做好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在兰州市锂电池(铜箔产品)、酒泉市光伏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的基础上,引导省内重点企业对水泥熟料、涂料等产品开展碳足迹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