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技术与场景的深入融合,为“大海上”“沙戈荒”“绿电氢氨醇”和零碳园区提供定制化方案;抢抓全球数字化、低碳化的市场价值与窗口期,把绿色资源禀赋转换为零碳产业经济的新动能,向产业集群化、价值全链条、全生命周期价值创造延伸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营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运,大营110千伏变电站为北京首座绿色建筑融合数字化零碳变电站。...同时,变电站还应用保温装饰一体化外墙板、雨水入渗海绵等新型绿色环保材料,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和低碳化排放,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应用数字仿真技术,不仅能三维立体直观反映全专业设计方案,还能强化电网基建工程进度、
天津渤化化工发展有限公司低碳(近零碳排放)示范建设项目天津渤化化工发展有限公司是天津市低碳(近零碳排放)示范建设企业,公司深入推进烯烃工艺“多元化、轻质化、低碳化”,将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与发展现代石化产业有机结合
以绿色低碳为导向,围绕能源供给零碳化、产业发展绿色化、减污降碳协同化、运营管理数智化,探索(近)零碳发展模式。加快布局“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等前沿项目,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
绿色氢基燃料作为零碳原材料、高密度燃料、超长时储能、高品位二次能源,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预计到2030年,国内绿色氢基燃料需求达到1000万吨/年。...在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能源绿色化趋势加速演进背景下,能源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突破口,先进的低碳、零碳、负碳能源技术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热点;同时,数字化技术深刻影响能源电力行业发展
加强产品碳足迹管理,深化排污权交易改革,抓好碳达峰试点城市和零碳园区建设,推进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持续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开展煤电低碳化改造,钢铁行业能效标杆产能占比超过30%,达到绿色矿山标准的在产大型煤矿超过50%,推动能耗、水耗、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深入推进国家碳达峰、气候投融资试点。
同时,加快推进中国柴达木微电网示范工程,加快青海绿电智算产业园、青海三江源国家绿色智算算力调度平台建设,推动算力用能“零碳化”,降低算力企业用电成本。
着眼产业绿色化,完善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和绿色低碳供应链体系,推进绿色工厂、零碳园区建设,健全产业绿色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加强产品碳足迹管理,深化排污权交易改革,抓好碳达峰试点城市和零碳园区建设。7山西省推进新型储能、抽水蓄能、虚拟电厂建设,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大智算资源供给,打造全国算力高地。
天合倡导,新能源产业链各环节加强合作,通过整合各方优势,更有效地利用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速能源系统的智能化、低碳化发展。第三,面对全球能源转型趋势,推动储能行业绿色升级,建立零碳能源体系。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到“建立一批零碳园区”,标志着我国在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全面转型进程中,积极探索绿色化、零碳化转型升级。...作为今年唯一入选的中国案例,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已连续三年受到世界经济论坛高度认可。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由远景科技集团携手鄂尔多斯市打造,一期于2022年4月建成投产。
、全链物流低碳化和减污降碳协同化的“六化”为驱动力量,打造全国港口行业六大亮点,n项重点项目为打造“零碳港区”全过程提供坚实保障,全方位推进天津港东疆“零碳港区”建设,为港口行业贡献“零碳港区”建设的津港方案
产业园管理局履职范围包括南沙枢纽区块、庆盛枢纽区块、南沙湾区块、海港区块等区块,产业结构特点突出,减污降碳基础扎实,政策要素保障有力,在“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的基础上,具备探索建立一批零碳工厂、零碳园区的良好条件
添唯认证隶属于上海电科集团,是国家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机构,其紧跟国家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趋势,提供多种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服务,包括产品碳足迹核查、温室气体排放核查、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与评价、零碳工厂认证以及节能降碳解决方案
“当前,我国80%以上氢消费量用于化工行业,推广应用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技术,能以较低的原材料成本、较高的能源转化效率,有效耦合工业余热,推进难脱碳行业低碳与零碳化改造。”...专家预测,到2030年,清洁低碳氢将成为钢铁、化工等行业重要零碳原料,年消费量分别达到174万吨、376万吨。
培育30个省级和国家级绿色工厂,打造以绿电为主的零碳、低碳园区。...出台全面推进美丽山西建设实施意见,稳步推进碳达峰,探索创建零碳产业示范区、绿色低碳循环示范园区,开展企业绿码试点。制定焦化、有色行业转型金融地方标准。实施汾河谷地15个煤焦园区环境综合治理。
“煤电+生物质”助力“双碳”相较燃煤发电,生物质发电碳排放强度低,仅为燃煤的1.8%左右,可以间接实现零碳排放,是“双碳”目标下降低煤电机组碳排放量的有效手段之一。...2024年7月15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了生物质掺烧、绿氨掺烧、ccus三条重点低碳转型路径,煤电低碳化转型正式进入深水区。
2024年12月,全国首台氢电混动无人驾驶重型矿卡在胜利能源露天矿区完成常态化重载全流程运行测试,这台矿用卡车运行全过程仅产生纯水,每年可减少碳排放超1000吨,实现了“零碳排放”。...2024年,国家能源集团加速推进煤电低碳化改造工作,综合推进生物质掺烧、绿氨掺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示范项目建设,煤电低碳化改造扩面提档。
(近)零碳工厂示范,形成一批esg实践经验。...到2025年,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碳排放完成“十四五”下降目标,保持国内先进水平,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超过480兆瓦,累计创建市级以上绿色制造荣誉企业超过150家,建成一批近零碳产业园、(近)零碳工厂示范
(近)零碳工厂示范,形成一批esg实践经验。...到2025年,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碳排放完成“十四五”下降目标,保持国内先进水平,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超过480兆瓦,累计创建市级以上绿色制造荣誉企业超过150家,建成一批近零碳产业园、(近)零碳工厂示范
到2025年,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碳排放完成“十四五”下降目标,保持国内先进水平,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超过480兆瓦,累计创建市级以上绿色制造荣誉企业超过150家,建成一批近零碳产业园、(近)零碳工厂示范
英飞凌科技副总裁、工业与基础设施业务大中华区市场负责人沈璐首先,沈璐明确了英飞凌的宏伟目标:“在全社会低碳化转型的大潮中,英飞凌希望成为客户首选的零碳技术创新伙伴。”...未来,在通过碳化硅技术助力全球低碳化发展的进程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重塑格局,引领市场:碳化硅何以英飞凌?
围绕能源供给零碳化、产业发展绿色化、减污降碳协同化、运营管理数智化,开展(近)零碳试点建设。动态更新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围绕能源供给零碳化、产业发展绿色化、减污降碳协同化、运营管理数智化,开展(近)零碳试点建设。动态更新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开展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
围绕能源供给零碳化、产业发展绿色化、减污降碳协同化、运营管理数智化,开展(近)零碳试点建设。动态更新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开展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
ge vernova将继续投入技术创新,持续提高氢气在燃气轮机中的应用能力,目标于2030年实现旗下所有机型燃机具备100%燃氢能力,为实现低碳乃至接近零碳排放做出积极贡献。...电气化和脱碳化的趋势持续推动全球及中国用户对ge vernova产品与服务的需求,同时公司致力于为合作伙伴和客户创造更多价值。目前,世界约25%的电力由ge vernova的设备提供。
加快杭州主网架形态从“四源三环”向“五源两带三环”演进,支撑远方来绿电的消纳;建设杭州西部绿色能源基地,依托山川资源能力,协同并举集中式与分布式能源,有力推进本地新能源高质量开发;通过开展全量新能源接入、“零碳...创建电助碳达峰的低碳化新型电力系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