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作为拥有最多海外车企客户的动力电池厂商,宁德时代与通用汽车规划在北美共同建设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工厂,预计产能规模将超过35gwh;其与stellantis合作将投资4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06亿元)
作为对比,2024年度海外市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top5企业分别为宁德时代、lg新能源、sk on、松下能源和三星sdi,仅有宁德时代一家中资企业,国外动力电池厂商仍然霸榜。...作为行业最早发布、量产并交付300+ah储能电芯的企业,远景动力引领行业进入大电芯时代。
2019年2月,正力投资以1.6亿元投资动力电池厂商塔菲尔。双方合资正式成立正力新能,负责塔菲尔的产能扩张。仅用9个月,塔菲尔便跻身中国动力电池20强之列。...公开资料显示,正力新能成立于2019年,主营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研发、生产和销售。
曾经,日本动力电池在全球遥遥领先,但近年来却逐渐落后于中韩。松下曾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动力电池厂商,目前已经被中国的宁德时代取代,并被比亚迪、lg新能源、sk on等反超。...作为日本最大的电池厂商,松下能源将与斯巴鲁、马自达拟共同投资约5500亿日元(约合270亿元人民币),在东京以北的群马县和大阪府建设下一代圆柱电池工厂。
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受产能短期供需错配影响,以及动力电池行业竞争加剧,国内各动力电池厂商扩产步伐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锂电设备的需求产生较大冲击。...电池企业除了宁德时代,远景动力、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中创新航、瑞浦兰钧等都已经或规划在海外建设大型动力电池基地。
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受产能短期供需错配影响,以及动力电池行业竞争加剧,国内各动力电池厂商扩产步伐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锂电设备的需求产生较大冲击。...电池企业除了宁德时代,远景动力、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中创新航、瑞浦兰钧等都已经或规划在海外建设大型动力电池基地。
从市场表现来看,动力电池厂商呈现“强者恒强、强者愈强”的趋势,利润向头部集中。...在动力电池领域,根据sne research数据,公司2017至2023年连续7年动力电池使用量排名全球第一,2024年1-5月公司动力电池使用量全球市占率为37.5%,较去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仍排名全球第一
作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厂商,宁德时代也考虑在摩洛哥独资建设锂电池正极材料厂,供应其在欧洲德国、匈牙利等多个电池工厂。目前宁德时代已经在其欧洲工厂规划产能超100gwh。
2019年2月,正力投资以1.6亿元投资动力电池厂商塔菲尔。双方合资正式成立正力新能,负责塔菲尔的产能扩张。仅用9个月,塔菲尔便跻身中国动力电池20强之列。...公司的储能和船舶动力电池产品主要为磷酸铁锂电池产品,航空电池产品主要为高镍半固态锂电池产品。
而宁德时代等中国动力电池厂商市占率的提高,也让韩国电池厂商的压力巨大。...7月3日,韩国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韩系动力电池全球市场装车量占有率为22.3%,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
作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厂商,宁德时代早就提前布局印尼镍资源。2022年4月,宁德时代宣布,拟在印尼投资建设动力电池产业链项目。项目总投资额不超过59.6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80.2亿元)。
电池中国梳理了今年一季度主要新势力车企产量及电池配套信息,以供参考:理想汽车:宁德时代、欣旺达、蜂巢能源提供动力电池配套在新势力中,理想汽车的产量和交付都处于行业前列,其对动力电池厂商的装机影响目前也最大
松下曾经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动力电池厂商,但是目前已经被中国的宁德时代取代,并被比亚迪、lg新能源反超。...根据sne research发布的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数据,前十名分别是宁德时代、比亚迪、lg新能源、松下、中创新航、三星sdi、sk on、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和欣旺达。
东兴证券研报指出,国内动力电池厂商“出海”提速趋势将带动我国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提升,龙头企业有望抢占先机,充分受益于海外市场环境与利润空间。...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152.1gwh,同期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约为293.6gwh。以此计算,今年上半年,动力电池产量接近装车量的两倍。
长久物流于2016年上市,是国内首家a股上市的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公司下设整车事业部、国际事业部、新能源事业部三大业务板块,其中新能源业务主要为主机厂、动力电池厂商、动力电池原材料及相关化学品生产厂商等产业链客户提供物流
另外,也有一些车企通过与电池厂商合作等方式切入动力电池领域。在业内人士看来,大部分车企选择自研电池,意在去上游寻找丢失的利润。...经历原材料价格暴涨、电池供应短缺等危机后,自研电池成为新能源整车厂商争夺主动权的重要选择。近年来,吉利、长城、上汽等多家车企,通过自研、与动力电池厂商合作等方式切入电池领域,呈现一片火热景象。
其中装车量全球排名第9的动力电池厂商欣旺达仅用15个月就在昌部署了15条生产线,其中包括4条储能锂离子电池产线,预计2023年全年储能型锂电产能达8.14gwh。
比如,2021年的一组动力电池厂商的产品售价对比——宁德时代当年的平均售价为890元/k·wh,明显高于蜂巢能源、国轩高科等深度绑定了主机厂的动力电池厂商。...比如吉利,至今已经投资了10余个大型电池项目,投资金额超过1100亿元;华晨宝马在今年花了大约100个亿在沈阳工厂启动了宝马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而丰田则宣称到2030年,自己要在动力电池上投资1.5万亿日元
由此,车企与头部动力电池厂商之间的拉锯战也迅速拉开帷幕。自研自造不是所有人的出路值得注意的是,广汽并不是唯一一家自投自建电池厂商的车企。...巨大的利润诱惑,再加上全球范围内的汽车大国对于“碳中和”的推动,令动力电池厂商们在这个百年一遇的汽车行业变革中,迎来了绝佳的商机。
长安汽车与宁德时代合资设立动力电池公司只是当下的一个缩影,目前已有很多车企与电池厂商合作建厂,比如东风汽车、吉利汽车、一汽、上汽等都与大型电池厂商合作建厂。...车企通过投资或合作等方式“绑定”动力电池厂商,不仅有利于确保本土电动化产品供应链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降低整车生产成本,抵御电池企业供应不足、材料涨价等风险。
客户开拓方面,力高新能源客户覆盖国内前十五大动力电池厂商中的 9 家,主要客户包括国轩高科、多氟多、中创新航、中航锂电、鹏辉能源等国内知名电池厂商;产品最终应用于国内前十大新能源乘用车厂商中的 6 家、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快速扩大,中国动力电池厂商开始走向海外。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相继宣布获得海外车企电池大单,并加紧开启海外建厂模式。北极星电池网汇总动力电池企业海外建厂规划情况。
最后,是标准的差异,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所以分析标准更多是以电力系统为准,但动力电池主要遵循的是初步标准。郑阿军分享到,原来的动力电池厂商很多早就已布局储能电池,现在的储能电池市场已经是红海。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约有40家动力电池厂商具备向新能源车企供货的能力,而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前五名的厂商市占率已超过80%,“出海”已成为动力电池厂商消化产能寻求业务增长的方式之一。
trendforce集邦咨询指出,中国动力电池厂商去库存已接近尾声,供需关系经过超过一个季度的市场化调节已逐渐走向正常。根据各方释放的信息,目前企业排产情况向好。...“目前,市场需求稳健增长,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有逐渐回温的迹象。随着下游需求回暖,6月有望迎来全面复苏。”trendforce集邦咨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