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国网天津电力公司总工程师赵洪磊出席了由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主办的“中国电力国际合作论坛”的分论坛“智能电网及分布式发电国际合作论坛”并向大家介绍了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区项目的建设情况。
以下是文字实录:
赵洪磊: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下午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向大家介绍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区项目的建设情况。
第一,项目背景。
首先是为什么建设创新示范区。国家电网公司从2009年开始相继建成了中新天津生态城、江西共青城以及扬州开发区等多项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对世界智能电网的发展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但也存在着社会参与度不够、新理念新模式不多、社会感知度不足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今年国家电网公司两会以后,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决定集中力量建设智能电网的创新示范区,国家电网公司只有两个,要求也就提高了。决定在选定地区以提升社会认知度,居民感知度和促进新理念、新模式与新技术的融合为目标,建设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区。
为什么选定在天津?2011年建成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我们有比较强劲的基础,中新生态城30多万平方公里,是在一片盐碱地上建的,我们建的时候,土都是从外面拉来的。我们能够以高标准的规划,结合生态城市的建设,融合在一起建设。刚才几位专家都说了通讯网络,我们现在30多万平方米全光纤的通讯网络支撑,支撑在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都能够有比较好的起点。发电侧,我们现在接近的清洁能源达到20%,电网侧,全电缆,智能变电站。用户侧,都是智能电表,有电动汽车,有充电桩,有智能小区,当然是样板了,还有智能营业站。
第二,核心理念。
中新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区将围绕“四个融合”的核心理念开展实施工作。一是风光气电冷热融合运转,利用储能、储热、风光功率预测及能源互联网技术,实现多种能源综合运行能效的最大化。二是电网与城市融合发展,将电网发展融入到生态城市的发展中,支撑生态城市发展目标落地,推动城市可持续性发展。三是技术与商用融合推进,以拓展智能电网技术的实用化水平为重点,同时兼顾商业模式设计和实际应用,实现技术和商用的融合协同推进。四是与合作伙伴融合共赢,广泛吸收各方参与者,建立健康、和谐的商业生态系统,实现与所有合作伙伴的融合共赢。
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将中新生态城建设成为具备国际影响力的智能电网示范基地、体验基地、创新基地。分布式清洁能源不能发生强制弃风、弃光现象。分布式电源全年发电总量占系统负荷全年耗电量30%以上,并实现100%即插即用。智能电能表覆盖率100%,其中1000户居民实现双向交互、三表抄收和四网融合,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化布局,实现10分钟充电圈,采取专变供电模式的用户80%实现需求响应,电网负荷峰谷差60%。
第三,实施方案。
我们这个项目以支撑智慧城市发展为目标,从能源配制板块和信息板块设置了六个建设子项,同时提出了智能电网建设运行管理的十大创新模式。
板块一,能源互联网优化配置网络建设,其中有三个子项,分布式储能系统,准备建设天津生态动漫园,兆瓦级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综合应用分布式电源接入,地缘热泵,冷热电混合储能,能效管理多种技术,部署区域能源实时管理系统,实现园区级综合能源利用的最大化。
建设10兆瓦长寿命高可靠性分布式锂离子储能电池,应用储能调频、调峰技术,以及孤岛运行技术,提升电网整体安全性和经济性,同时依托国家能源局辅助服务相关政策,参与电力调频市场。
自动需求响应,选择各种不同类型的客户,开展包括冷热电在内的自动需求响应,验证技术手段,电价调整,对冷热电能源需求响应的实施效果,探索分时电价试点等新模式。
多能源综合协调控制系统,在中新生态城部署多级能源综合协调控制系统,开展园区内光伏、风电、分布式储能、兆瓦级微网、电动汽车、冷热电三联供、柔性负荷等多种能源的综合协调控制,实现能源的集中合理配制与消纳,能源效率的提升以及电网经济高效运行。
板块二,信息服务网络系统,这下面也是三个子项。
子项一:智慧家庭,在生态城选择一千户开展智慧家庭建设,研制智能家庭能源中心,智能双向互动电表,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接口装置等设备,开发支持微信、智能眼镜、手机等查询家庭能耗、控制电器的平台应用,为用户提供四表抄收等服务,满足用户与电网之间的互动需求。
子项二:电动汽车服务网络,依托现有电动汽车充电站和充电桩,部署电动汽车智能车载终端,初步形成电动汽车车联网络,同时搭建电动汽车公共服务平台,通过为电动汽车产业相关方提供的运行监控、车队管理、预约充电等各种服务,提升充电网络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子项三:基于大数据的公共服务平台。在生态城建设,基于能源大数据的智慧公共服务平台,利用云存储、云计算和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对园区能源、交通、市政等相关系统的大数据处理,并通过WEB网站、大屏可视化、智能眼镜、OTT应用和云服务接口等多种渠道为政府、居民、企业提供智慧公共服务,使之成为支持智慧城市运营和服务,展示智能电网需要的手段和窗口。
在这些基础上我们推出十大模式,主要是从技术模式、建设模式和运营模式上推出了十大创新模式,我就不详细说了。
第四,组织体系。
在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科技部等部门的支持下,由国家电网公司牵头,组建了六大项目团队,这六大项目团队分别是分布式储能、自动需求响应、多能源协调控制、智慧家庭、电动汽车、大数据公共服务。每个团队我们都希望组织一些知名学府、设备厂家、科研单位、相关信息公司等一块儿参与。
整个项目分六个阶段,包括理念设计,方案编制,建立产业联盟,项目储备,项目建设和评估推广,从今年的5月底一直到明年的年底建设完,现在建立产业联盟,不知道在座有没有企业,科研院所,学校,希望积极的加入我们团队,一块儿进行示范区的介绍。
最后欢迎各位专家批评指正,也欢迎各位同仁,知名企业,科研机构,高等学府加入我们的建设团队,与我们携手共同打造国际领先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