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寒冷冬季里习惯地享受着各种电器给你带来的舒适与便捷时,有没有想过是谁在保障高压线路的安全,他们又是怎样工作的呢?3月8日,记者跟随阿尔山供电分公司伊尔施供电所班长韩晓波亲身体验了一回巡线工作的艰辛,听他讲述巡线的酸甜苦辣,对这群默默奉献的供电人多了一份了解与敬佩。7点40分,我们从阿尔山供电分公司出发驱车1个多小时,到了目的地———边防某连。8点半许,车停在路边,巡线工作正式开始了。记者跟随韩晓波和三个班员和向附近的一座山头进发。一下路边,雪没过腰,班员李鹏一下巡线路就掉进雪坑里。班长韩晓波笑着把李鹏拽了上来。

首页 > 农电 > 报道 > 正文

顶风踏雪的“光明”守护者--记者跟随伊尔施供电所采访手记(图)

2013-03-13 11:01 来源:蒙东电力有限公司兴安电业局阿尔山供电局 作者: 王力辉

当你在寒冷冬季里习惯地享受着各种电器给你带来的舒适与便捷时,有没有想过是谁在保障高压线路的安全,他们又是怎样工作的呢?

3月8日,记者跟随阿尔山供电分公司伊尔施供电所班长韩晓波亲身体验了一回巡线工作的艰辛,听他讲述巡线的酸甜苦辣,对这群默默奉献的供电人多了一份了解与敬佩。

7点40分,我们从阿尔山供电分公司出发驱车1个多小时,到了目的地———边防某连。8点半许,车停在路边,巡线工作正式开始了。记者跟随韩晓波和三个班员和向附近的一座山头进发。一下路边,雪没过腰,班员李鹏一下巡线路就掉进雪坑里。班长韩晓波笑着把李鹏拽了上来。大家沿着崎岖的山路互相搀扶扶着,刚走了几十米,我们就累得上不来气。“每条线路至少一个月巡查一次,这么多年,已经很熟悉了。”韩晓波指着四周绵延的山脉对记者说。

终于到了我们要巡查的第一个铁塔,时间已是10点06分了。记者粗略算了下,直线距离只有400米的这段山路,我们实际走了将近半公里。韩晓波根据多年的经验,快速地判断线路是否正常运行。还未等大家缓口气,就赶往下一座铁塔。我们继续翻山越岭,前面的山路明显变得斜窄和湿滑了。记者拄起拐杖低头前行,步伐比刚才要沉重了很多,而韩晓波却在前面走的飞快。

“这样的路每个人一天要走多少?”趁他们查看线路的间隙,记者问韩晓波。

“每天一般要走8公里,现在走的山路算是比较好走的了,很多路况都要比这个差很多,经常是刚踩上去鞋一进雪,脚就湿了。”他边走边回答。伴随着“喳、喳”的踏雪声,韩晓波继续说:“巡线必须心细,还要有责任心。线路、塔基有什么细小的问题,全凭眼睛近距离看,一点都马虎不得。”

交谈中,记者得知韩晓波今年40岁,1990年当兵,1994年复员。1998年12月第一批来阿尔山供电分公司工作,去年轮换到伊尔施当所长。他告诉记者,高压线路多在山林旷野,秋天最适合巡线了,最让他感到头疼的是夏天,茂密的树林、杂草阻隔住了风,没走几步人就汗流浃背,热得快要窒息。他们还要时刻防备在山林里出没的毒蛇、马蜂和各种毒虫,蛇咬、人丹是工具包里必备的。可无论怎么防备,每个巡线员都难免不被蜂子蛰、毒虫咬。在用电负荷大或有重大巡线任务时,巡线员早上四点钟就要起床准备出发,有时要在外面住上好一天。碰到雨雪灾害天气,更是没日没夜地忙着抢修线路。虽然有千辛万苦,但苦中也有乐。几年来,目睹了阿尔山电网的发展,尤其是每次夜晚巡线回家看着阿尔山市的万家灯火,心中总会油然升起一种自豪感。

上山下山,下山上山……10点40分左右,巡查了二座铁塔后,记者的双脚已经有点发麻,渐渐跟不上他们的步伐,只好作罢。

将近中午,韩晓波所长带领班员到车跟前休息,大家才感觉到自己的鞋里都是雪,大家笑着倒鞋里的雪。开始吃中午饭了,三个班员吃起了面包。记者和他们交谈着,李鹏说:“有时火腿肠、面包、矿泉水,放在车里,到吃的时候都冻了。”据悉,韩晓波的爱人也是转业兵,在乌市种子站工作,孩子14岁了,爱人每天接送孩子上学,很不容易。今年小年就带着孩子回韩晓波家过年。大年三十韩晓波在伊尔施供电所过的年,大年初一,他坐飞机回到家,第一次在春节假期回家,其实,在家里他也无法安心。父亲查出的是前列腺炎,他陪在父亲身旁。晚上父亲睡着了,他却手握手机难以入眠,担心单位半夜随时有突发状况不敢关机。过完初八就回到伊尔施上班。这些天,家里人天天来电话问他什么时候回去,这不,决定明天下午,他准备乘飞机带父亲到外地做手术。

其实,每个供电所职工的生活都是如此。许多的时候,他们觉得对得起工作,却对不起家人。副站长李洋的家在乌市。李洋的妻子是老师,工作忙,最盼望李洋能调回乌市。有一次,李洋两个月没回家,8个月的女儿不认识他了,说什么也不让他抱,一抱就哭。

在往前走离某连队还有800米的路程,车进不去,大家只好下车,韩所长告诉大家2012年12月25日来抢修时,车就误在这了。

记者随着韩所长到了变压器旁,班员张洪雨开始抄表。据某连的一位负责人介绍说“2012年12月25日下午18时40分,我们给伊尔施供电所接到某连队的报修电话。”

时值寒冬,滴水成冰,阿尔山地区的最低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42度,如果不能抢修供电,对连队官兵的生活将造成极大地影响,锅炉冻坏,官兵无法正常用餐,影响执勤。

冒着低温严寒,所长韩晓波带领抢修人员,踏着没膝的积雪,开始逐段的巡线。手电筒一会儿就冻的不亮了,大家就放在怀里暖一会,几个手电换着用,就这样磕磕绊绊的走了近3个小时。在接近晚上10点的时候,终于在玫瑰峰附近的146号杆发现了由于气温太低,不堪冻缩,断落在地的绝缘导线。

此时,大家的头上都结上了厚厚的霜花,安全帽都变成了雪白,甚至每个人的睫毛上都挂上了冰晶。但是,能够找到故障点大家的心里还是很兴奋的,顾不得寒冷,马上组织物料开始抢修。

接近深夜,气温骤降,新的困难又出现了,电杆上挂上了厚厚的一层霜,脚扣踩上去就滑下来,根本无法上杆。但抢修工作是不能停下来的,大家在杆周围燃起火堆,在暖气流的作用下,杆体上的霜渐渐融化,终于能作业了!但是上到杆顶的人,脸、手脚一会就冻的刺骨的疼,每作业近20分钟就得换人,下来的人暖和一会再上去。就这样大家坚持到了送电,送电后又检查了连队用电设备的运行情况,这才和连队官兵握手言别,此时已经是凌晨3时。

“也是铁打的兵”!部队官兵这样评价他们。

图为:取车上工器

图为:摔倒在雪里

图为:通往连队检查

作者: 王力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