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重点项目——500千伏狮南甲乙线改造工程正式投产送电。这项历时160余天的超级工程,以“国产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核心突破,将粤港澳大湾区三大核心输电通道之一的输送容量提升40%,单回线路最大载流量达4000安培,相当于为粤港澳大湾区新增一条“超级电力走廊”。
跨海攻坚:云端铁塔筑就电力长城
作为国家“西电东送”战略关键工程,始建于1987年的500千伏狮南甲乙线工程已安全运行38年。面对设施老化、抗风标准升级及用电需求激增,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启动这项跨时代改造工程。在日均船舶流量超4000艘次的“黄金水道”,台风频发区、航运密集带、生态敏感区交织出的复杂环境下,广东广州供电局工程团队完成了世界级的大跨越施工,重组后的SZ2输电铁塔以264.5米高度巍然矗立。
广东广州供电局工程团队拆除原有9.6千米线路及16基杆塔,新建12.6千米线路并创新采用“双回路同塔”设计,总长度达2×18.5千米。面对6次跨越高压线路、6次穿越黄金水道、2次横跨交通动脉的极限挑战,负责施工的广东电网能源发展有限公司项目团队创下80项超危大工程、300余项危大工程的施工密度记录,完成了超过600次中高风险作业,在台风频发的珠江口筑起电力输送的“跨海长城”。
硬核科技:数字技术赋能海上施工及验收
在浪涌湍急的狮子洋水域,我国南方地区最高的新型双臂弯落地抱杆展现“中国速度”——占地缩小20%却实现臂展延长25%、载重提升45%,配合17级抗风设计,让264米高塔以“每4天长高20米”的速率拔节生长。“抱杆”技术的创新应用,不仅确保了水上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大幅减轻了施工人员的体力负担和时间成本,也为国内跨海输电工程树立了新的技术标杆。
在施工阶段,项目管理单位搭建高空和地面不同纬度的12组高清摄像头、精准投入传统经纬仪和无人机等高科技装备相结合,投入150组传感器构建“数字孪生塔”,实时监测应力、位移等数据;AI算法实现抱杆底座毫秒级自适应调平;无人机搭载三维激光点云设计,使高空设备隐患识别准确率达99.2%,科学配置攀登自锁扣和高空作业平台,安装倒伞型和水平防护网,采用大跨越专用安全带,确保了高空作业“零事故”的安全记录。
能源动脉:护航湾区高质量发展
随着夏季用电高峰临近,该工程的投运将提升大湾区南部通道输电能力至300万千瓦,满足超200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作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拼图,工程使西电东送通道事故支援响应提速30%,可支撑南沙自贸试验区、深中通道、狮子洋通道等重大项目,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电力服务。
“这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里程碑式突破。”广东广州供电局负责人表示,“我们加快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提升迎峰度夏期间的供电能力和可靠性,也为十五运会及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原标题:输电能力提升 粤港澳大湾区再添一条“超级电力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