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中国能源观察》杂志 原标题:《氢能产业步入新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明确规定“积极有序推进氢能开发利用,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表3-1 2024年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一览表(数据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四、石油政策01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2024年11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第三章 石油行业发展(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 本章作者 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原油供需01原油表观消费量出现同比下降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统计数据,2024年,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过去4年,全国累计生产煤炭181.8亿吨,约占全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66.6%。煤炭作为我国能源基石的地位依旧举足轻重。...2024年全国原煤产量排名前五的企业(国家能源集团、晋能控股集团、山东能源集团、中国中煤集团和陕煤集团)产量占比突破40%,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继续扩大市场份额。煤炭生产重心加快向中西部转移。
交通基础设施沿线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不低于500万千瓦,就近就地消纳比例稳步增加。(来源:中国能源观察 作者:曲艺)交通运输部总规划师兼综合规划司司长吴春耕表示,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意义重大。
记者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以下简称“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馆获悉,6月16日,在阿斯塔纳举行的首届中亚—中国能源论坛期间,哈萨克斯坦能源部与中企签署多项能源合作协议。
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表1-2 2015—2024年我国能源进口情况(数据来源:海关总署)三、能源消费01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2024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经济稳中有进,需求持续扩张。
新华社、新华网、中国能源报、凤凰周刊、21世纪经济报道、国际能源网、索比光伏网、世纪新能源网、能源杂志、pv-magazine、新能荟、光伏见闻、全球光伏、华夏时报、投资者网、光伏們、光伏盒子、能源严究院
科技驱动行业破局创新智启能源未来数十家全国主流及行业媒体,包括索比光伏网、中国能源报、时代财经等,对tcl光伏科技的创新方案和业务进行深度挖掘。...kol“新闻胖哥”感叹道:“从农村家庭的光伏屋顶到企业级光伏发电项目,tcl光伏科技正推动中国光伏产业从“制造输出”向“技术标准引领”跃迁,在全球绿色能源变革中树立标杆。
当“电力黄埔军校”的掌舵人转任西部顶尖学府,集结中国能源半壁江山的力量,共同扑向氢能这一未来赛道,一场立足甘肃、辐射西部的能源革命试验已隆隆启动。...国家层面,2025年1月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首次将氢能纳入能源管理体系,明确要求“积极有序推进氢能开发利用,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能源结构调整进行到关键节点。
凭借场景化创新,定制化服务了包括非洲乍得6.4mwh光储柴离网供电项目案等多个国际储能相关项目,以“立足中国,服务全球”的品牌定位,为更加清洁、可持续的能源未来提供更安全、高效、智能的中国能源方案。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陈宗法的一句感慨,道出了煤电升级的紧要。...(来源:中国能源观察 作者:王睿佳)那么,新一代煤电升级怎么升?与过往的煤电改造有何不同?
中国华能十分重视绿色低碳发展,期待与世界能源理事会等平台进一步增进沟通交流,加强国际能源互学互鉴,分享更多中国能源绿色发展经验,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作出更大贡献。
从“废”到“贵” 生物质能价值链日趋成型来源:中国能源观察 记者 王睿佳生物质能作为全球公认的零碳属性可再生能源,在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世界能源理事会与中国大唐发展理念高度一致,希望中国大唐通过世界能源理事会向国际社会展示更多中国能源绿色转型经验,携手推动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中国大唐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谈。
希望双方以此次合作为新的契机,以更高站位、更广视野聚焦国家能源战略,紧扣“双碳”目标时代需求,实现国家使命、产业需求与校企协同发展的高度融合,携手开启协同创新、共谋发展的新篇章,共同为推动新时代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来源:中国能源观察 作者:席云华 黎立丰)我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然而,随着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发展模式逐渐显现出局限性。...这一热潮为我国能源结构优化注入新动力,也为实现碳减排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在高速发展的背后,一系列问题逐渐浮现,给光伏行业可持续发展带来诸多挑战。
2024年6月5日,华润电力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能源报》采访时给出了答案,“通过不断加强对新能源行业趋势与区域市场的洞察,‘聚焦区域、分省施策’,加大在风光新能源开发、建设方面的力度,持续做好中长期战略资源的储备和梯次开发
毕马威中国董事、亚太区及中国能源及天然资源行业主管合伙人蔡忠铨在会上说。蔡忠铨认为,中国新能源企业“出海”优势在于全系统产业链的完整性、卓越的生产效率与成本控制。
为经济绿色转型提供零碳方案来源:中国能源观察 记者 刘光林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节约下来的能源,才是最绿色低碳的能源。因此,工业领域节能降耗常被园区看作控碳的首条防线。
从科研到示范撑起中国能源的脊梁压缩空气储能具有储能规模大、放电时间长、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热冷电综合利用面广等优点。作为支撑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手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5.阿塞拜疆能源部与中国能源海外投资有限公司关于海上风能项目评估、开发和实施的实施协议。6.阿塞拜疆能源部与中国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与电力系统规划的谅解备忘录。
5.阿塞拜疆能源部与中国能源海外投资有限公司关于海上风能项目评估、开发和实施的实施协议。6.阿塞拜疆能源部与中国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与电力系统规划的谅解备忘录。
在“双碳”战略纵深推进与全球能源革命浪潮交汇之际,一场重塑中国能源版图的战略性布局在黄河“几字弯”腹地拉开帷幕。...、智能化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形成开放、协同的能源生态系统,赋能达拉特旗能源清洁化、智能化转型。
数据来源:《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4)》图1 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增长趋势(2016—2024年)在装机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有赖于国内新能源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持续投入,我国风电
鹏程无限的产品和技术,得到中国能源报、中国电力报、21世纪经济报道、高工储能、北极星储能网、碳索储能网、储能与电力市场等媒体高度关注。...、河南资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总规模超15g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