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观察 作者:席云华 黎立丰)我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然而,随着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发展模式逐渐显现出局限性。...这一热潮为我国能源结构优化注入新动力,也为实现碳减排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在高速发展的背后,一系列问题逐渐浮现,给光伏行业可持续发展带来诸多挑战。
2024年6月5日,华润电力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能源报》采访时给出了答案,“通过不断加强对新能源行业趋势与区域市场的洞察,‘聚焦区域、分省施策’,加大在风光新能源开发、建设方面的力度,持续做好中长期战略资源的储备和梯次开发
毕马威中国董事、亚太区及中国能源及天然资源行业主管合伙人蔡忠铨在会上说。蔡忠铨认为,中国新能源企业“出海”优势在于全系统产业链的完整性、卓越的生产效率与成本控制。
为经济绿色转型提供零碳方案来源:中国能源观察 记者 刘光林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节约下来的能源,才是最绿色低碳的能源。因此,工业领域节能降耗常被园区看作控碳的首条防线。
从科研到示范撑起中国能源的脊梁压缩空气储能具有储能规模大、放电时间长、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热冷电综合利用面广等优点。作为支撑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手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5.阿塞拜疆能源部与中国能源海外投资有限公司关于海上风能项目评估、开发和实施的实施协议。6.阿塞拜疆能源部与中国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与电力系统规划的谅解备忘录。
5.阿塞拜疆能源部与中国能源海外投资有限公司关于海上风能项目评估、开发和实施的实施协议。6.阿塞拜疆能源部与中国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与电力系统规划的谅解备忘录。
在“双碳”战略纵深推进与全球能源革命浪潮交汇之际,一场重塑中国能源版图的战略性布局在黄河“几字弯”腹地拉开帷幕。...、智能化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形成开放、协同的能源生态系统,赋能达拉特旗能源清洁化、智能化转型。
数据来源:《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4)》图1 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增长趋势(2016—2024年)在装机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有赖于国内新能源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持续投入,我国风电
鹏程无限的产品和技术,得到中国能源报、中国电力报、21世纪经济报道、高工储能、北极星储能网、碳索储能网、储能与电力市场等媒体高度关注。...、河南资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总规模超15gwh。
抓住海洋能发展新机遇助力海洋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来源:中国能源观察 作者:中海油研究总院规划信息首席工程师 檀国荣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海洋能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
做好“十五五”能源电力规划贵在十个坚持来源:中国能源观察 作者: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总经济师 徐进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
能源市场有容乃大(来源:中国能源观察 记者 刘光林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由于东部电价比西部更高,‘西电东送’外送的新能源电量收益也相对可观。”国能宁夏电力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科技日报、中国能源报、中国电力报等专访与采访,为火电超低排放作出巨大贡献。...朱法华,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能源集团环保首席科学家,低碳智能燃煤发电与超净排放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环境保护大气物理模拟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电力科技与环保》期刊主编,《中国电力》期刊副主编
本次发布会由弘正储能(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办,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报共同支持,来自政界、学界、产业界及资本领域的近千位嘉宾,共同见证了弘正储能新一代数字化储能系统架构的全球首发,开启工商业储能智能化升级与生态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睿咨得新能源分析师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政策性驱动的抢装将阶段性抬高对于光伏产品的需求,短期内来自分布式电站的组件需求将成为上半年支撑光伏组件价格的主要动力。...去年底,叶片主要原材料玻璃纤维、碳纤维供应商陆续发布涨价通知,中国巨石、泰山玻纤、国际复材等玻璃纤维厂家接连发布调价函,调价幅度在10%至20%不等。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观察” 作者:刘光林 01“两新”政策极大提升用能效率2024年3月,国务院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推动新一轮“两新”工作。...2025年1月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赵辰昕介绍,2024年我国大力推进节能降碳,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
夯实化石能源兜底保障基础(来源:中国能源观察 记者 曲艺)日前,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消息显示,2024年,能源保供稳价政策有效实施,能源产供储销体系不断完善。
加强跨领域合作与创新,推动ai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储能、电动汽车等深度融合,共同推动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其作为支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基础设施,只能提前、不能滞后,即使建成后出现短时间“闲置”或利用率不高,也好过风光大基地苦等外送通道,因此超前建设是必要且利大于弊的。
未来酒泉基地将成为海博思创西北区域业务的重要窗口,显示出公司深耕西北、致力于中国能源绿色发展的决心与魄力。...甘肃省作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版图的重要组成,凭借其丰富的风光资源和优越的开发条件,成为全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地,也是海博思创战略布局的关键一环。
2024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能源领域法治化进程迈入新阶段。...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中国能源转型的浪潮滔滔不绝、奔涌向前。作为这场变革的重要参与者,民营经济在国家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中,正驶向一片广阔的新蓝海。
煤电:兜底保障稳根基 统筹推进转型升级来源:中国能源观察 作者:本刊记者 王睿佳2024的脚步仍似回声未尽,2025的卷轴已然铺展开来。回首上一年我国能源领域取得的成绩,煤电的贡献举足轻重。
(来源:中国能源观察 作者:本刊记者 杨苗苗)这一年,我国各地新型储能你追我赶、奋勇争先,装机第一的王座频频易主。2023年底,山东以398万千瓦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排名第一。...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传出消息。而这一数字在2023年底,还是3139万千瓦。一年间,增长了近一倍。2024年,新型储能延续了2023年的加速发展态势,持续稳步增长。
改革: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加快构建(来源:中国能源观察 作者:本刊记者 刘光林)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是进入新发展阶段纵深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步,也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24年8月29日国新办举行的《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万劲松表示,我国持续完善电网主干网架,推进跨省跨区输电通道规划建设和配电网升级改造。
在全球能源变革的浪潮中,中国能源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此次荣登中国能源 500 强,是对东方日升多年来发展成果的高度认可,也是对其未来发展的巨大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