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鱼眼看电改 作者:俞庆)我深表赞同,加上最近学习的一些政策文件,显示出未来市场条件下对虚拟电厂运营商更高的要求,这里总结分析如下:虚拟电厂未来的产品形态虚拟电厂未来可参与的市场和交易品种非常多,
(来源:鱼眼看电改 作者:俞庆)文件是需要解决实际矛盾的,这个矛盾就是光储充的相对的产能过剩,投资过剩、装机过剩情况下,如何继续推动地方新能源产业发展。所有过剩的本质,都是消费不足。
(来源:微信公众号“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于是很快就有了这个新闻:最近参加储能展会,几乎所有的工商业储能大厂,在卷完了电芯、性能、安全、价格之后,都开始介绍自己具备虚拟电厂平台,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
(来源:电联新媒 作者:俞庆)虚拟电厂落地面临的困难笔者从定位、政策、产品、客户四个方面分析虚拟电厂落地面临的难点。
(来源:微信公众号“鱼眼看电改” 作者:俞庆)模型一、类似火电机组的控制在这个模型视角中,虚拟电厂机组和传统火电机组,是一样的。
这里其实是三重问题:(来源:鱼眼看电改 作者:俞庆)1、现在如何赚钱?未来 3-5 年,在电力市场不成熟阶段如何赚钱?如何形成第一阶段的价值闭环,这个阶段不要求赚很多钱,但是至少能让大家看到一点希望。
(来源:微信公众号“鱼眼看电改” 作者:俞庆)总体回到136 号文本身,个人的解读是:一个趋势,一个目标,两个缓冲一个趋势:坚持市场化,新能源全面入市一个目标:以稳为主,逐步推进两个缓冲:项目分类的缓冲
ai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来源:鱼眼看电改 作者:俞庆)“deepseek的创新对电力行业有什么启示”,这个话题我首先问了deepseek r1本尊,它给出了一堆技术创新的应用点,于是我意识到,我更想知道的是
(来源:微信公众号“鱼眼看电改” 作者:俞庆)澳洲电力市场分析澳大利亚的电力市场是全球较为成熟和透明的市场之一,其市场规则完善,价格机制能够充分反映供需关系,同时对户用储能的发展也非常友好。
(来源:“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2024年身处其中的我能感受到的是焦虑:上游产能过剩导致红海竞争,焦虑:中游受制于政策与管制,焦虑;下游的售电和分布式,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未来不确定性增加,焦虑。
(来源:“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个人认为在新型电力系统的边缘,存在着创新,甚至在智能化领域的颠覆式创新的机会,虚拟电厂是其中的趋势之一。
(来源:“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某地方发改官员,最近愁:本地若干gw的火电,再加上xxgw的已并网的风电、光伏,还有xxgw的待开工项目,本地负荷有限,外送通道受阻,协调起来比较困难。
(来源:鱼眼看电改 作者:俞庆)本质上是一种“攒局”的活,利用信息差获得收入。在这个业务思路里,能否获得牌照,能否获得信息差(也就是批零价格差)是盈利的两个关键。
(来源:鱼眼看电改 作者:俞庆)虚拟电厂作为新型经营主体的市场地位,得到了正式确认,不少朋友认为虚拟电厂的春天马上就要来了。
(来源:“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从过去的“源随荷动”,变成“荷随源动”,最终是“源网荷储充互动”。
(来源:鱼眼看电改 作者:俞庆)值得解读的点很多,比如虚拟电厂的分类、定位、可交易的产品,注册门槛等等。看这个方案的底层逻辑,我觉得代表的是电力行业管理部门对虚拟电厂的一种主流看法。
(来源:“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福建的虚拟电厂运营商作为新兴市场主体,正式参与福建电力现货交易。这则新闻最吸引我的一点是,这个市场主体是如何参与现货市场的?里面有一个关键词:新型电力负荷管理中心。
正如此前专访【鱼眼看电改】的作者、杭州数元科技董事长俞庆,俞老师所说,能源运营方是各方收益的真正兜底方。这也是为什么目前,很多高认知的用户人群选择户储产品时会看制造商的公司市值。
和某能源大厂的朋友聊天,他对虚拟电厂的未来充满迷茫:(来源:鱼眼看电改 作者:俞庆)集团看中虚拟电厂业务,然后让下面分子公司来搞,怎么搞呢?
(来源:微信公众号“ 鱼眼看电改” 作者:俞庆)那么问题来了,虚拟电厂到底是什么资源?
(来源:微信公众号“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北派,一般更关注虚拟电厂作为一个可调度的电厂,参与电力系统平衡,尤其是更接近实时化的平衡,强调电厂调频调峰的性能、容量可用性、可靠性、接入安全性等指标,通过辅助服务市场获得收益
(来源:微信公众号“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于是想到电信行业的案例,就是2000年前后的voice over ip,简称voip或者互联网电话,参与长途电话业务遇到的问题。
(来源:微信公众号“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微电网特征1、小型发配用电系统微电网包含了发电(分布式电源,以分布式新能源为主)、用电负荷、配电设施(小型配电网络)的电力系统。
(来源:鱼眼看电改 作者:俞庆)直到前几天和河南从事新能源的朋友聊天,才知道河南的这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其内容比隔墙售电更进一步。或者说:摆明了就是冲着隔墙售电无法落地的弊病去的。
(来源:微信公众号“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这个问题背后,涉及到虚拟电厂运营商的定位,产品,销售,技术研发等一系列的思考。首要的问题是:客户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