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件事,让我感受到思维模式的碰撞,于是有了今天这篇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第一件事:今天的AI界新闻,字节在GitHub上,以MIT许可证的方式,开放了一个基本具备Coze功能的开源智能体中台,flowgram.AI。用户可以自己部署一个。当然这并不稀奇,因为GitHub上同类的智能

首页 > 配售电 > 能源服务 > 评论 > 正文

GitHub思维 AI虚拟电厂的新质生产力模式

2025-05-23 09:03 来源:鱼眼看电改 作者: 俞庆

有几件事,让我感受到思维模式的碰撞,于是有了今天这篇文章。

(来源:微信公众号“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

第一件事:今天的AI界新闻,字节在GitHub上,以MIT许可证的方式,开放了一个基本具备Coze功能的开源智能体中台,flowgram.AI。用户可以自己部署一个。

当然这并不稀奇,因为GitHub上同类的智能体中台,有名气更大的Dify,以及基于Dify改进的各种开源企业级智能体中台。

第二件事:昨天和一个做企业信息化项目外包的朋友聊,他们去年开始,信息化开发外包业务收入下降的很厉害,业主把大量资金转到AI领域,缩减信息化系统投资,甚至未来逐步用智能体+工作流引擎去替代原有的信息化流程系统。

但是业主花大价钱购买的私有化部署的智能体引擎,一是很难适应复杂的业务流程标准,只能做简单的商业规则分析;二是这个智能体是闭源项目,很快就被开源的,类似Dify+DeepSeek R1这样的推理能力更强,迭代速度更快的技术组合所赶超,而且开源社区这种进化速度,是很难追赶的。甲方爸爸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闭源技术部署之时,就是落后之日。

第三件事:参加某个虚拟电厂大会,一边是行业主管专家从安全、可控、有序发展的角度,讲述虚拟电厂的标准化、考核、规范、认证、安全加密、评估评价体系。另一边是不少观众提问:虚拟电厂和AI结合,是不是会有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出现?

大家对虚拟电厂的态度,像极了小学生盼望台风停课:

怕它不来,又怕它乱来。

从信息化项目管理的有序规范角度,GitHub的开源社区生态是很乱的,里面大量的注水项目,或者是一个开源项目小修小改,换个名字博取注意力,绝大多数的GitHub项目都少有人关注。

但是GitHub上也发布了DeepSeek这样,对整个AI界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开源项目,甚至以一己之力,改变了AI领域“闭源大模型VS开源大模型”竞争格局。

虚拟电厂是什么?它是负荷侧各类分布式资源,尤其是负荷资源的聚合,管理、调度、响应,形成新型电力系统的新质生产力。

这不就是负荷侧的开源项目么?把原来闭源的,不属于虚拟电厂运营商的各种资源,开源聚合,形成一个PowerHub,然后构建一个新的产业生态出来?

最重要的一点,GitHub这种开源思维,以及基于AI开源的海量生态上构建出的新的AI生产力,是完全不同于传统工程思维下的信息化的。

我大致总结了一下: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人说:

传统信息化已死。

我认为这句话讲对了一半,另一半是:

信息化专业能力,对复杂逻辑的理解和闭环,依然是端到端AI需要的。

就像目前的L2.9999的端到端辅助驾驶,依然需要老司机,也依然需要对老司机的驾驶行为进行学习。

再牛逼的AIGC视频工具,也无法替代导演和编剧,但是它几乎可以替代剩下的所有——演员、道具、录音、摄影、灯光、服装、道具、场务。。。。。。

虚拟电厂在GitHub的AI时代,也代表了一种复杂系统思维下的开源新质生产力。

虚拟电厂的资源调度能力,是大量行为各异,大部分不可精确控制的分散式资源,通过超越复杂领界点的数量聚合,所产生的一种新的行为涌现。

就像GitHub的各种开源项目涌现,以及蚁群的涌现行为。

这种涌现不是可控的,不是强规范的,和KPI管理思维去诱导的。是一种自组织、协同、状态空间可分析的吸引子。

传统信息化、闭环控制理论、工程管理理论,在GitHub和PowerHub领域都是失效的,而某种程度,这也是电力系统最害怕的——失控。

低层次的混乱,某些状态下在高层次会涌现出某种自组织,在失控中涌现出协同的有组织,但又不可精确控制。

这玩意不就是AI的提示词工程么?你永远无法得到一个100%的AIGC结果,但是90%精确度就足够创作了。

AI本身就是一个海量神经元网络参数涌现出来的智能,每个神经元的精确参数,在复杂权重网络影响下,高层次的智能是不可控的,但可调节。

虚拟电厂一定会来,它不会乱来,但也不一定按照你想象的方式。

接受混乱,开源,不确定的涌现,甚至大部分的失控,少部分的暂态稳定吸引子,PowerHub的新质生产力,就是这么有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