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锂电池负极材料的主要供应商有贝特瑞、杉杉股份、璞泰来、凯金能源、中科电气、翔丰华、尚太科技等,国外锂电池负极材料的主要供应商有日立化成、三菱化学及韩国浦项化学等。
中晟新材取代金汇能进入前十,翔丰华由2023年的第六名下滑至第十名。
中晟新材取代金汇能进入前十,翔丰华由2023年的第六名下滑至第十名。白皮书显示,2024年负极材料企业中出货量增速最快的企业为中晟新材。
目前,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代表企业包括贝特瑞、杉杉股份、江西紫宸、中科星城、尚太科技、凯金新能源、翔丰华、河北坤天、广东东岛等。
半年报显示,璞泰来、翔丰华等5家企业的营收净利均出现下滑;科达制造、信德新材等企业处于增收不增利。今年4月,就有消息称比亚迪已开始给负极头部厂商的超低价订单涨价,涨幅10%左右。
据翔丰华透露,该公司针对快充需求已研发出高能量密度兼顾快充性能的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和快充长寿命b型二氧化钛负极材料产品,并已移交客户测试。
此外,翔丰华透露,该公司开发的硅碳负极材料产品处于客户测试阶段,已具备产业化条件。中科电气表示,该公司的硅基负极目前已建设完成中试产线,且有产品向客户送样测试并获得认可。...据了解,目前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蜂巢能源、力神电池、比克动力等在内的众多电池厂商,以及贝特瑞、杉杉科技、璞泰来、中科电气、翔丰华、尚太科技、道氏技术、天诺新能源、杰瑞股份、石大胜华等材料企业
翔丰华表示,其公司开发的硅碳负极材料产品处于中试阶段,已具备产业化条件。滨海能源透露,其公司硅碳产品已经完成小试实验条件的确定。行业对硅碳负极的应用前景普遍看好。
9月以来,南都电源一度斩获“20cm”涨停3连板,三日涨近67%;东峰集团也出现涨停3连板,德尔股份、宝丽迪等单日涨停,翔丰华、金龙羽等跟涨。
从负极材料今年一季度披露的财报来看,负极材料企业的盈利状况也确实如此,多数企业的销售净利率已经跌至个位数,也有部分企业已经亏本生产,包括翔丰华、国民技术等负极材料企业净利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据了解,目前包括杉杉股份、贝特瑞、翔丰华、道氏技术、德方纳米、天目先导、胜华新材、天诺新能源、新安股份、杰瑞股份、中科电气等企业也都在积极推进硅碳负极的产业化。...翔丰华表示,公司开发的硅碳负极材料产品处于中试阶段,已具备产业化条件。公司与清陶能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固态/半固态电池负极材料关键技术研发、供应等方面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翔丰华表示,公司储备有可用于固态电池的负极材料生产技术,具备产业化基本条件,同时也正在配合下游厂商针对固态电池开展合作。当前相关产品已经送样,但用于全固态电池的负极产品尚未批量供货。
5月7日,翔丰华在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储备有可用于固态电池的负极材料生产技术,具备产业化基本条件,同时也正在配合下游厂商针对固态电池开展合作。
财报显示,贝特瑞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6.51亿元,同比下降28.5%;翔丰华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7500万元–9500万元,同比下降40.86%-53.31%;中科电气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
除此之外、翔丰华、道氏技术、天目先导、胜华新材、天诺新能源、杰瑞股份、中科电气、新安股份等企业也都在积极推进硅碳负极的产业化。02大圆柱电池是增长点大圆柱电池将是未来硅基负极材料应用的主要增长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翔丰华1月29日在接待机构投资者调研时表示,公司产品为锂电池负极材料,可广泛用于动力、3c消费电子和工业储能等锂电池领域。公司持续跟踪下游终端应用和市场需求,积极拓展市场和客户。
翔丰华1月15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时刻关注行业前沿动向与发展趋势。
10月10日,翔丰华发布了《关于子公司与上海宝山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拿地合作框架协议书》暨对外投资的进展公告》,表示宣布与上海宝山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签署了《拿地合作框架协议书》。
近日,翔丰华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为满足下游钠电池负极需求,开发出高性能硬碳负极材料产品目前处于项目中试阶段,公司将基于钠电池需求规模、商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公司硬碳负极产业化进程。
从扩产主体来看,目前负极材料领域主要分为三股势力,一是以璞泰来、杉杉股份、星城石墨、凯金、翔丰华为代表的传统负极材料企业;二是以坤天新能源、索通发展、山东京阳、杰瑞股份、龙佰集团等石油开采、石墨化加工、
珈伟新能、山东章鼓、新纶新材、金龙羽、豪鹏科技等出现涨停,赣锋锂业收涨超6%,翔丰华涨超12%,上海洗霸,短短两周内股价更是上涨近7成。
其他企业也在加快步伐,亿纬锂能2022年12月15日发布了第一代钠离子电池,锂电负极公司如杉杉股份、贝特瑞、翔丰华等公司均有钠电池硬碳材料负极的技术布局。新能源车企也开始加入“群聊”。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翔丰华12月2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翔丰华负极材料已有产能3.5万吨,在建产能4万吨。...负极材料募投项目3万吨目前正在积极建设过程中,其中已达产1万吨,还有2万吨产能在建,预计2023年1月达产;四川遂宁蓬溪县的6万吨高端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中,同时追加投资,新增四川翔丰华
贝特瑞、翔丰华贝特瑞负极材料自2013年以来,出货量已连续9年位列全球第一。而深圳负极材料领域的另一家“黑马”翔丰华,2022年前三季度利润实现翻番增长,增速业内第一。
2021年1至12月份,翔丰华的营业收入构成为锂电池材料占比100.0%。...北极星储能网获悉,翔丰华发布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6.07亿元,同比增加132.9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加1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