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固态电池领域消息频出,市场热度居高不下。在业内人士看来,相较于传统液态电池,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方面优势明显,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下一代电池技术之一。固态电池产业链包括上游锂、钴、镍等材料及设备,中游电池封装集成、电源管理系统方案设计,下游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储能、电

首页 > 储能 > 电动汽车 > 动力电池 > 市场 > 正文

固态电池火了,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2024-05-15 09:24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 

近期,固态电池领域消息频出,市场热度居高不下。在业内人士看来,相较于传统液态电池,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方面优势明显,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下一代电池技术之一。

固态电池产业链包括上游锂、钴、镍等材料及设备,中游电池封装集成、电源管理系统方案设计,下游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储能、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等应用领域。目前,多家上市公司在产业链上下游积极布局。

电池端

鹏辉能源根据自己的业务特点和战略规划,已制订务实稳健的固态电池研发计划,逐步研发、迭代、量产极致安全、宽温域、高能量密度的半固态电池和固态电池,扎实推进半固态电池和固态电池在消费数码、储能、小动力、大动力领域的大规模使用,解决目前客户和行业痛点。

金龙羽表示,公司固态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相关技术仍处于研发阶段。其中,半固态电池已完成内部测试项目,安全性能达标(GB31241-2022,GB38031-2020,GB31484-2015),通过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的检测,安全性能满足国标要求,并通过了3mm针刺实验。公司进行固态电池的研究开发属于跨界投资,项目的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成功与否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宁德时代表示,公司非常重视固态电池,已经进行了多年的布局,最近加大了很多投入,在固态电池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拥有大量技术储备。2023年4月宁德时代发布凝聚态电池,能量密度最高可达500Wh/kg,实现高比能与高安全兼得。2024年4月,宁德时代首次公布全固态电池发展规划,计划在2027年实现小批量生产。

高乐股份5月13日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与尼古拉研究院合作研发的钠电池项目主要为半固态电池,目前尼古拉研究院已经完成相关电芯中试线的建设,有初步的电芯样品,但是还需要对工艺细节进行优化和样品性能测试,预计今年7月中旬能有样品电芯送检和给客户送样检测。

欣旺达表示,公司在消费类固态电池、动力类固态电池上均有做研究开发。公司半固态电池已有产品完成开发,可视需求推进量产。

豪鹏科技很早就开始了固态电池的预研工作,目前已经具备向客户送样能力。

赣锋锂业一代半固态电池已实现了少量车型的试装,正在积极与下游车企探讨进一步量产的可能。二代半固态电池正在研发中,电芯能量密度目前可以做到400Wh/Kg以上。

三星SDI计划在2027年量产全固态电池。

太蓝新能源宣布,“车规级全固态锂电池”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制备能量密度达到720Wh/kg的超高能量密度体型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中国船舶集团旗下风帆公司首个轨道交通工程车用类固态电池系统研制成功,电池容量达420Ah。

2022年孚能科技半固态电池产品就已经实现量产,2024年3月,孚能科技与一汽解放签约合作,孚能科技半固态电池将率先导入一汽解放商用车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半固态电池配套商用车市场。

材料端

贝特瑞适配固态电池的正极产品已经量产,有给半固态电池厂商小批量供应高镍正极材料。

蓝海华腾表示,公司投资了高能时代(珠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200万元,高能时代硫化物全固态锂电池研发进展顺利,目前已经完成20Ah级全固态电芯A样开发,同时高能时代正在搭建中试线,预计2024年底可以实现5Ah以内小电芯量产。

恩捷股份表示,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还有很长的路,即便未来成功了也会和锂电池、半固态电池长期并存并应用于不同领域。全固态电池的应用领域和场景主要是在高附加价值的特种用途上,例如国防、航天等。短期内,全固态电池无法挑战液态锂离子电池的主导地位。但公司持续对前沿技术革新保持着高度关注并且在不断进行投入。

翔丰华表示,公司储备有可用于固态电池的负极材料生产技术,具备产业化基本条件,同时也正在配合下游厂商针对固态电池开展合作。当前相关产品已经送样,但用于全固态电池的负极产品尚未批量供货。

当升科技表示,公司已针对电动汽车市场开发出固态电池用关键正极材料,产品已成功导入辉能、清陶、卫蓝新能源、赣锋锂电等固态电池客户,并实现批量销售。

星源材质已经为FREYR Battery Norway AS等客户供应半固态电池隔膜,同时也持续进行匹配固态电池技术产业的开发项目。

中伟股份表示,固态电池相较于现有的电池技术主要是电解质的形态差异,公司目前的三元前驱体可以适用于固态电池。

多氟多表示,公司专注于各类电池和材料的研发和生产,目前有多种材料可应用于半固态电池,但还未正式量产半固态电池。

天赐材料表示,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在半固态及固态电池中有着明确的技术规划,并已有专利布局。

龙蟠科技表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三金锂电主要从事固态电池的前驱体生产,目前已建成年产5千吨三元前驱体产能。

道恩股份表示,结合当前的国内外论文研究成果,HNBR 有望应用于固态电池电解质,目前固态电池已工业化产出,公司紧盯固态电池行业发展。

隆扬电子表示,公司复合铜箔可以应用于固态电池领域,但目前暂无与固态电池企业合作。

天奈科技表示,公司产品可以用于半固态电池和固态电池中。

天原股份表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和三元正极材料均可以作为固态电池的原料。

中天科技表示,公司前期已经布局固态电池研究,目前基于已有产线半固态电池已经中试完成。

瑞泰新材表示,公司与国内外多家固态电池企业均有合作。

中自科技固态电池研发目前已完成350Wh/Kg电芯材料体系开发。

美联新材控股子公司安徽美芯拥有半固态电池隔膜的技术储备,目前已收到中试订单;控股孙公司美南新材从事半固态/全固态电池合成材料的研发,同时,公司生产的普鲁士蓝正极材料也可以用于固态/半固态钠离子电池的制造。

设备端

先导智能表示,公司能够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固态电池整线设备,目前已获得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固态电池关键设备订单。

联赢激光表示,公司和上汽集团、广汽集团有固态电池相关业务合作。公司做固态电池设备有两年多了,有三四家客户,一两个亿的订单,技术上没有大的问题,如果固态电池发展得好,可以给公司带来新的设备需求。公司产品在动力电池领域市占率较高,与国内主要的动力电池厂家基本上都有合作,包括固态和半固态电池厂家。国内固态电池头部企业清陶动力、卫蓝、宁德时代都是公司的客户。

海目星参与了固态电池设备的开发,对关键技术和关键工艺取得了进展性突破,并实现了国内固态及准固态电池中试产线的多种设备和产线的交付及生产,其中有部分设备已经实现了480Wh/Kg的电池量产及销售。

ST工智表示,公司目前有涉猎了固态电池业务,目前主要为客户提供固态电池中的模组堆叠相关的自动化产线。

联得装备在固态电池领域已经有深度的布局,主要设备有模切叠片设备、电芯装配段及pack段整线自动化设备。

利元亨表示,公司目前与广汽埃安固态电池项目正处于技术方案交流阶段。

车端

5月13日,智己L6正式上市。据了解,智己L6搭载行业首个量产超快充固态电池,续航里程超过了1000km,理论峰值充电功率达到了400kW。

4月19日,长安汽车2023年业绩说明会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集团研发的半固体电池将于2026年年底上市。

5月10日长城汽车管理层在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针对下一代固态电池,公司目前已具备小容量全固态软包电芯的制备能力,可大幅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将加快固态电池上车应用的步伐。

4月12日,广汽集团正式发布无图纯视觉系统GARCIA、全固态电池及iGLCA智能轻商架构三大全新技术。全固态电池使整车续航轻松超1000km,将在2026年昊铂车型上率先搭载。

计划2024年启动全固态电池的试点工厂,2028年之前量产上市;

丰田计划在2030年量产全固态电池;

宝马承诺在2030年前量产搭载全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

大众预计2025年开始使用全固态电池技术;

福特预计2026年推出搭载固态电池的车型。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表示,2030年左右,全固态电池有望实现产业化。他曾表示,全固态电池是公认的下一代电池的首选方案之一,也是下一代电池技术竞争的关键制高点,有可能会带来颠覆性风险。

( 来源: 北极星储能网 )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