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总体目标到2030年,产业结构和用能结构进一步优化,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建成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装备工艺产品
文件提出,到2030年,产业结构和用能结构进一步优化,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建成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装备工艺产品
(二)绿色工业园区按照绿色工业园区评价标准及有关要求进行评价,各市要组织工业基础好、基础设施完善、绿色制造水平高的工业园区进行申报,优先推荐绿色工厂数量多的工业园区。
绿色工业园区优先推荐园区内绿色工厂数量多的工业园区(产业园)。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推荐行业影响力大,经营实力雄厚、产业链完整、绿色供应链管理基础好、在产业链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创建绿色工厂的企业。
2025年12月11-13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工业节能、洁净工程、工业清洁生产、数智转型与绿色建筑六大核心展区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无缝对接,促进产业交流与协同发展。
组织开展2025年度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申报,对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的企业和园区进行奖励,其中国家级绿色园区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国家级绿色工厂一次性奖励
其中,漳州市有9家企业获评绿色工厂,创下历年来入选数量新高;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获评绿色工业园区。...据悉,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3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中,共有1488家绿色工厂、104家绿色工业园区、205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上榜。
对建设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的工业企业(园区),在申报省级以上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等给予评审加分奖励。我厅将适时遴选发布一批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典型案例,在全省范围内宣传推广。
据不完全统计,佛山市共有3个绿色工业园区、91个绿色工厂、30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总数位居广东省前列。其中,蒙娜丽莎陶瓷通过技术创新,投产了全球首条陶瓷工业氨氢零碳燃烧技术示范量产线。
绿色工业园区评价报告应注明园区内绿色工厂数量,并附佐证材料。(三)评价标准。省级绿色工业园区评价依据《绿色工业园区评价要求》(详见省工信厅网站)。(四)审核把关。
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省转型升级试点开发区、省数字化转型标杆开发区。(三)产业转型进阶跃升。...全力服务总投资120亿元的“抽水蓄能电站+绿色能源综合体”项目建设。
301家、绿色工业园区21个,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覆盖率达85.6%,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超1000亿度、累计装机占比超50%两大突破,前11个月,单位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8%。
文件提出,到2030年,产业结构和用能结构进一步优化,能源资 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强度持续下降,建成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研发、 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装备工艺
第八条绿色工业园区培育对象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培育对象应为具有法定边界和范围、具备统一管理机构的工业园区,且以产品制造和能源供给为主要功能,工业增加值占比超过50%的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2.园区重点企业
组织本地区工业基础好、基础设施完善、绿色制造水平高的工业园区进行申报,依据《绿色工业园区评价要求》进行评价,推荐的绿色工业园区应是以产品制造和能源供给为主要功能、工业增加值占比超过50%、具有法定边界和范围
持续推进“低电价、低能耗、零排放”绿电园区和全国新能源产业示范区建设,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酒泉市绿色工厂、园区、供应链等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现全覆盖
在全省率先开展碳足迹溯源、碳排放监测双试点,“以竹代塑”产品制造能力迅速提升,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68%、较上年增加8个百分点,兴文县获批全省第二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县,宜宾高新区、珙县经开区获批省级绿色工业园区
加力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力争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30家以上、绿色工业园区2个,建立一批零碳园区。落实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绿色工业园区参照《绿色工业园区评价要求》进行评价,编写评价报告(附件3)。...、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1月17日,2024年江苏省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入围名单公示。...附件:1.2024年江苏省绿色工厂入围名单2.2024年江苏省绿色工业园区入围名单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5年1月17日
积极创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绿色工业园区。推动绿色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加快实施低vocs原辅材料替代。
对新认定的省级及以上零碳工厂、零碳工业园区,最高支持100万元;对新认定的市级近零碳工厂,最高支持50万元。对新认定的国家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最高支持100万元。
截至目前,北京市已累计创建国家绿色工厂16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0家、绿色工业园区2家,绿色制造单位在节能降耗、绿色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示范带动作用,有力支撑北京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持续保持全国前列。
力争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30家以上、绿色工业园区2个,建立一批零碳园区。落实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新增创建5个以上自治区级数字经济标杆园区。力争累计建成5g基站15万座以上。并持续加强绿证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力争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超68%。五是加力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创建国家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培育壮大绿色产业。实施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业园区1个、绿色工厂20家。推进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培育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等新增长点。倡导绿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