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机制电量规模,细则明确:每年新增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根据年度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确定。...当年完成情况预计超出消纳责任权重的,次年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适当减少,未完成的次年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适当增加。现阶段,原则上按技术类型分别设置机制电量规模,分别组织竞价。
国内国际双循环协同发展绿证在支持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考核、服务能耗双控考核以及衔接碳排放核算等方面的作用也得到有效发挥。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绿证应用。...例如,广东省将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分解至重点用能单位,鼓励重点用能单位开展绿色电力消费;山西省建立高载能企业绿色电力强制消费机制,引导企业通过购买绿证绿电的方式实施绿色电力消费替代等。
在核算绿色电力消费量方面,核销机制的建立,有助于更好支撑节能降碳、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等政策的执行,进一步强化了绿证基础性政策工具的重要作用。...“这一规定强化了绿证在核算绿色电力消费中的功能,为‘双碳’目标下能源治理与政策落地奠定基础,为地方政府考核能耗双控、重点企业落实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提供了可靠依据。”国家能源局资质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在核算绿色电力消费方面,各地积极落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明确承担消纳责任权重的用能单位以持有绿证作为主要核算方式,加强绿证与能耗双控、碳排放核算政策有效衔接,取得积极进展。
《发展报告》全面诠释了我国绿证事业发展脉络,介绍了2024年我国绿证核发交易、市场培育、应用场景拓展、国际互认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和成效,阐明了绿证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能耗双控、碳排放核算等衔接的政策考虑
同时,该省实现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70.7%)、清洁能源装机占比(94.6%)、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72.0%、2023年)、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35.2%、2023年)“四项绿色指标
政策篇国家能源局:重点监管2024以来落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沙戈荒”基地建设等情况日前,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电力领域综合监管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重点监管2024年以来落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可再生能源调度运行、可再生能源跨省区外送和消纳、“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和新能源就地消纳、新能源利用率监测统计等情况。
通知指出,重点监管2024年以来落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可再生能源调度运行、可再生能源跨省区外送和消纳、“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和新能源就地消纳、新能源利用率监测统计等情况。
重点监管2024年以来落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可再生能源调度运行、可再生能源跨省区外送和消纳、“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和新能源就地消纳、新能源利用率监测统计等情况。
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约29.7%,高于国家考核指标4.4个百分点。二是大力推进本地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投产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二期、小米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等建筑光伏一体化项目。...三是大力培育创建新型电力系统。印发城市副中心电网规划、城市副中心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方案,出台全国首个新型电力系统地方标准。
根据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联合下发的《关于2024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包括全国主要电力...新能源大增量发展趋势未变,多省年新增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较大每年新增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由各地根据国家下达的年度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以及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
细化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考核机制,规定制定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实施方案,完善绿电交易服务管理机制。...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加快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优化、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新的监管办法明确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包括保障性收购电量和市场交易电量两部分,根据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制定保障性收购政策,正式开启了“最低保障小时数+市场交易”的混合定价模式。
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约29.7%,高于国家考核指标4.4个百分点。二是大力推进本地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投产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二期、小米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等建筑光伏一体化项目。...三是大力培育创建新型电力系统。印发城市副中心电网规划、城市副中心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方案,出台全国首个新型电力系统地方标准。
其中关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提到,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环节,目前草案二次审议稿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进储能技术应用、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考核等方面作了规定。
(三)衔接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64. 购买绿证是否有助于完成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考核?65. 2024年新设置了电解铝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目标,下一步是否考虑纳入更多行业?
对增量项目,《通知》提出机制电量可根据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机制电价则通过竞争的方式形成,并为竞价上下限的确定给出依据。...前期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已落实到地方,《通知》要求各地在2025年底之前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将机制细则的设计权下放。
在2024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对电解铝行业提出绿色电力消费目标并使用绿证核算基础上,对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企业和数据中心,以及其他重点用能单位和行业提出绿证强制消费要求,明确到2030
要做好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衔接,将压力由省级进一步下沉,重点对行业提出强制绿色电力消费比例的目标。...,到2030年原则上不低于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消纳责任权重平均水平,特别是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色电力消费比例要在80%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在核算绿色电力消费方面,各地积极落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明确承担消纳责任权重的用能单位以持有绿证作为主要核算方式,加强绿证与能耗双控、碳排放核算政策有效衔接,取得积极进展。
对于增量项目(2025 年 6 月 1 日后投产),每年由当地政府部门根据年度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以及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机制电量规模后,组织已投产和未来 12 个月内投产、且未纳入过机制执行范围的项目
在2024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对电解铝行业提出绿色电力消费目标并使用绿证核算基础上,对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企业和数据中心,以及其他重点用能单位和行业提出绿证强制消费要求,明确到2030
同时,国家不断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将消纳责任压实到重点用能单位,设立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目标并使用绿证核算,通过绿证更好引导可再生能源电力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有力促进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建设和消纳利用
进一步将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压实至重点用能单位,在去年对电解铝行业提出绿色电力消费比例要求基础上,今年拟对更多行业提出绿色电力消费占比要求并使用绿证核算。
机制电量:即保底电量,机制电量规模的确定根据两点:一是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即国家每年给地方下达一个非水电可再生能源消纳指标,若超额完成,次年机制电量规模减少;反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