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等标准发布及动力电池安全要求标准实施,推进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等标准审查报批,开展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预研,持续提升电动汽车安全水平。
下一步,国网天津电科院将统筹推进大规模电动汽车安全充放电与车网智能互动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为构建绿色、智能、安全的能源互联网生态贡献力量,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如发布《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 18384—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 38031—2020)《电动客车安全要求》(gb 38032—2020)等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高压安全
此外,随着电动汽车安全重要性的不断提高,lg新能源正在开发多种解决方案来加强其产品安全,包括软包电池的先进热传播(tp)预防技术。同时,公司还完成了圆柱形电池的优化冷却模块结构的开发。
叠加gb 18384-2020《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 38032-2020《电动客车安全要求》、gb 38032-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实施,阻燃隔热材料应用成为锂电池系统标配
在大会论坛“充电设施新质生产力论坛”上,天津电力科学研究院优秀专家祖国强作为“大规模电动汽车安全充放电与车网智能互动关键技术”项目组代表,分享了项目最新研究成果。...5月22~24日,第十届中国国际电动汽车充换电产业大会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举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3日,重庆经信委发布市人大代表关于电动汽车“安全无忧”电力补给的建议答复。...原文如下: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047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孙泽均代表:您提出的《关于更好配置家用新能源电动汽车“安全无忧”电力补给系统的建议》(第1047号)收悉。
江淮汽车召回部分江淮ieva50纯电动汽车5月17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消息,召回2019年2月14日至2019年6月18日生产的部分江淮ieva50纯电动汽车,共1266辆。
11月27日,国网天津电科院承担的“大规模电动汽车安全充放电与车-网智能互动关键技术”科技项目示范工程建设方案暨指标验证方案通过专家评审。...据悉,该项目聚焦“大规模电动汽车融入新型电力系统的协同安全与动态精准聚合机理”这一科学问题,从配网接入、广域互动、物理安全、信息安全四个维度开展研究,成果将依托示范工程进行验证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车网互动整体解决方案
在适宜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地区实现“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提升农村电网承载能力和供电质量,确保农村地区电动汽车安全平稳充电。...在适宜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地区实现“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提升农村电网承载能力和供电质量,确保农村地区电动汽车安全平稳充电。
交通运输低碳化领域包括新体系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等燃料低碳化技术研究,大规模电动汽车安全充放电与车网智能互动关键技术研发,港口“风、光、储、荷”一体化的多能源供应网络技术研发,物流资源配置和仓储配送智能管理
进一步加快配电网增容提质,提高乡村入户电压稳定性,确保农村地区电动汽车安全平稳充电。到2025年,全省建成1000个重点充电示范村。...为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我省汽车消费,优化汽车购买使用管理制度和市场环境,更大力度促进新能源汽车持续健康发展,现提出以下措施。一、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的减免政策。
进一步加快配电网增容提质,提高乡村入户电压稳定性,确保农村地区电动汽车安全平稳充电。六、降低新能源汽车购置使用成本。落实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的政策措施。
燃料电池汽车安全法规于2013年首次发布,主要规定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储氢系统的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对推动提升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安全技术水平、保障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动力电池装置应符合以下要求:l《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31484)l《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31485)l《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同时,晋萃萃还在课堂上分享了其参与公司“雪花网”建设工作、“大规模电动汽车安全充放电与车-网智能互动关键技术”国重项目等情况,展现了电科院对博士的重视与培养。
推动光储充枢纽型充电站建设,推动大规模电动汽车安全充放电与车网智能互动关键技术研发。...优化科技创新空间布局,依托各区资源禀赋,强化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绿色石化、纺织等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提升绿色低碳产业链整体水平。打造氢能、风电、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可再生资源等产业集群。
“大规模电动汽车安全充放电与车网智能互动关键技术”项目立足于电动汽车大规模发展对电网安全、信息安全带来的巨大挑战,以及新型电力系统对灵活性资源互动支撑的迫切需求,重点攻关大规模电动汽车配电网友好接入与智能控制
“大规模电动汽车安全充放电与车网智能互动关键技术”项目立足于电动汽车大规模发展对电网安全、信息安全带来的巨大挑战,以及新型电力系统对灵活性资源互动支撑的迫切需求,重点攻关大规模电动汽车配电网友好接入与智能控制
“通过各种技术要求与制造标准来保证电动汽车安全,其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是可控的。”...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提交的《关于修订行业标准适应电动汽车铁路运输的建议》同样呼吁,对现有标准进行适应性修订,使电动汽车、锂电池散件能够依法合规,通过铁路进行高效、安全、经济的运输
电动汽车行业似乎正陷入严重的“安全焦虑”。安全驾驶存在漏洞据了解,丰田召回其首款纯电动汽车bz4x的原因是担心车轮脱落,此次召回适用于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的所有bz4x,约有2700辆。
、内饰材料燃烧特性、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蓄电池单元热失控试验、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等13个项目;新能源专用车主要包括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纯电动续驶里程及电能量消耗量、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等6
启动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安全相关标准修订工作,进一步提升动力蓄电池热失控报警和安全防护水平;加快推进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列标准研究,修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标准,进一步强化电动汽车安全保障。
其次,在国家标准方面,除了2020年5月国家标准委与工信部发布的《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和《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等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之外,其他大多是前些年发布的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
为此,市场监管总局建立了新能源汽车事故报告制度,组建新能源汽车事故调查协作网,制修订《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等相关标准规范,加强新能源汽车共性安全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