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这样一则新闻:
虚拟电厂首次参与电力现货!
(来源:“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
福建的虚拟电厂运营商作为新兴市场主体,正式参与福建电力现货交易。
这则新闻最吸引我的一点是,这个市场主体是如何参与现货市场的?
里面有一个关键词:新型电力负荷管理中心。
某种程度上,虚拟电厂运营商并不是完全“直接”地与市场对接的,而是通过
“新型电力负荷管理中心”。
这个“中心”为虚拟电厂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包括: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新型电力负荷管理中心,并不是电力交易中心,或者电力调度部门建设的,而是电力营销部门建设的,是在原有的“电力抄表系统”上升级而来的。
于是,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化的画风,大概变成了这样:
对于虚拟电厂运营商来说,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手里有“高大上”资源的,响应速度高、单个资源体量大,电压等级在220kV及以上的,也就是调度最喜欢的,如大型工业锅炉、大型共享储能电站,可以直接对接电力调度系统,并参与市场,尤其是辅助服务市场调频。
另一种是“低散小”资源聚合的,比如这个新闻里提到的,充电运营商,还有大量110kV及以下,特别是10kV的电力用户负荷,单个资源体量小,资源分散、响应速度较低、很难满足调频需求,更多的是参与月度、日前日内的电量平衡的运营商。
于是可以通过新型负荷管理平台参与。
某种程度上,新型负荷管理平台成为负荷侧最大的一级聚合商。
个人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合理的路径,主要原因是:博弈的能力。
同样是卖电量的,虚拟电厂是无法和市场里主要的发电商进行抗衡,无论在资源体量、管理能力、抗风险能力、资金实力,乃至信息获取渠道等方面
这个有点像第三方的网约车运营平台,如果你打开高德导航,选择打车,可以看到一大批的第三方运营商,绝大多数都是体量较小的,无法和滴滴专车、曹操专车这样的大平台对抗,而采取低门槛进入,吸引个体司机。高德作为一级的网约车聚合平台,对接运管部门和打车消费者。
当然,这个路径不是单一的。
谁都可以自己直接对接市场或者调度,运营商拥有选择权,就像曹操专车既有自己的打车平台,也接入高德平台。只要能赚钱,面子不重要。
当然,深层次来说,这反映了电网公司的两个部门:调度部门和营销部门在虚拟电厂管理、甚至是电力市场的运营管理方面的竞争与合作。
我觉得,无论是谁来主导,谁能更快的找到自己的定位,更好的服务于市场的主体,更好的去构建产业服务平台和能力,谁就能获得更多的机会。
能源互联网,谁都是服务者,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