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浙江慈溪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慈溪市有序用电及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完善电力需求响应举措。要继续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引导电力用户根据激励政策,主动改变用电行为,实现削峰填谷,挖掘用电低谷的填谷响应需求,缓解电网调峰压力。
进一步深化需求响应的深度和广度,加快完善多主体、多模式、多场景的需求响应业务模式。扩展需求响应资源,逐步吸纳非工业空调、储能等多类型负荷。充分运用大数据、智能电器、楼宇空调控制系统等技术,推进非工业空调节电改造,逐步实现部分用电负荷集中调控。同时,应按照“先需求响应,后有序用电”的顺序启动需求侧管理措施,仅在长时间出现供需缺口或者需求响应资源不足时启动有序用电预案,进一步减轻对电力用户的影响。
详情如下:
为有效应对2025年夏季用电高峰时期可能出现的用电缺口,将电力供需缺口对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切实保障“稳经济大盘”的社会发展用能需求和民生、重要用户、重点企业生活生产用电,根据宁波能源局《关于开展2025年全市迎峰度夏有序用电方案修编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慈溪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2025年慈溪市有序用电及电力需求管理工作方案
一、供用电形势分析
今年以来,我市经济形势稳中向好,预计夏季全社会最高负荷将达350万千瓦,同比增长5.74%。根据最新发、受电能力分析,预计迎峰度夏期间我区用电最大缺口20万千瓦,若遇极端天气、特高压线路故障、外来电减少等情况,缺口还将进一步增大。
总的来看,今年我区电力保供形势较为严峻,必须扎实做好有序用电等相关电力负荷管理准备工作,全力保障迎峰度夏等高峰时段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二、工作原则
(一)服务大局,保障民生。按照“先生活、后生产、有保有限”原则科学合理配置电力资源,优先保障居民生活和涉及公众利益、国家安全等用户和重点生产企业电力供应。
(二)明确边界,落实有效。打好“市场+行政”组合拳,划清市场化需求响应与行政化有序用电的业务边界,当市场机制失灵时果断启动有序用电。健全“政企协同,合署办公”的工作机制,扎实落实方案编制、用户组织、实战演练等工作。
(三)规范业务,确保安全。科学编制有序用电方案,避免纳入影响人身安全和经济损失设备。严格执行业务流程,做好用户告知工作。对于执行不利用户,采取政企现场督查方式,确保负荷控制到位。
(四)属地管理原则。各镇(街道)政府单位为所辖区域的有序用电管理责任单位,负责落实辖区内的企业错避峰管理工作,加强对辖区内有关单位有序用电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五)优化策略,兼顾生产。优化负荷管理策略,根据实际负荷缺口大小,引导企业结合生产情况,按照“有保有限”政策引导移峰填谷、需求响应和有序用电的负荷管理措施,科学开展迎峰度夏有序用电工作。
三、有序用电方案安排
(一)方案分级。根据全市电力供需实际情况,安排错避峰负荷共计118.3万千瓦,分六级方案执行。具体落实措施按周一至周日分别排定。全市错避峰负荷如下:
A级方案:19.73万千瓦;
B级方案:39.46万千瓦;
C级方案:59.15万千瓦;
D级方案:78.88万千瓦;
E级方案:98.61万千瓦;
F级方案:118.30万千瓦。
全市有序用电按 A-F 级分级启动实施,各镇(街道)政府单位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结合企业分类综合评价机制,科学编制有序用电错避峰周预案,具体落实措施应按周一至周日分别排定。
另外,为提升电力应急响应水平,市供电公司制定《2025年慈溪电网超电网供电能力拉限电序位表》,仅在供电能力临时不足时执行。
(二)应急机动负荷安排。为应对突发电力缺口,全市落实11.5万千瓦应急机动负荷。应急机动负荷应以专线用户和大用户为主,单个用户错避峰负荷一般要求5000千瓦以上。应急机动负荷应在30分钟之内压减或切除,不得安排高危、重要用户,防止快速切除负荷导致人身、设备事故,影响社会公共安全。
(三)需求响应方案安排。根据省能源局需求响应工作部署,由市供电公司牵头,各镇(街道)政府单位通力配合,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分类建设不同时间等级的用户资源群,迎峰度夏前确保完成25万千瓦日前需求响应用户告知书签约工作。市供电公司全过程做好需求响应推广宣传、需求发布、成效统计及补贴发放工作。各镇(街道)政府单位配合营造市场氛围,规范市场秩序。
(四)方案编制
1.落实有序用电限额指标。市发改(经发)局要根据企业分类综合评价情况,按照“分档有序用电”,优先满足社会综合效益好的企业用电,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错避峰效果差的企业以及存在超容等违约用电的企业优先控制用电,科学编制有序用电错避峰方案《2025年慈溪有序用电报表明细》。
2.落实应急机动负荷。应急机动负荷应以专线用户和大用户为主,单个用户错避峰负荷一般要求5000千瓦以上。应急机动负荷应在30分钟之内压减或切除,并不得安排高危、重要用户,防止快速切除负荷,导致人身、设备事故,影响社会公共安全。应急机动负荷方案由市供电公司统筹制定,属地政府部门全力配合,落实用户侧管理。
四、组织实施
(一)预警发布
市供电公司要密切关注电力供需形势,科学开展负荷预测,如预计实施需求响应不能满足供需平衡情况下,及时提出启动有序用电预案的意见建议。
市发改局接到有序用电预警后,会同市供电公司立即通知相关电力用户及各镇(街道)政府单位,做好执行有序用电方案的准备,有关重要电力用户要及时检查备用和保安电源,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
若由于机组非计划停运、特高压故障等不可控因素紧急出现供电缺口,市供电公司应先期进行处置,通过启动秒级可中断负荷、停运应急机动负荷等方式保障电网安全稳定。当供电缺口超出应急机动和中断负荷能力时,市供电公司应严格执行超电网供电能力拉限电序位表、事故拉限电序位表等应急措施,确保电网安全运行。有关事故和处置信息应第一时间报市发改局。
(二)方案发布
预警发布后,市发改局根据实际电力供需情况启动有序用电 A-F 级有序用电方案。
(三)方案执行
有序用电执行期间,市供电公司应利用负荷管理平台监测、统计有序用电执行情况。对于执行不到位的用户,属地政府应会同供电公司,第一时间开展用户现场督查,确保负荷控制到位。对于拒不执行的用户,供电公司可中断其用电。
市发改局下达取消有序用电方案指令后,供电公司应及时告知相关用户,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五、工作要求
(一)完善有序用电工作机制。市发改局要会同市供电公司,积极做好宣传沟通,引导企业有序开展错峰、避峰,严格有序用电执行程序,履行提前告知用户义务,对需要停、限及终止供电企业,通过公告、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及时向电力用户发布信息;严格做好居民生产生活和重要用户电力保供,非事故情况下不得拉停供电线路。加强用电形势和节能宣传,引导用户安全用电、科学用电、节约用电。
(二)提高有序用电应急响应能力。要充分考虑特高压以及重要省际受电通道故障停运以及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对本地供用电可能带来的影响,迭代完善有序用电应急响应机制,启动修编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实施联合演练,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和紧急情况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完善电力需求响应举措。要继续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引导电力用户根据激励政策,主动改变用电行为,实现削峰填谷,挖掘用电低谷的填谷响应需求,缓解电网调峰压力。进一步深化需求响应的深度和广度,加快完善多主体、多模式、多场景的需求响应业务模式。扩展需求响应资源,逐步吸纳非工业空调、储能等多类型负荷。充分运用大数据、智能电器、楼宇空调控制系统等技术,推进非工业空调节电改造,逐步实现部分用电负荷集中调控。同时,应按照“先需求响应,后有序用电”的顺序启动需求侧管理措施,仅在长时间出现供需缺口或者需求响应资源不足时启动有序用电预案,进一步减轻对电力用户的影响。
(四)充分发挥负荷管理平台作用。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发挥负荷管理系统作为有序用电工作载体作用,确保负荷实际监测能力达到本地区最大用电负荷的90%以上,负荷实际控制能力达到本地区最大用电负荷的30%以上,100kVA及以上用户全部纳入负荷管理范围。有序用电方案的编制、执行、调整等全过程纳入负荷管理系统。对于故意破坏负荷管理终端、拒不执行错避峰措施等情况,要加大执法查处力度,确保有序用电方案顺利执行。
(五)建立政企联合工作机制。各镇(街道)政府单位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有序用电组织机构,安排专门人员,落实工作经费和办公场地、设施,强化用户有序用电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市供电公司要提供必要的人员、技术、数据支持,根据供用电形式,必要时开展合署办公。
(六)深入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要继续加强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节电管理,有效控制酒店、商场、办公楼等公共场所空调温度以及城市景观照明,持续推进城市道路节能改造工程。进一步加强技术节电,大力推广蓄能、热泵、高效电机、绿色照明等新技术、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