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市场自由化改革在许多欧洲国家进行了长达20年的迭代发展过程,其经验表明管网平衡机制在这一改革转型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欧洲管网平衡规范(BALNC)于2014年3月27日发布,其制定了协调欧洲跨区域天然气交易的管网平衡规则,包括有关提名程序、不平衡收费、每日的结算程序及平衡操作的管网相关规则。本文旨在通过欧盟管网协会(ENTSOG)的2015—2024年的6次管网平衡规范执行监测报告分析及案例说明如何在实践中实施这种以管网平衡为重点的市场化演变,以及实践过程中的效果影响变化,从而为推进我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来源:能源新媒文/戴海川)
一、概述
欧盟在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过程中设计的基于市场的管网平衡机制可分为三个主要部分:1、为托运人提供事先平衡其投资组合的可能性规则:其中包括重新提名的可能性、可用的交易场所、系统运营商提供的信息等;2、由TSO(输气管网运营商)或市场运营商执行的系统平衡:这包括TSO采购平衡服务的方式、时间框架和所用平台、所用工具的信息提供和系统状态等;3、不平衡结算:这包括结算时间周期、不平衡气量的计算方法,例如容忍度的应用、不平衡费用的确定等。这种改革设计思路可以提供短期市场的交易支持,而短期市场的交易流动性是批发市场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实管网平衡机制始于对欧洲改革天然气纵向一体化垄断的一个相当技术性的处方:在市场开放(过渡期)后作为逐步实施基于市场的一个改革工具,并随着一个完全基于市场的制度的实施而结束。一些欧洲学者认为天然气批发市场发展的第一阶段平衡产品的设计是交易商的首要目标,而第二阶段才是托运人补充长期合同缺口所开展的气源交易。平衡机制的设计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改革任务,欧盟法规高度重视其内部的管网平衡统一规则,并推动成员国实施完全基于市场的平衡机制,同时监管被视为与市场化机制要保持一种非常微妙的平衡,如果实施的改革措施与行业的实际接纳能力相比“过于市场化”,可能会导致效率低下、价格扭曲甚至供应中断,而不是预期的积极和加强的结果。因此,改革过渡时期的监管者需要对市场的承受能力有深刻地理解,并应持续监测已实施的新平衡规则对市场的影响。
二、平衡机制理论框架
及实践应用
(一)平衡机制发展演变的
分析框架概述
我们首先重点分析从垂直整合垄断到具有完全市场平衡机制的成熟市场的演化过程。天然气系统的平衡需求和供应来源是在日常灵活性市场的背景下进行分析的,除了在供应组合中提供灵活性之外,可用的管网物理灵活性来源也是保持系统平衡的工具。为此,在平衡市场评估中,主要任务是分析物理弹性市场,比较潜在供应和可能需求。物理灵活性工具的可用性是平衡系统的先决条件,商业灵活性也是平衡系统的必要条件。在重组自由化市场的情况下,所有消费者都由不同的托运人供应,内部调整的管理也导致商业调整。在这种情况下,短期市场是协调内部失衡的工具,如果市场是有效的,所有的内部调整都是可以管理的,上游资源补充只会在总量失衡的情况下发生,并将由管网运营商管理。
在市场开放之初,缺乏透明度和交易可能性会导致托运人相互之间可以调整的部分不平衡仍然留给管网运营商来解决,TSO也是管理系统总体失衡的唯一组织者,非绑定的TSO使用非市场机制储气库合同或与现有批发商签订长期合同以提供失衡纠偏服务,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采购时间缩短,越来越以市场为基础,从通过使用每日平衡平台进行公开的年度或短期平衡服务招标,到在交易所采购标准化的短期产品。随着短期市场的发展和交易平台的出现,托运人之间交易其盈亏不平衡的协调提高到TSO只需管理总不平衡量的水平;随着基于市场的平衡规则的实施,托运人会获得更多的可能性——通过灵活的重新提名可能性、信息提供、不平衡解决激励等;为了参与平衡,托运人不仅要协调内部调整,还要成为平衡和解决系统总体不平衡的主要负责人,将剩余平衡部分留给TSO。此外,TSO本身根据短期市场上托运人的报价进行气源采购。最后,随着托运人越来越多地参与平衡,并在计划期间和全天获得更及时准确的信息,再加上基于市场的不平衡解决方案的适当激励,系统中的整体不平衡可以大幅减少。
(二)管网平衡机制
应用案例分析
1、克罗地亚
克罗地亚管网公司在2013年夏天引入了“日内再提名”平衡机制,这种机制的特点允许托运人比实时时间提前2个小时进行提名调整,减少了TSO处理交易通知的时间,并制定了动态的信息提供规则,这种方式为托运人提供了近实时调整和决策必要信息的可能性。从实践结果看其当年有非常高的平衡调整需求,这些需求主要通过托运人自身来调节解决。
2014年之后,与之前的峰值相比整体平衡需求稳定在较低水平,TSO级输气的剩余平衡要求呈下降趋势,这可能是更好地规划和预测的结果,而DSO(配气管网运营商)级输气的剩余平衡份额保持在70%-80%的范围内,是向连接到TSO的大型用户输气平衡需求的两倍,其中冬季调峰波动对平衡调节需求影响较大,表明这种类型的输气仍难以由托运人平衡,TSO水平的输气已经可以主要由托运人来平衡,DSO级别的输气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由配气管网运营商平衡,再提名的可能性和更好的市场条件不足以让托运人大量参与,这可以在未来通过引入DSO级别的远程实时计量,从而为托运人提供更及时准确的信息而得到改善。剩余平衡的交易和偏差结算是通过市场运营商Hrote建立的平衡平台来执行操作的。
2、保加利亚
管网平衡临时措施于2015—2019年实施,提供平衡平台、偏差容忍度和不平衡收费的过渡替代方案。随着2019年巴尔干天然气枢纽的建立和交易平台的实施,该临时措施被废除。目前的平衡制度完全符合2014年欧洲天然气管网平衡规范。2017年初,保加利亚管网公司建立了管网出入口机制、日不平衡结算和热值计量模式,同时推出了一个电子容量预订平台,可以预订天然气管网的入口和出口点的容量。为了保证资源分配和出入口容量平衡,2017年TSO同步引入了商业调度平台,该平台承担了虚拟交易枢纽的角色和功能,管网用户和贸易商可以进行提名和再提名、交易通知并每小时接收有关其不平衡的数据,以及每日和每月的输气量和不平衡报告,保加利亚TSO向管网用户提供关于其不平衡气量的信息,该信息每小时更新一次。由天然气输气和储存服务的联合运营商Bulgar-transgazEAD组建的天然气交易平台2019年成立,通过以下三个部分提供多边交易:1、短期服务(注:STSP日内、日前和周末产品);2、长期服务(匿名的月度、季度和年度产品或非匿名的双边长期合同);3、天然气代输计划和经纪服务(需要通过虚拟交易枢纽现有托运商代输的客户)。通过交易平台交易参与者可以发布和接受以及修改和撤回天然气购销的报价,以满足适用条件下天然气需求或供应的短期波动,此外TSO可以在平台上进行交易以采取平衡行动。交易平台根据法规(EU)No312/2014的交易规则,它还建立了交易参与者能够向TSO提交交易通知并在每次交易后提供边际购买和销售价格变化信息的条件。
3、奥地利
2002年奥地利天然气市场根据欧盟相关立法开展了自由化改革,这一进程中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将对能源和天然气市场的监管责任移交给独立监管机构E-Control,以确保奥地利批发能源市场的完整性和透明度。2005年10月CEGH作为交易中心运营商开始在奥地利的几个交易点开展场外交易,2009年12月,其作为天然气交易所开始提供现货交易,同时其交易平台具备管网提名功能,在一年后推出了期货交易产品,于2013年1月开始通过ECC提供清算服务。其平衡机制的建立开始于2015年10月,CEGH通过提供STSP短期标准化产品以满足平衡调节需求,其还具备储气库容量、绿色气体(氢气、沼气等)交易特色,无平衡服务和管存灵活性服务机制,其管网平衡制度整体实施相对效果较好。
三、欧盟不同国家的天然气管网
平衡机制发展监测分析
根据欧盟2024年最新的调研报告,截至2021年10月1日几乎所有欧盟国家已全面应用管网平衡机制(BALNC),但根据各自国家的天然气改革进展应用的效果存在一定不同。到2023年10月1日,除斯洛伐克外,几乎所有国家都有交易平台,在其中7个国家(德国、芬兰、希腊、拉脱维亚、波兰和斯洛文尼亚等)当交易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采购平衡服务。除斯洛伐克适用临时不平衡收费外,所有其他欧盟国家均实施每日不平衡收费规则,且已实施缴费担保措施安排。除希腊仍在实施非每日计量供应外,几乎所有国家均已实施BALNC要求的日内每小时的动态计量信息实时展示,提名和日内重新提名规则已在管网公司技术支持下得到充分执行,除了捷克、奥地利、法国、荷兰和葡萄牙之外,其他国家不提供管存灵活性服务(LFS)。四个国家(芬兰、希腊、荷兰和斯洛伐克)正在实施国家平衡规则的优化以适应可再生和低碳气体的整合。在平衡区域发展上保加利亚建立了东南欧跨区域的巴尔干半岛平衡区和交易市场,德国和法国分别将原有的国内两个平衡区统一为一个平衡区域,奥地利是目前唯一一个探索将输气和配气管网进行统一综合平衡的平衡区域。根据欧盟监测的平衡指标显示,越来越多的国家管网通过短期标准化产品来取代原有的平衡服务措施,其采取剩余平衡措施的次数呈现下降趋势,在大多数平衡区的剩余不平衡水平等于或小于总市场容量的2%。
四、欧洲管网平衡机制对我国的
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启示
从欧洲的改革实践经验我们可以获得的启示是天然气市场化改革成功是一揽子的政策和机制设计协同努力达成的结果,任何单一、孤立的改革措施均不会达到理想的改革效果。在不同欧洲国家进行管网平衡规则改革实施过程中,其关键成功因素是日内多次提名的技术可行性、交易中心的支持、以小时为单位的系统平衡动态计量信息反馈、独立监管机制的配合、不平衡费用计算方法、托运商的欠费担保措施及出入口机制、容量预订等其他配套市场化改革制度的支持。管网平衡机制的成功应用不仅可以更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提高管网利用效率,而且通过培养托运商的输气平衡习惯可以更好地提供供气安全保障,并推动区域批发交易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尚未建立与欧盟类似的管网平衡机制、独立的行业监管机构和配套的管网开放市场化改革措施,鉴于我国各省高压输气管网的复杂股权情况,其实在需求旺盛且输气管网成熟的区域可以探索进行管网市场化改革创新试点,然后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在执行步骤上首要的是要做好一整套改革规则的顶层设计,其次是根据重要性条件分步实施,比如监管要独立并适应改革发展的要求,管网平衡机制可以允许有临时性过渡措施,有平衡激励和风险防控机制,第三要有相关技术条件支持,比如日内小时流量的动态信息传输和短期标准化产品的交易可行性、内幕交易的信息监控、市场价格信息透明度的支持等。
管网平衡机制的实施很重要的一点是离不开天然气交易中心这个关键角色,交易中心在流动性不足的管网改革初期是通过临时措施-平衡平台的形式出现进行平衡纠偏调整的,当批发市场初具规模会逐步向通过现货交易市场进行气源采购补充递进演变,同时不同的国家会依据地域特点和管网布局有容量(高压管网和储气库)交易、提名调度、现货清算和氢气交易、监控内幕交易信息等功能,当现货交易流动性充分则出于风险规避和金融投机的需求会出现期货交易的市场机会,但真正具备期货交易功能的交易所并不多,而且交易中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概念性的著名虚拟交易枢纽NBP和TTF,体现在交易所中的是NBP和TTF现货或期货产品,有管容和商品一体化交易、兼具调度和平衡调整功能的RBP平台,有期货现货一体化交易的EEXCEGH交易所,其中CEGH还兼具提名信息和监管数据传递功能,有独立的管容交易平台PRISMA,还有欧洲最著名的天然气期现货(注:包含荷兰和英国的天然气平衡市场(OCM)产品交易)交易所ICE。从欧洲改革经验来看,无论天然气交易中心的成立在管网平衡机制建立之前还是之后,天然气交易的快速发展均在管网平衡规则实施之后,其主要交易者从采购平衡服务的管网运营商向大量利用管网输气的托运商逐步过渡,其产品特点从平衡服务产品、短期合约的频繁交易向与枢纽价格指数挂钩的中长期期货合约的递进发展,而与油价指数挂钩的双边长期合同产品则呈现日趋减少趋势。我国天然气交易中心的流动性差重点是缺少管网运营商基于管网平衡需求的短期商品流动性购销行为、长短期合同的线上交易并未给用户创造价值、下游用户价格博弈能力很弱、缺乏相关配套市场化改革措施及有效的专业独立监管机制等几点原因。综上所述,通过欧洲各国普遍应用天然气管网平衡机制的结果可以说明这种改革思路在区域性天然气管网的市场化实践中是成功的,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地借鉴尝试探索推进区域性的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创新步伐,而且可以通过行业改革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改进提升实时流量计量、动态平衡管理、内幕交易监控、平衡偏差结算等天然气行业的智能数字化应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