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行业正发生深刻的变化!(来源:石油Link文|栖梧)最近,壳牌考虑收购bp的消息在油气圈里刷屏了。消息并非空穴来风。据彭博社报道,壳牌正与顾问团队商讨收购bp的可能性。早在今年3月份,就有投资银行积极撮合这两大石油巨头合并,试图打造一个市值足以媲美埃克森美孚的超级石油巨头。只不过,当时

首页 > 能源 > 石油 > 企业 > 正文

壳牌考虑收购bp?或创造一个2万亿石油巨头

2025-05-12 14:27 来源:石油Link 作者: 石油Link

油气行业正发生深刻的变化!

(来源:石油Link 文 | 栖梧)

最近,壳牌考虑收购bp的消息在油气圈里刷屏了。消息并非空穴来风。

据彭博社报道,壳牌正与顾问团队商讨收购bp的可能性

早在今年3月份,就有投资银行积极撮合这两大石油巨头合并,试图打造一个市值足以媲美埃克森美孚的超级石油巨头。

只不过,当时bp和壳牌都未对此做出任何回应。直至最近,壳牌与顾问团队接触,基本也就坐实了这一传闻。

前有埃克森美孚收购先锋、后有雪佛龙收购赫斯,如今壳牌又在考虑收购bp,石油巨头的数量越来越少,规模反倒越来越大,业务体系越来越庞杂,反映出全球能源产业演进的内在逻辑和矛盾正在发生深层的变化。

01巨头寻求联姻?

在欧洲油气领域,壳牌与bp皆为声名赫赫的国际石油巨头。目前,bp市值759.71亿美元,壳牌市值为1979.81亿美元。两者合起来市值近1.99万亿人民币。

倘若壳牌对bp的收购成功,合并后的企业将直接超越雪佛龙,有望与行业巨头埃克森美孚掰一下手腕。

宏大的市场影响力,正是投行积极撮合两家巨头合并的关键因素之一。投行们希望通过整合资源,提升欧洲能源公司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据悉,此次并购的最终决策还取决于两个关键变量:一是bp的股价进一步下跌;另一个则是原油市场的持续低迷。

过去的12个月,由于业务重组计划未能获得投资者的认可,叠加油价暴跌,bp的股价已累计跌近三分之一。

这为并购提供了战略契机。此前,bp力推的可再生能源转型导致公司业绩持续承压。

即便bp后来宣布“回归石油”的重置计划,但投资者的耐心正在耗尽。激进投资者埃利奥特已持有公司5%的股份,曾公开督促bp寻求“变革性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OPEC+增产导致布伦特原油价格跌破70美元/桶,低于bp的财务平衡点,进一步加剧了其估值压力。

不过,这笔交易仍面临多重变数。

报道称,相关讨论仍处于初期阶段,壳牌或选择专注于股票回购及小型收购,而并非推进如此大规模的并购。

bp后续的股价若反弹或出现其他竞购者,也可能改变博弈格局。

壳牌还表示,正如我们多次强调的,当前工作重心是持续强化公司运营效能、保持战略定力并推进业务精简,以此充分释放壳牌的内在价值。

事实上,此类合并构想在过去数十年间曾多次被提及,始终未能落地。

并购如若成行,将成为壳牌又一里程碑式的交易。即便未果,它也折射出石油巨头们迫切谋求生存与壮大的强烈诉求与战略决心。

02为何考虑收购?

在经济学领域,并购是企业实现资源整合、市场扩张与战略转型的重要经济行为,也是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常见现象。

通过并购,国际行业巨头往往能够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达成成本下降、效益提升等多重目标。

那么对于壳牌而言,这一次为何要考虑并购bp呢?或者bp有什么潜在的优势呢?

从资产布局来看,bp在美国页岩油领域优势显著。其通过收购必和必拓页岩资产,成功跻身美国页岩油重要生产商行列,并在二叠纪盆地拥有低成本资源。

反观壳牌,自2021年退出二叠纪盆地后,在该领域再无资产布局,收购bp恰好能够填补这一短板,帮助壳牌重新夺回页岩油市场的话语权。

在低碳发展方面,bp在欧洲展现出强劲的领导力。其在充电桩、生物燃料和氢能领域的布局领先,与欧盟碳中和目标高度契合。

近年来,壳牌因环保压力被迫调整气候目标,而bp激进的低碳转型路径,能够为壳牌提供极具价值的参考,有效缓解壳牌在能源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压力。

聚焦天然气市场,bp的优势同样突出。在亚洲,bp凭借与阿塞拜疆、印度尼西亚的长期供应合同,有力地强化了亚洲LNG市场。

在全球运输层面,bp拥有6艘LNG运输船,还是美国自由港LNG出口终端的合作方。这些资源无疑将进一步巩固壳牌在天然气领域的领先地位。

此外,bp在里海油气管道建设、勘探开发技术拓展等方面,也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综合来看,bp在多领域的资源与优势,都构成了对壳牌的强大吸引力,成为推动壳牌考虑收购的潜在因素。

03并购狂潮再起

并购如同双刃剑,既能为石油巨头带来资源整合、规模扩张的红利,也因大规模资金流动暗藏诸多风险。

以西方石油公司为例,2019年其斥资380亿美元收购阿纳达科,致使债务飙升至400亿美元,在2020年油价暴跌冲击下,不得不采取大幅裁员举措。

这正是并购目标与长期转型错配引发战略风险的典型案例。同时,这也是壳牌截至目前选择谨慎态度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高杠杆与估值泡沫、复杂的政治与监管风险、运营整合难题,以及瞬息万变的市场与油价波动风险,都时刻威胁着并购的成败。

然而,即便风险重重,石油巨头们对并购依然热情不减。

回顾历史,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在油气市场呼风唤雨的石油“七姊妹”—— 埃克森、美孚、壳牌、英国石油、雪佛龙、德士古和海湾石油,历经多轮并购与合并,如今仅存埃克森美孚、壳牌、英国石油和雪佛龙4家。

对优质资产的激烈争夺、生产规模的扩张需求,以及成本降低的迫切渴望,始终是推动石油巨头并购的核心动力。

通过并购,更庞大的石油巨头不断涌现,规模愈发庞大,业务也日趋繁杂,同时也吸引着更多优质资源汇聚。

近年来,油气行业内大宗并购又接连出现。埃克森美孚收购先锋自然资源、雪佛龙并购赫斯,如今壳牌又将目光投向bp。

与此同时,国际油气市场小型并购也此起彼伏。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上游并购金额高达2335亿美元,创下近十年新高。

若孤立看待某一次并购,或许可归为偶然事件,但近年来同类案例密集出现,背后必然有着更深层的原因

04油气的多重变局

近年来,全球能源行业掀起的并购浪潮,映射出行业面临的多重变局

能源转型的冲击首当其冲。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量持续攀升,2024年总容量达4448GW,连续22年刷新纪录。

同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823.6万辆,同比增长20.7%。

这也预示着全球油气消费量增长空间将会被压榨。

与此同时,石油巨头还背负着巨大的降碳与转型压力。以bp为例,其在2020年就提出2050年前实现“净零”目标,然而转型之路充满挑战。

国家石油公司的崛起同样改变着行业格局。沙特阿美、卡塔尔能源等通过垂直整合,不断扩大产业链影响力,压缩国际石油巨头的市场空间。

国际石油巨头的运营成本也不断攀升。2022年以来,油田服务成本上涨20%-30%,页岩油盈亏平衡点突破60美元/桶。

2025年初以来,国际油价震荡下行,已经逼近美国页岩油成本线,叠加政策多变,石油公司通过并购实现降本增效,已成为应对行业变局、谋求生存发展的关键策略。

再加之,资源开采难度加大,全球易开采油气资源日益减少,新发现规模持续缩小,使得并购成熟资产比勘探新区块更具经济性。

这些因素共同驱动着石油巨头们频繁出手。

并购浪潮一浪接着一浪,金额和规模也不断升级。通过并购,由油气巨头们创造的能源格局不断被打破、重塑。

这场并购潮并非简单的资本游戏,而是传统能源巨头在转型风暴中的自救。

当新能源加速替代、资源国强势崛起、成本压力持续攀升,石油巨头们正通过并购改写生存法则。

原标题:壳牌考虑收购bp?或创造一个2万亿石油巨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