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石油巨头们一片久违的“新”投资热土!
(来源:石油Link 文 | 木兰)
曾几何时,石油巨头纷纷“撤离”非洲;如今,这片大陆却摇身一变,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投资高地。
日前,阿联酋的石油巨头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NDOC)通过新公司XRG完成了一笔油气资产收购,即莫桑比克Rovuma盆地第4区块10%的权益。
莫桑比克是非洲东南部的国家,境内的Rovuma盆地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这次投资也让ANDOC直接入局世界级大气田。
专注于报道、分析中东和北非地区的新闻机构《Middle East Monitor》报道,阿联酋2019年至2023年期间共向非洲投资了1100亿美元(约8012.18亿人民币),已经超过中国成为非洲最大投资国。
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富得流油的中东国家及其石油巨头疯狂的投资非洲?相信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非洲内部。
01非洲,油气界的“扫地僧”
非洲,位于地球的东半球,地跨赤道南北,是世界的第二大洲。相当长一段时间,非洲都处于殖民统治时期。
非洲油气工业的起源还与殖民统治有着紧密的关系。1908年,法国殖民者在阿尔及利亚发现首个工业油田,揭开了非洲油气开发的序幕。
上个世纪30年代,意大利在利比亚锡尔特盆地发现油苗和少量沥青。1956年,法国在阿尔及利亚哈西梅萨乌德发现大型油田。1956,壳牌与bp的合资企业在尼日利亚尼日尔三角洲打出首口油井。
至今,非洲的油气勘探开发历史已近百年,非但没有枯竭,反而在科技进步与勘探开发技术的推动下,展现出更为广阔的前景。
非洲分布有54个含油气盆地。从分布来看,北非、西非、中非是油气勘探成熟区及主要产区,东非是天然气勘探热点及快速增长区。
利比亚及阿尔及利亚是传统的产油国,也是北非陆上主力产区。两国境内的锡尔特盆地、哈西梅萨乌德油田的探明储量分别有480亿桶、120亿桶,可谓是北非的撒哈拉油库。
在天然气方面,莫桑比克地区可采储量超过100万亿立方英尺,推动非洲成为欧洲天然气的重要来源地。
这两年,纳米比亚(潜在资源量110亿桶)和乌干达(资源量60亿桶)又成为非洲的新兴潜力区。
综合来算,非洲探明石油储量有1250亿桶,占全球的7.2%。非洲天然气探明储量14.9万亿立方米,占全球7.5%。
丰富的资源吸引了众多的油气巨头来此勘探开发,埃克森美孚、雪佛龙、道达尔能源、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壳牌、沙特阿美等,还有阿联酋的ANDOC。
其中,ANDOC收购了莫桑比克天然气项目的部分股份,还通过XRG入局埃及的天然气市场,以及正在寻找塞内加尔、刚果等国家的上游投资机会。
目前,尼日利亚、安哥拉、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是非洲的核心产油国。这几年,莫桑比克和纳米比亚也晋升为新兴的油气大国。
02石油巨头“逃离”非洲
在今天看来,非洲俨然是个熠熠生辉的油气大陆。但实际上,非洲的油气工业是经历多次蜕变之后重生的结果。历史上,石油巨头们曾多次“逃离”非洲。
二战之后,非洲国家相继独立,油气资源成为各个国家经济自主的关键筹码。
到了20世纪80年代,非洲石油产量超1000万桶/日,占全球约16%。尼日利亚、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构成了非洲“四大产油国”。
这段时期,尼日利亚发现了巨型油田,政府将七到八成的公共投资转向石油基础设施,石油出口占比从1970年不到六成上升至1980年的九成以上。
石油已经成为一些非洲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
然而,好景不长,1986年国际油价暴跌至10美元/桶,市场陷入低油价旋涡。低油价沉重地打击了非洲产油国。非洲的油气工业步入艰难时刻。
利比亚、尼日利亚等国的收入大幅减少,暴跌7成左右。产油国的外债总额大幅增加至1100亿美元。尼日利亚的人均GDP甚至低于产油前。
与此同时,油气资产还频繁遭受袭击。尼日尔三角洲曾在8年内发生3000余起输油管袭击。
油气开采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尼日尔三角洲漏油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有研究指出,尼日利亚每年因放空燃烧天然气造成大量经济损失。
多重困境造成了石油巨头的第一次“撤离”。壳牌削减了非洲陆上的产能。西方石油、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也或多或少的暂停、退出了非洲的油气项目。
03跌宕起伏的非洲油气
21世纪后,非洲的天然气开始觉醒,吸引大量投资,非洲的油气行业迎来了短暂的繁荣。
国际能源署显示,2000-2008年期间,非洲油气行业累计吸引投资3250亿美元。投资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8%,油气产量增长也接近四分之一。
紧接着,油气生产国的资源政策开始收紧。比如,非洲多个产油国包括赤道几内亚、安哥拉等调整了财税政策,引入暴利税等提高特许权使用费。
资源国收紧政策的结果是,石油巨头的桶油开发成本大幅上涨。比如,埃克森美孚在非洲深水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总成本大幅上涨,导致预算超支。
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后,石油巨头们被迫削减全球资本开支,非洲高风险项目首当其冲。
2014年,国际油价从115美元跌至60美元,甚至低于非洲深水项目的盈亏平衡点。石油巨头又一次掀起了撤离潮。比如埃克森美孚出售了部分非洲深水项目权益。
石油巨头的最近一次撤离发生在2020年。2020年,国际油价暴跌,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一度跌至-37美元/桶。

2020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当时,非洲绝大多数油气项目无利可图,尤其是非洲的深水项目普遍成本更高,油价大跌就面临亏损。不得已,石油巨头选择削减非洲油气资产。比如,雪佛龙出售了尼日利亚部分区块的权益。
油气价格暴跌之外,2020年还发生了一件对油气行业影响深远的事情。它就是碳中和、碳达峰。此后,石油巨头面临的减碳、降碳的压力越来越大。
2020年2月,bp率先提出碳中和计划,包括承诺每五年削减20%石油产量,非洲高碳排项目再一次首当其冲。比如,尼日利亚陆上油田碳排放强度达35kg CO2/桶,比全球均值高106%。
04非洲油气的转机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非洲的油气工业在两年后又迎来大转机。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国际油价飙升,欧盟为了降低对俄罗斯油气的依赖,对非洲LNG的需求激增。
2022年,欧盟从非洲进口LNG约210亿立方米,同比增幅为45%。为此,莫桑比克Coral South FLNG项目提前投产,成为欧洲能源替代的核心支柱。
道达尔能源也在随后宣布重启莫桑比克200亿美元LNG项目。这也是非洲最大的液化天然气项目之一。
此时,国际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大幅上升,推动成本实现了下降。比如,IEA《非洲能源展望2022》提到技术迭代使西非深水项目的盈亏平衡点从60-70美元降至40-50美元。
与此同时,非洲本土化改革提速。尼日利亚提供税收减免吸引投资;安哥拉推出“一站式”勘探许可证审批(周期从18个月缩短至6个月)。
道达尔能源、埃尼集团、ANDOC、沙特阿美、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国际石油巨头纷纷加大了非洲油气项目的投资。
2023年,阿联酋ADNOC收购了安哥拉深水区块部分权益。沙特阿美收购塞内加尔境内油田的部分股权,布局大西洋沿岸LNG出口枢纽。
2023年,非洲的原油产量开始从2020年的763万桶恢复至819万桶。非洲LNG出口量达4580万吨,全球占比10%。
这片土地终于又热闹起来了。非洲的油气工业也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从被石油巨头抛弃,到成为全球油气投资的热门,非洲的油气发展之路充满了曲折与传奇。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国际能源格局的持续演变,这片充满潜力的大陆又将书写怎样的能源传奇,值得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