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8时30分,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中心西南片区运维班班员吴堃铭、彭钰茗接到了巡检220千伏郭巷变电站的任务。彭钰茗在班组主控台电脑点了一下鼠标,第一视角下的220千伏郭巷变电站三维实景便呈现在眼前。1分钟不到,变电站现场1656个点位的高清视频监控依次呈现出来。1个小时后,巡检报告在后

首页 > 智能化 > 企业 > 正文

国网苏州公司:数字电网照进低碳蓝图

2024-06-06 10:35 来源: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5月16日8时30分,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中心西南片区运维班班员吴堃铭、彭钰茗接到了巡检220千伏郭巷变电站的任务。彭钰茗在班组主控台电脑点了一下鼠标,第一视角下的220千伏郭巷变电站三维实景便呈现在眼前。1分钟不到,变电站现场1656个点位的高清视频监控依次呈现出来。1个小时后,巡检报告在后台自动生成。通过这种方式,常规的变电站巡检工作远程即可完成。

2023年年底,苏州市政府与国网江苏电力签约,共建新型电力系统标杆城市。苏州供电公司针对主网、配网、微网运行特点,深度融合数字技术与电网业务,提升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服务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应用数字技术主网运维更高效

2023年3月,苏州供电公司主导研发的江苏首座220千伏全景感知数字孪生变电站开始试运行。该公司采用三维激光点云精细化建模技术,对220千伏郭巷变电站全站主辅设备、消防设备、地下隐蔽工程等862个物理实体进行了三维数字建模,在数字空间中1∶1立体还原了实体变电站的全貌,精度达到毫米级。

同时,苏州供电公司结合生产现场实际工作需求,开发设计了设备管理、辅助设备监测、智能巡检、实景视频、远程踏勘等应用功能,将巡检效率提高90%,推动变电站智慧运检水平全面提升。

“近期,我们引入北斗定位、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在数字变电站基础上开发作业安全管控、图像自动识别、设备状态评价等应用,进一步更新优化数字孪生模型。”苏州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中心党总支书记周涛介绍,今年该公司计划完成500千伏越溪变电站以及7座220千伏变电站的数字孪生变电站建设,形成规模效应,以数字化创新成果提升电网管理质效。

主网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不仅发生在变电站。针对输电线路,苏州供电公司常态化开展基于新一代设备资产精益管理系统的多样化无人机巡检应用,实现全市110千伏及以上线路无人机自主巡检全覆盖,并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特高压线路、重要输电通道的隐患排查。

“我们升级线路可视化设备和人工智能识别算法,试点使用毫米波雷达,提升线路外力破坏隐患的定位精准度,减少无效告警信息。”苏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输电运检五班班员李航说。目前,苏州电网日均产生可视化监控图像38.7万余张。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识别,该公司人工分析无人机图像的工作量减少98%,隐患误报率低至1.3%。

图上智慧作业配网管理更智能

4月30日,昆山市供电公司顺利完成某商业演出的保电工作。此前,该公司营销部用电检查班用电检查员丁楚琦在营销2.0系统上发起保电任务,保电信息马上同步至电网一张图保电全过程管控模块。调度、输电、变电、配电等专业在线编审保电信息后,电网一张图保电全过程管控模块自动生成保电方案。保电当天,场馆侧重要负荷运行数据实时回传至电网一张图。

昆山市是中国百强县第一名,电力客户数量达120余万户。苏州供电公司深入推进电网一张图应用,在昆山打造县域级图上作业应用示范区。

“我们围绕源网荷储全要素类型,在电网一张图的静态电网基础上叠加实时量测、动态拓扑数据及三维、影像人工智能识别资源等多元要素,形成全要素多维多态一张图。”昆山市供电公司设备部副主任杨臻介绍,该公司电网一张图已经贯通“发-输-变-配-用”全环节拓扑关系,实现源网荷储全环节要素动静态数据一图管理,形成了营销、调度、基建、配网等6个领域的19项图形化工具。

“电网一张图保电全过程管控模块能够实时监测用户侧重要负荷变化,实现保电方案在线编制、设备风险在线管控、电网侧和用户侧供电设备运行工况等一图总览,便于保电工作的便捷决策、统筹指挥。”杨臻说。截至目前,昆山市供电公司已应用该模块支撑开展保电任务60次,保电方案编制流程由8个减少至4个,方案编制出具时间由1周缩减到1天。

当前,苏州供电公司正以昆山、太仓为试点,开发适合建设屋顶光伏的建筑屋面精细化识别、有源电路自主平衡等电网一张图功能模块,推动更多业务上图,加快推进数字化智能化配网建设。

汇聚多类资源微网互动更友好

走进位于昆山的南星渎光储充换配微协同示范站(绿能E站),车棚上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绿能E站建设了18台功率为120千瓦的直流快充桩、190千瓦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配建了一套215千瓦时的储能设施和一座换电站,是集光伏发电、储能、充电、换电于一体的新型综合能源快充站。

微电网能高效聚合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储能等资源,可支撑新能源电量消纳和电力系统调节。

绿能E站是苏州供电公司开展现代智慧配电网配微协同建设的重点示范工程之一。在国网江苏电力指导下,昆山市供电公司为该站加装了能源网关,实现对站内光储充等各类可调节资源功率的实时监测和高效聚合控制。“能源网关相当于连接微网和配网的桥梁,可以聚合和分析微网侧源网荷储的相关信息,并采用云边协同架构,将相关数据传输至电网主站,实现配网和微网的实时互动。”昆山市供电公司调控中心副主任吴凡说。目前,绿能E站具备分钟级、全容量柔性调控充电桩、换电站、光伏发电系统、储能设施、空调负荷的能力。

当前,苏州供电公司着力打造车网互动型、智能制造型、建筑能效管理型、园区源网荷储协同型、微网汇聚协同的虚拟电厂型等多种微网典型示范场景,服务能源绿色转型,助力区域低碳发展。

为了挖掘微网等可调节资源的聚合能力、更好地引导源荷双向互动,苏州供电公司摸排全市微网等用户侧可调控资源,加强可调节资源池建设。截至目前,35个用户微网已通过能源网关以“云边互联”模式接入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可调节资源总量49.9万千瓦。


原标题:数字电网照进低碳蓝图——苏州公司助推新型电力系统标杆城市建设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