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2023年影响力报告》发布,减排用数字“说话”】5月,特斯拉发布《2023年影响力报告》,其中提到:2023年,特斯拉全球生产并交付超180万辆电动车;全球客户减排二氧化碳当量超过2000万吨;一辆特斯拉可实现碳减排51吨;上海超级工厂94%废料得到回收利用;特斯拉太阳能发电量是特斯拉公司用电

首页 > 储能 > 电动汽车 > 动力电池 > 企业 > 正文

2024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来特斯拉展台解锁低碳“秘密”

2024-06-05 11:25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 

【特斯拉《2023年影响力报告》发布,减排用数字“说话”】

5月,特斯拉发布《2023年影响力报告》,其中提到:2023年,特斯拉全球生产并交付超180万辆电动车;全球客户减排二氧化碳当量超过2000万吨;一辆特斯拉可实现碳减排51吨;上海超级工厂94%废料得到回收利用;特斯拉太阳能发电量是特斯拉公司用电量3倍以上;特斯拉全球超充网络连续3年使用可再生能源供电;特斯拉超充站正常运行时间比例达到99.97%;全年回收3737吨电池材料;99%的车辆“召回”通过OTA软件更新完成;行驶32万公里后Model S/X电池容量高达88%;制造一辆特斯拉的用水量比行业均值低27%……

1.png

【全品类参展,特斯拉硬核低碳科技闪耀2024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

6月5日至8日,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特斯拉携全品类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亮相碳博会,包括光储充解决方案、超大型电化学商用储能系统Megapack场景、电动车三电系统解构、赛博越野旅行车、畅销单品ModelY和Model3等车型以及车机游戏互动体验和Cyberquad儿童车。

从“童趣”到“狂野”,从发电到储能,从“锂”到“Y”,你所能想到的低碳场景,这里都有,你不知道的低碳科技,这次都有机会一探究竟。

2.png

【高效且低碳,特斯拉打造“又强又快又省”极佳产品力】

赛博越野旅行车:这辆性能“怪兽”,拥有强大越野性能和媲美超跑的速度,同时也是一辆低碳环保经济实用的车型。这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48V低压架构的量产车型,革新汽车行业沿用70多年的12V架构,并将专利向全社会开放。这种架构大大降低了线束的重量和空间占用,提升车辆空间的同时降低车重、提高续航、减少充电次数和充电费用。

ModelY:全球销冠,同时也是能耗超低的SUV。凭借特斯拉优秀的三电技术,Model Y有着出色的能耗表现,一辆长续航全轮驱动版Model Y 1度电能跑6公里(EAP工况下)。

用车成本方面,考虑折旧、税费、激励政策、金融、保险、保养、轮胎和维修、补能(加电或加油)等在内,一辆宝马X3的用车成本约为5.12元/公里,而一辆ModelY的用车成本仅约3.07元/公里,是宝马X3的60%。

Model 3:2023年中国市场最畅销的豪华品牌轿车。2024年第一季度热销轿车投诉率排名,在上百款车型中投诉率最低,只有平均值的5%。

【特斯拉能效“秘密武器”——电机系统】

此次碳博会特斯拉展台上,首次展出了电机系统的深度拆解件,揭开其“神秘面纱”:率先使用碳化硅MOSFET功率元件,提升电机控制精度,实现电驱更低能耗;独特的工艺技术,创新应用银烧结技术,大幅降低产品散热损耗,实现整车更长续航;高效的材料利用,更轻的质量与更小的体积,提高产品功率密度,实现材料的更高利用率。

同时,在电机系统的精益制造流程中,采用先进的制造设备,提高自动化率和生产效率,实现制程更优碳排放;多品类共线生产,自动识别且无损换型,消除不同品类切换时的能源消耗,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特斯拉能效“秘密武器”——电池系统】

特斯拉究竟是如何做到60度的电池,“100度”的能力?

答案就在此次碳博会上揭晓: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技术、不断优化电芯的结构设计、独特的冷却技术、高效精准的电池管理系统等,使得特斯拉电动车拥有行业领先的能耗表现。

【储能超级工厂开工,Megapack储能系统落地临港,加速行业转型变革】

5月23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开工仪式在上海临港举行,开工仪式后,临港集团还与特斯拉完成了中国首批超大型电化学商用储能系统Megapack的签约,这意味着特斯拉在华业务开启新征程。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之外的第一座储能超级工厂,其主要产品超大型电化学商用储能系统Megapack的中国首批订单,也在当日由临港集团与特斯拉签约完成。这意味着特斯拉将开启特斯拉在华业务新篇章,并助力临港新片区打造低碳城市战略和实现“双碳”目标。

9.png

此次碳博会,特斯拉在临港集团展区展示了Megapack储能系统应用场景。每台Megapack储能系统机组可存储超过3.9兆瓦时的能源,足以满足3600户家庭1小时的用电需求,或能够驱动65台Model 3后轮驱动版满电行驶。

10.png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