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从多维度明确发展方向。政策要求结合地方经济、新能源汽车推广及电力资源分布,以“即充即走”场景为核心,科学布局大功率充电设施;省级部门需联合制定发展目标与专项规划,优先明确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计划,对重大节假日利

首页 > 储能 > 充换电站 > 评论 > 正文

政策引领与技术突破 “兆瓦超充”迎来新进展

2025-07-09 10:44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 

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从多维度明确发展方向。

政策要求结合地方经济、新能源汽车推广及电力资源分布,以“即充即走”场景为核心,科学布局大功率充电设施;省级部门需联合制定发展目标与专项规划,优先明确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计划,对重大节假日利用率超40%的充电设施率先实施大功率改造。

目标到2027年底,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数量突破10万台,实现服务品质与技术应用的迭代升级。

此外,政策强调新能源汽车企业自建的大功率充电网络原则上应无差别开放,推动行业资源共享。这意味着理想5C超充站、特斯拉V4超充等原品牌专属设施将逐步“平权”。

充电效率迈入“分钟级”

事实上,今年以来,兆瓦超充技术凭借“极速补能”已经成为行业焦点,其核心优势在于将电动汽车充电时间从数小时压缩至分钟级,与燃油车加油效率相当。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重塑了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体验,更引发了全行业在技术路径与应用场景上的深度探索。从乘用车到商用车,从硬件革新到网络布局,企业纷纷亮剑,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补能体系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例如,比亚迪、极氪等企业的技术可实现“充电5分钟补充400公里续航”,彻底改变用户对电动汽车“充电耗时过长”的固有认知,为大规模普及扫清时间成本障碍。国内企业通过差异化技术路径(如高压架构、液冷方案等),共同推动行业进入“分钟级充电”时代。

比亚迪:聚焦乘用车,加速网络覆盖

今年3月,比亚迪推出“兆瓦闪充”技术,以1000V高压架构和10C高倍率电池为核心,实现1000kW(1兆瓦)充电功率突破。汉L、唐L等车型应用后,充电5分钟可补充400公里续航,居新能源乘用车补能领域领先地位。

6月,与特来电、星星充电达成战略合作,加速兆瓦闪充网络在全国的普及覆盖。

华为:深耕重卡领域,全液冷方案领跑

4月22日,华为发布业界首个全液冷兆瓦级超充解决方案,峰值功率达1.5MW,最大电流2400A,支持15分钟充满300度电池包,为电动重卡快速补能提供高效方案。该方案获中汽中心首发兆瓦超充认证,全液冷设计适应物流极端环境,可提升物流运输效率15%,通过“云、控、光、储、充”协同的分布式微电网,实现电网友好与收益提升。

极氪:单枪兆瓦时代,场站技术创新

4月23日,2025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极氪推出V4极充兆瓦桩,单枪峰值功率1300kW、峰值电流1300A,标志行业进入“单枪兆瓦时代”。首个V4极充兆瓦站落地杭州聚光中心,总功率1440kW(行业单体最大),通过集成式模块柜技术使柜体占地面积较上一代缩小超61%;配备智能“功率池”动态调度系统,实现多车无差别快充,未来将在深圳等核心城市试点推广。

星星充电:液冷技术升级,适配多元场景

4月23日,2025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星星充电推出“液冷超充2.0”系统,聚合功率池能力达10兆瓦,双枪输出电流提升至2400A,启动时间缩短至3秒,适配重卡、电动船舶等高能耗场景,实现“即插即用”提升用户体验。

特来电:柔性架构助力网络升级

特来电乘用车液冷充电终端最高功率1000kW,支持最高电压1000V、恒定电流600A,5分钟最大可充80度电,增加续航约600公里。全国6000余座功率池超1000kW的充电场站,可通过并联扩展快速升级为兆瓦级超充站,大幅降低改造与部署成本。

盛弘股份:重卡超充方案覆盖全场景

4月,盛弘股份发布天玑Ultra1.6MW重卡超充解决方案,支持多车同充、单终端双枪及跨终端多枪灵活并充,兼容重卡、乘用车、轻卡等全车型,可使重卡补能效率提升4倍,配备VIN/刷卡等便捷启动功能。

特斯拉:首批 V4 超级充电桩中国内地投入运营

6月30日,特斯拉宣布首批V4超级充电桩正式投入使用,覆盖上海、甘肃、浙江、重庆等地服务区。公开信息显示,最早于2023年3月在荷兰的Harderwijk开设了第一个V4超级充电桩,特斯拉V4超级充电桩是该公司迄今为止发布的充电速度最快、功率最高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与V4超充桩配套使用的V4超充机柜已正式发布,最大充电功率达到500kW(支持乘用车车型)和1.2MW(支持特斯拉电动重型商用卡车Semi,合1200kW)。

除上述部分企业外,如东风岚图、国家电网、英飞源、奥特迅、京能新能源等多家企业也公开了兆瓦级超充终端。去年9月开始,采用Ultra Chaoji标准的国网兆瓦功率超级充电站已在全国多地落地。

“平价”快充电池全场景覆盖

除了充电设施与技术的突破,电池企业也在积极布局,致力于实现“平价”快充电池在全场景的覆盖,让更多用户享受到高效充电的便利。

宁德时代:改写“快充=高成本”的行业认知

宁德时代在2025年4月21日的超级科技日上发布了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并同时推出了钠新电池和骁遥双核电池。发布会上强调了12C超充速度、800km续航以及与兆瓦级充电桩的适配性。此外,还提到了与16家车企达成合作,覆盖39款量产车型,预计2025年Q2装车。宁德时代计划2026年推出“长寿命版”神行电池,质保周期延长至8年/80万公里,并探索固态电解质与超充技术的融合,目标实现“充电3分钟续航500公里”。

欣旺达:12C超充+千安级电流,覆盖乘商全场景

2025年5月发布闪充电池4.0系列,全球首款1400A超充电池(欣星驰2.0),支持1.4兆瓦快充,实现1分钟补能150公里、5分钟补能450公里(800V高压平台),-20℃低温能量保持率超90%。

亿纬锂能:硅基超充+原位升级,全场景适配

5月4日,2024北京国际车展,亿纬锂能发布硅基时代超快充技术,6分钟补能500公里(800V平台),基于“原位升级”策略,可在同尺寸内从磷酸铁锂(LFP)无缝切换至中高镍三元,研发周期缩短80%。

随着政策推动与企业技术迭代,兆瓦超充正从“参数竞争”转向“用户体验普惠”,乘用车与商用车(尤其是重卡)场景双线突破,叠加充电网络开放共享与“光储充”协同模式,行业将加速进入“极速补能+高效运营”的新阶段,为新能源汽车全面普及提供核心支撑。


( 来源: 北极星储能网 )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