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工汽车网获悉,6月3日,日本国土交通省发布消息,鉴于日本大发工业等公司在获取汽车和发动机量产所需型号认证的过程中接连发生违规行为,日本国土交通省指示共85家汽车生产公司调查是否存在类似情况。截至5月底,丰田汽车、马自达、雅马哈发动机、本田技研工业和铃木共5家公司在车辆性能测试等方面

首页 > 储能 > 电动汽车 > 电动车企 > 企业 > 正文

5家车企违规造假,政府勒令暂停出货

2024-06-05 09:00 来源:中工汽车网 作者: 韩梅梅

据中工汽车网获悉,6月3日,日本国土交通省发布消息,鉴于日本大发工业等公司在获取汽车和发动机量产所需型号认证的过程中接连发生违规行为,日本国土交通省指示共85家汽车生产公司调查是否存在类似情况。截至5月底,丰田汽车、马自达、雅马哈发动机、本田技研工业和铃木共5家公司在车辆性能测试等方面存在不当行为。

截图20240605085430.png

具体来看,丰田汽车在卡罗拉Fielder、卡罗拉Axio和Yaris Cross的行人安全测试中提交了错误数据,并在四款旧款车型的碰撞安全测试中使用了改装过的测试车辆。同时,马自达汽车、雅马哈汽车、本田汽车和铃木汽车也被指出其车型申请存在违规行为,共计31款车型。

消息曝出后,5家车企中有4家股价以跌势收盘。其中,马自达股价跌幅最大,较前一交易日下跌超过3.2%;丰田也较前一交易日下跌超1.7%。

躬匠精神,数次爆雷

不知从何时起,日本的“工匠精神”开始走下神坛。

当前,国土交通省已指示丰田、马自达和雅马哈发动机等公司暂停部分正在生产的汽车和摩托车的出货,并要求相关公司对消费者做出详细说明。今后将结合现场检查以及相关结果,基于相关法规进行严肃处理。

“这损害了对我国汽车产业的信誉,动摇汽车认证制度的根基,对此表示遗憾。”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在记者会上痛批。随后,丰田、本田、马自达企业高管就国土交通省报告召开记者会并道歉。

截图20240605085518.png

丰田方面:该社长丰田章男在记者会上称,“作为丰田集团的负责人,我就此由衷道歉。即日起,丰田将停产停售三款涉及造假问题的车型。不过相关车辆不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性能问题,因此没有必要停止使用受影响的车辆,”

中国市场上,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与雷克萨斯在中国销售的车型与本次事件无关,相关认证实验按照中国法律法规,在中国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完成,不存在安全和品质问题。

本田方面:自2009年以来,公司在车辆噪音测试、发动机测试等方面存在不当行为,涉及的车辆总数约为435万辆。但这些车在性能上没有缺陷,都符合相关标准。

马自达方面:一是在50km/h正面碰撞实验中,安全气囊爆炸靠倒计时,而不是传感器,涉及车型分别为昂克赛拉、阿特兹以及MAZDA 6。二是为顺利通过发动机效能验证,马自达在封闭环境中对MX5进行长达1小时的测试,并利用非自然驾驶条件下才会出现的进气温度异常升高以规避自动调节点火时机的程序,人为操控测试结果。鉴于此,马自达宣布暂停MX5 RF与马自达2车型的销售,以进行内部审查与整改。

近年来,日系车企的问题却层出不穷。

2022年,丰田汽车子公司日野汽车、丰田集团所属企业丰田自动织机,都相继曝出在产品检测中存在违规行为,也给日系汽车的品牌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2023年,大发汽车株式会发布了一份多达162页的第三方调查报告书。除4月的车门饰件造假和5月的杆侧碰撞测试造假外,还发现25个新测试项目存在174起造假案件,被确认为欺诈的车型数量为64款车型和3款发动机,包括已经停产的车型。

随着信任的降低,甚至有部分网友将日本工业曾经的“工匠精神”戏称为“躬匠精神”。尽管每一次日企的高管们都用90°鞠躬来表达最大的歉意,但是频频的鞠躬似乎已经无法挽回品牌形象。

日系品牌,市场惨淡

如今,日本汽车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变革之中。

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电气化转型节奏的加快,消费者购车观念的转变加速了汽车市场快节奏迭代的步伐。这种转变,让习惯于保守求稳的日系品牌有些猝不及防。

数据显示,今年4月一汽丰田共售出56536辆新车,与去年同期的71383辆相比,下降20.8%,减少14847辆;东风日产销量为52,018辆,与去年同期的57,545辆相比,同比下降9.6%;广汽本田终端销量只有33510辆,与去年同期的60,498辆相比,同比减少44.6%。

截图20240605085654.png

曾经叱咤风云的日系品牌,为何会出现销量崩塌?

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电动汽车呈现爆发式增长,传统燃油车市场份额急剧萎缩。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日系车企电动汽车产品推进速度过于缓慢。

头顶“全球汽车销量榜首”的光环,以丰田章男为代表的企业经营者们,表现出了对电动化的抵触情绪。在丰田章男看来,纯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最多将达到30%,剩下的将由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和燃油汽车占据。

同时,丰田章男也承认,市场环境的最大风险来自中国。2023年,丰田在华销量相比上年下降2%至190万辆,已连续两年退步。在电动化领域表现出色的比亚迪等中国本土企业的崛起正逐渐对丰田形成挤压。

目前,日系车企在中国面临三条发展出路。

首先,坚定加快电动智能化转型,制定适应中国市场的发展战略。其次,开拓与中国车企合作新模式,在电动车平台、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方面补足短板。最后,退出中国市场。客观来看,日本电价昂贵、关键原材料完全依赖进口,不足以支撑日系车企全面转型纯电领域。

尽管如此,日系车企也很清楚电动化、智能化的时代无法逃避,落后注定被淘汰。

截图20240605085752.png

丰田方面:佐藤恒治代表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目标——到2026年推出10款新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年销量达150万辆,在2030年达到350万辆的纯电动汽车年销量的计划。

本田方面:到2040年在全球市场只销售电动汽车。在这一终极目标的引领下,本田设置了以2030年为期限的中期目标,届时将在全球市场上推出30款纯电动汽车,年产量达到200万辆。

日产方面:其下一代电动汽车将由中国设计师主导设计,将加速推进在中国市场的电驱化进程——到2026年推出7款电驱化车型;到2030年实现80%的电驱化产品阵容。

或进或退,品牌出清正当时。

事实上,不止是日系车企,传统车企中的德系、美系巨头们都面临着象大难转身的困境。正当这些传统巨头们犹豫不决之时,也给了中国传统车企转型以及新势力品牌崛起的机会。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