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爱心传递人间正能量,一种坚持无愧于铮铮誓言,一种舍得演绎农村电工的大爱情怀,他一不怕吃苦虽然身患多种疾病,体内下有三个支架,却一直奔波在尉氏县蔡庄镇6个自然村,随时为900多户农家的用电排忧解难;二不怕吃亏33年如一日照顾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用善举践行一名普通农电工的担当和责任,用

首页 > 农电 > 报道 > 正文

网上曝出的“明星电工” ——记国网尉氏县供电公司农电工王卫星

2015-09-01 08:31 来源:河南尉氏县供电局 作者: 谷红霞

一份爱心传递人间正能量,一种坚持无愧于铮铮誓言,一种舍得演绎农村电工的大爱情怀,他一不怕吃苦——虽然身患多种疾病,体内下有三个支架,却一直奔波在尉氏县蔡庄镇6个自然村,随时为900多户农家的用电排忧解难;二不怕吃亏——33年如一日照顾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用善举践行一名普通农电工的担当和责任,用自己的行动默默诠释着“好人”这两个字,他就是国网尉氏县供电公司蔡庄供电所一名普通的农电工王卫星。

一心为民的好电工

2015年8月18日,尉氏网一位署名李建强的网友将一篇《 一心为民的好电工:王卫星》呈现在大家的视野,也开启了一个普通农电工的精彩人生,“在蔡庄镇舍茶岗村有一位村民眼中可亲可敬的人,他就是大家公认的好电工王卫星, 这些年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外出打工的不少,村里剩下来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这些老年人在家每逢遇到什么麻烦事儿,如接电线、修理家具等等都会跑着去找老王来家里帮忙,而老王总会随叫随到从不埋怨半句……” 文章洋洋洒洒有一千多字,字里行间,浸润着一名普通农电工对群众的饱满深情,闪耀着电力人对事业的执着追求,随着点击量不断上升,一个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长期服务在群众中间的农电工形象活跃在了众多网友眼前。

是什么拨动了农民群众最深处的心弦?又是什么行为让大家对他做出如此高的评价?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走近了这位在网上曝出的“明星电工”。

王卫星, 57岁,1982被村里推荐为农电工,负责管理8台变压器,辖区有舍茶岗、迎岭岗、孟楼、李世河、小朱、蛮杨6个自然村,共900多户农户,3000多口人。一个人要服务900多户人家,管理之难,服务之忙可想而知。

在王卫星的手机里,密密麻麻的电话号码足有200多个,他笑笑说:“这些都是辖区群众的电话号码,平均一天要接十几个报修电话,有的是要求接电的,有要去家里维修家电的,还有浇地时查故障的,有的甚至换个灯泡也来找,反正就是活多事杂。”

今年3月,王卫星发现舍茶岗村那条水泥路因为年久失修,很多地面坑坑洼洼,特别是一下雨,水泥路面变成了真正的“水泥路”,村里人过着十分不便,过马路时有的甚至找些砖头放在水坑里垫着走,严重影响了群众的日常生活。老王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于是多次给村干部反应,村干部号召村民捐资修路,并买来石子和水泥,让老王带领着大伙修路,老王不怕苦不怕累,爽快的揽下了活,带领着村民大干了半个多月,终于把路面给平整好了。

电工班班长朱文峰说起王卫星只翘大拇指:“老王心好,喜欢办好事,平时干活那更是没得说,在班里他年龄最大,干活却最多,特别是清障时,那精神头比年轻人还足呢。”

“这些老人很可怜,我不管心不安”

1982年是王卫星当上农电工的第一年,在收电费时,孤寡老人王玉灿家的的惨状深深刺痛了王卫星的心:一间破败的小屋,一张用门板和砖头支起的小床,屋内堆满杂物,锅碗瓢盆随意摆在门口,苍蝇乱飞,屋顶吊着两盏昏黄的灯泡,老人双耳丧失听力,家里没有经济来源,全靠街坊四邻和村里救济过生活。看到这些,王卫星当即决定,老人的电费自己扛了!临走,他拿出五元钱塞进老人的口袋,老人感激的直抹眼泪。

从这天起,王卫星帮助孤寡老人和困难户的脚步便没有再停过,而且一干就是33年!

“这些老人都很可怜,有的无儿无女,有的身患重病,就靠着每月民政部门发的低保勉强过日子,我怎么忍心去收电费 ?我是一名党员,照顾老人的事我不管谁管!”

家住舍茶岗的王民中今年80多岁,有一个患有精神病的儿子常年不出屋门,当记者走进这家,只见房门紧闭,老人眯着眼睛坐在门口。“叔,我来看看你,身子还好吧?”听到王卫星的叫声,老人颤颤巍巍的站起身。

“你咋又来啦?听说你有病了?以后俺家的事你就不用这么挂心了,好好保重你的身子,没事多歇歇,这病都是累的!”老人抓住王卫星的手不停的嘱咐道。

“没事,都好了,我就是来家里检查检查线路,天气这么热,电上咱可马虎不得。”说完,就拿出工具帮助老人检查一下屋内的线路,更换了烧坏的灯泡,询问了近期老人的生活情况后便默默离开了。

还有李世河村70多岁的孤寡老人李国良,患有精神病,无依无靠;迎岭岗村80多岁的王大娘和他的残疾儿子,这些人都装在了老王心里,每月交电费时,老王都将他们的电费和自家的一起交了,还时不时自掏腰包更换这些老人家的老化线路、灯泡,逢年过节,还要给这些老人添置些衣物,这些事,老王早已将它当成了“份内事”、“自己的事”。

“你们劝劝他,干活别那么拼命”

“在我们村,老王和我都是“医生”,不过他是电医生,村里人都知道俺俩的电话号码,电上有啥事那是随叫随到,服务态度可是不服不行啊!”在舍茶岗卫生所,我们采访了医生樊百涛。

他担心地说:“老王现在身体不行了,前几年因为心血管病下了三个支架,你们都劝劝她,干活别那么拼命了,毕竟年龄大了,我们这些老街坊都替他操心呢!”

正在卫生所看病的群众一听说采访王卫星,都纷纷围上来,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开了:“电工这个活很麻烦,几百家就他一个人,风里来,雨里去,不管谁家有事给他打电话,他从没有嫌烦的,随叫随到。”

“老王不但服务好,技术高、人品也好,好吃亏,不占便宜,总能想方设法为群众谋福利、办实事!”

2011年春,尉氏县接连四个月降雨少、气温高、土壤失墒快,导致全县麦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为保证春灌用电,蔡庄供电所成立了“抗旱保电服务队”,王卫星每天在辖区的田间地头巡回检查,为村民灌溉提供服务,帮助农民检修抽水、排灌设备,为农民提供安全用电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

那段时间,老王兜里的手机每天响个不停,不是这家让他接电浇地,就是那家让他帮忙维修,几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没吃过一顿安生饭,线路接通了,庄稼浇好了,大家伙都高兴得笑了,老王却劳累得整个人都廋了一圈。

“百姓们浇地有啥问题,一准先给我打电话。这一天不知道跑了多少路,反正车没歇着,咱干得就是这行,既干就要干好,让大伙儿满意!”

今年2月的一天,蛮杨村自来水厂凌晨2点突然打来电话,称他们厂里突然停电,让老王赶紧抢修,“水厂供着8个自然村的自来水,这么冷的天,决不能让大家用不上水!“老王二话没说,一咕噜从被窝里爬了起来,骑上车冒着刺骨的寒风赶往水厂。

俗话说:“反了春,冻断筋”,虽说已是初春时节,但是倒春寒却依然威力不减。路上没走多远,老王拿着手电筒的手便冻的不听使唤了,他干脆的将手电筒往工具包里一塞,跌跌撞撞摸黑来到自来水厂,老远就看见水厂值班员拿着手电筒在门口正焦急等待。

“几点停的电?发现线路有啥异常没有?”老王简单的询问了几句,便搓搓冻僵的双手便拿出手电筒开始查找故障,一段段排查、一次次测量,经过对线路和配电箱全面排查,发现故障点在配电箱。老王赶紧拿出工具开始抢修,拆除烧坏的部分线路,更换新线,直到凌晨4点,自来水厂的灯终于亮了,抽水装置开始正常运转,老王这下跺了跺失去知觉的双脚,搓着手高兴地笑了。

真情付出温暖社会

2010年,王卫星因患心血管病在体内下了三个支架,医疗费花了十几万,家里一下被掏空了,还欠了一些外债,孩子们劝说王卫星放弃照顾那些老人,可他却苦口婆心劝起了儿女。

“我们还能挣钱,可那些老人指望谁?谁都会老,将心比心,我们就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吧!”

王卫星每月工资1000多,有将近4分之一花在了这些老人身上,剩下的钱也只够他看病买药,家里还有95岁的老爹,全靠我儿女往家寄钱照顾,“村里人都说我傻,傻就傻呗,总不能不管吧。”说到这,老王憨厚的笑了。

妻子吴俊兰有时也有怨气,每天早出晚归忙工作,家务活只有靠她一个人打理,但是当她看到每晚老王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还要忙着干这干那,心疼不已,所有的委屈都烟消云散了。

“老王一心扑在工作上,我们一家都支持他,家里有活也不指望他干,毕竟他年龄大了还有病,只要他保重好自己的身体,我们全家就放心了。”

不抛弃,不放弃,33的不懈坚持,33年的无私付出,不仅影响着儿女,也影响着身边每一个人。王卫星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守护着一方光明,没有双休日,没有节假日,工作平凡而繁重。

他用勤奋和善良传递信念,他用坚守和担当激扬生命,奉献爱心不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而是终身关爱、负责到底,不是光顾名誉的“面子活”,而是习以为常的“持久战”。他的善举展示了人间的真情,彰显了人性的光辉。他的爱心不仅感动了乡邻,而且温暖了全社会。

许多网友评论道:王卫星为我们传递的是满满的正能量!如果社会上多些象王卫星这样孝老敬亲、爱岗敬业的“好人”“好电工”“好党员”, 那么,我们的社会将充满和谐、洒满阳光。

作者: 谷红霞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