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新常态”:风电投资首度超越火电
在经济新常态下,电力、煤炭、油气等能源产品需求放缓;以往能源产品短缺,上项目、扩规模是过去30年的常态,现阶段煤炭、电力均出现过剩,煤炭行业仍在“熬冬”,发电行业虽进入最好的时期,但未来电力增长空间非常有限,市场竞争也将变得激烈。
在大气污染治理、结构调整需求下,清洁能源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在国内能源生产和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但距离成为替代能源、主体能源的角色,仍有漫长的路要走。
详情点击>>
2014年风电利用小时数下降 弃风限电仍是短板
2014年中国风电行业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实现9581万千瓦,同比增长25.6%,占全国发电装机总量的容量的7%左右。
从风机吊装容量(风电场现场已完成吊装工程的风电机组容量,不考虑并网)看,中国风能协会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新增风电出厂吊装容量2335.05万千瓦,较2013年增长45.1%,累计装机容量1.14亿千瓦,比去年增长25.5%。其中金风科技(14.44, -0.23,-1.57%)以443.4万千瓦装机容量的绝对优势蝉联第一。
详情点击>>
《2014年风能太阳能资源年景公报》(风资源部分)
2014 年,全国地面10 米高度年平均风速较近10 年平均风速(2004-2013 年)偏小3.8%,为近10 年来各年平均风速的最小年份;全国陆面70 m 高度年平均风速约5.5m/s,年平均风功率密度约为219.6W/m2,除了新疆中西部、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多数地区比常年偏小。冷空气频次偏少、强度偏弱是全国平均风速偏小的主要原因。
详情点击>>
能源局关于组织申报2015年能源自主创新和能源装备专项项目的通知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从能源局网站获悉,为了促进能源科技创新、推动能源装备自主化,进一步加强中央预算内管理投资,能源局拟公开组织2015年能源自主创新和能源装备专项项目。
详情点击>>
能源局关于取消发电机组(含风电项目)并网安全性评价有关事项的通知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27日,国家能源局下达通知,取消发电机组(含风电场、太阳能发电项目,下同)并网安全性评价。
详情点击>>
华锐风电人事"大换血" 新董事会土豪云集
根据最新发布的公告,华锐风电将于2015年2月12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选举新一届董事会。
公告显示,新一届董事会共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而从15位候选人名单来看,只有尉文渊曾经进入过华锐风电董事会,其余候选人均是全新人选。新晋大股东萍乡市富海新能投资中心(简称“富海新能”)推荐了4名非独立董事候选人推荐的候选人,包括陈玮、肖群、匡晓明、李明山。
详情点击>>
2014年风电新增装机出现抢装 全年超23GW
2015年1月31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公布了2014年中国风电装机初步统计数据,全年新增装机2335万千瓦,同比大幅增长45.1%,新增出厂吊装容量创造了新的记录。
在整机企业装机排名方面,金风科技以443.4万千瓦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18.99%,相比2013年下滑4个百分点,第二梯队的联合动力、明阳风电、远景能源、湘电风能、上海电气、东方 电气新增装机均实现大幅增长,市场份额增长较快。此前退出风电行业的三一集团卷土重来,实现新增装机近50万千瓦。
详情点击>>
南京理工研发出大型海上风电关键设备
记者昨天从南京理工大学获悉,以前我国大型海上风力发电关键设备全部依赖进口,该校机械工程学院陆宝春教授团队和企业共同研发,已经成功将这一设备国产化,打破了该行业产品多年来一直依赖进口的格局,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使得风力发电工程设备投资的成本大大降低。
经过3年研发和自主创新,该研发团队掌握了海上风电工程超大型多功能吊装装备的设计、制造关键技术,掌握了起吊重量800吨的海上风电作业用超大型多功能吊装装备的研发和制造技术。
详情点击>>
2014年中国风电整机企业新增装机排名
1月31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联合主办的2015年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在北京热烈召开。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风能企业及科研机构的300多名代表受邀参加。
会议围绕着能源革命、协调发展、技术创新、质量效益四大板块进行,众参会代表对此展开了积极热烈的讨论。同时,会议也回顾了2014年中国风电发展的详细情况,并探讨了2015年的工作重点并公布了最新统计数据。
详情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