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机组为什么越来越便宜?我国为何会出现长达2-3年的风电价格战?笔者因为要为客户出报告,曾咨询了很多行业大佬,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今天,笔者综合了一下大佬们的观点,用尽可能短的文字去探讨这个问题。
需求侧:注重大规模而非高质量
在市场需求的角度,自双碳目标制定后,风电迎来了新的大规模发展阶段。2019-2022年,风电新增装机量稳在5000万千瓦左右,是此前的1.5-2倍;2023年,新增装机量达到7000万千瓦,创历史新高。快速增长的开发规模,背后是开发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
以央国企为首的开发企业,肩抗支撑双碳发展目标落实的大旗,希望将自身体量做上去,势必需要让此前算不过来经济账的项目,通过主机降价的方式实现开发。可双碳发展目标,真的是考核装机量吗?并非如此。碳达峰碳中和都考核的是碳排放,背后是绿电发电量。做规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绿电发电量,但也要看项目开发的质量和消纳、外送能力,两者并不等同。所以,双碳目标需要的是基于高质量发展下的发电量,而非基于大规模开发的装机量。
那么推动风电规模快速增长的实质原因,显然不是双碳目标,而是企业背后的个人业绩与利益诉求。中国风电整机环节特有的5年质保体系,使一些开发企业领导对设备质量有恃无恐,毕竟自身在位往往不到5年。当然央国企有追溯机制,可这并不能对决策者自身产生影响,因为大多数项目采用的机组,表明上是通过正规的招标途径确定的。
另一个现实问题,是目前主机招标方式也更倾向于低价产品。这并不是指招标过程中最低价中标问题,最关键的是在技术标部分各整机企业产品无法拉开差距,导致价格标成为决定性环节。技术标无法拉开差距的背后,是风电整机品牌价值弱化,是风电技术同质化。同时,一些大型央国企开发商,还通过集中采购、框架招标等方式,以招标规模吸引整机商报出低价。现实却啪啪打脸,很多集采项目都是凑数的,连手续都没跑完,甚至连风都没测好,最终有大量项目无法实施,简直是开发商给投低价标整机商挖出的大坑。
与开发企业一样,地方政府也在做规模。一些地区传统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希望通过开发风电推动经济增长。各省主管部门三令五申禁止地方收取资源费,但实际上大多数地区要么明码标价地收费,要么要求开发与整机企业联合投厂。资源费近年来持续增长,已基本填平主机降价所腾出的成本空间。这背后当然也涉及到个人政绩与利益诉求问题。
供给侧:积累多年的技术能力得以释放
如果光有市场需求而缺乏支撑要素,那么风电价格战也不会持续如此之久。所以,价格战要继续打下去,一些供应侧的支撑能力也必不可少。
在笔者调研过程中,有多位专家曾提出一个理论,那就是在价格战以前,中国风电并未主动释放十多年来积累的技术与管理能力。直到风电进入平价发展阶段,并受到上述市场环境与需求的牵动,设备供应企业才真正地开始进行市场竞争。
举个例子,中国风电曾在3-5年时间,受“三北”弃风限电影响,不得不将主要的技术发展方向,放在小容量+大叶轮的低风速风电技术上。一方面,注重适度的小容量限制了大型化降本的发展;另一方面,大叶轮提升了中国风电叶片研发与产业化水平。到平价后,风电开发开始回归“三北”与“海上”,这两个市场更适合采用大容量机组。再加上大容量可以有效降低单位千瓦主机造价,使大型化技术发展空间得到快速释放,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支撑了风电价格战。
在这里要强调一点,风电价格战不是以风机台数为单位,而是以单位千瓦报价为单位。多少年来,一台风机的价格基本维持了不变,而单位千瓦报价降低了2-3倍。在某种程度上,风电价格战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产品降价,而是产品升级。
除了技术进步带动成本下降外,主机供应链也在持续降本。随着陆上风机大多转向双馈,海上大多转向中速永磁,使技术路线的集中度有所提升,传导至供应链上就是产品集中度的提升,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规模效益。另外,一些整机商通过自研自制对各类零部件进行降本,也在一些关键零部件环节培养了新的厂商,形成利于降本的竞争发展格局。为通过降本形成竞争力,部件企业则努力优化生产工艺,提升自身管理能力,推动部件价格下降。
下面就是结论了:风机越来越便宜,或者价格战持续的根源,是我国风电过度重视规模而非高质量发展,并且获得了一系列因素的支撑。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这也是我国很多行业发展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一个阶段。至于这个阶段将持续多久,最终可能是由政策或各项要素的支撑能力所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