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习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第十年,回顾蒙东电力市场十年建设,蒙东电力几代交易人始终坚持贯彻中央电力改革要求,电力市场建设不断深入,市场规则体系逐步完善,创造十大工作亮点。蒙东地区第一笔省内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应运而生。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首页 > 配售电 > 售电服务 > 报道 > 正文

蒙东电力市场化改革硕果累累

2024-06-24 08:35 来源:蒙东电力交易中心 作者: 贾海清

今年是习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第十年,回顾蒙东电力市场十年建设,蒙东电力几代交易人始终坚持贯彻中央电力改革要求,电力市场建设不断深入,市场规则体系逐步完善,创造十大工作亮点。

蒙东地区第一笔省内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应运而生。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2014年在东北区域率先开展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工作,当年成交电量32.6亿千瓦时,降低用户用电成本近3亿元,市场红利初步释放,得到了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及东北能监局的肯定,市场化手段激活了电力市场,促进了经济发展。

组织开展风火打捆交易,蒙东地区市场化消纳新能源迈出重要一步。蒙东地区新能源高速发展,严重超越负荷增长速度和电网承载能力,弃风限电严重,如2015年呼伦贝尔地区风电利用小时数仅有1050小时。为响应广大风电企业的诉求,在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蒙东平台上成功组织开展了呼伦贝尔地区风火打捆直接交易,在国内率先实现了风电全部参与大用户直接交易。同时争取蒙东风电送辽宁电量48亿千瓦时,实现外送新突破,有效缓解了风电消纳压力。市场化为新能源消纳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呼伦贝尔风电发电小时数实现了三年年均增长300小时。2015年直接交易降低用户用电成本11亿元,巩固存量、拓展增量,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更强劲活力。

内蒙古东部电力交易中心成立,揭开了蒙东电力交易工作新的一页。2015年中发9号文件印发,正式拉开了本轮电力改革的序幕。国网蒙东电力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部署下,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和东北能源监管局的领导下,高效推进交易机构组建。2016年4月,内蒙古东部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成为国网系统成立的第7家省级电力交易机构,并率先实现了“机构、人员、工作三到位”,扎实落实了国家电力体制改革部署。

内蒙古东部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组建,开启了蒙东电力市场建设新篇章。2017年5月,内蒙古东部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组建成立,成为国网系统第7家完成组建工作的单位,委员代表构成、席位占比、表决方式等均达改革预期,圆满完成了又一电力体制改革任务,为促进蒙东电力市场公平规范运行奠定了基础。当年蒙东地区中长期交易规则、风电交易规则、售电公司参与交易规则等政策规则如期出台,确保了市场交易规范有序开展。

新能源市场化交易创新发展,促进了能源消费向清洁化转型。2017年,内蒙古东部电力交易中心在呼伦贝尔地区实现按月定期开市和“风火动态打捆”交易,2018年进一步创新风电交易模式,鼓励重点企业配置风电,推动售电公司正式进场交易,最大限度挖掘新能源消纳潜力,推动电力市场走深走实。2018年直接交易电量93亿千瓦时,其中风电交易同比增长1.6倍;外送电量7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其中风电同比增长39%。区内市场稳健增长,降低用户用电成本8.4亿元。这一年,蒙东电力市场依托特高压工程融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外送规模大幅提升,弃风限电问题大幅缓解,新能源发电量增长23%,风电发电小时数提高262小时,限电量减少9亿千瓦时、限电率同比降低5个百分点。

取消大工业目录电价,蒙东大工业用户全量入市交易。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根据电力市场发展需要,在国内率先取消了蒙东地区大工业目录电价,大工业用户全面进场交易,引入新能源配置交易、保底服务等机制,市场化改革向前迈出一大步。同步开展了“源网荷储互动的市场化清洁能源消纳”试点建设,试示范效果明显,具备新能源谷段交易和D-1交易能力,实现了新能源进一步参与市场的技术和政策积累。当年,区内市场化交易电量188亿千瓦时、同比翻番,降低用户用电成本12亿元,其中新能源交易电量是上年的2.4倍;外送8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其中风电是上年的1.5倍。

完成两轮次股份制改造,交易机构独立规范化运行开启新篇章。2020年,内蒙古东部电力交易中心在国务院国资委批复的14家交易机构中首家完成增资协议签订,顺利召开“三会”,圆满完成首轮交易机构股份制改造任务。电网企业持股比例降至70%,股权结构实现多元化,交易机构规范化运行开启新篇章。2021年完成交易机构第二轮股份制改造,新增外部股东一家,股东达到十家,电网企业持股比例降至41.2%,完成了电力交易机构股权优化任务,形成了股权多元、责权分明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燃煤机组和工商业用户全面入市,蒙东电力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2021年10月,发改价格1439号文件印发,明确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扩大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推动工商业用户都进入市场,保持居民、农业用电价格稳定。这一年,蒙东地区燃煤火电机组全部进入市场,圆满完成了电网企业首次代理购电交易,实现了除居民农业用电外的工商业用户全面市场化,注册市场主体2100余家,初步形成了多周期、多品种的市场交易体系,市场化电量达190亿千瓦时,成交电量和成交率均创历年新高,节约用户用电成本8亿元,新能源利用率接近98%,改革红利持续释放。

开启绿色电力交易新模式,实现绿电和绿证交易首次落地内蒙古。2021年,伴随着第一笔绿电交易和第一张证交易在e交易平台上的达成,内蒙古东部电力交易中心实现了绿电和绿证交易在能源大区内蒙古的首次落地。随着绿电和绿证交易的深入推进,2022年国网内蒙古电力有限公司成为内蒙古首家办公大楼实现全绿色用能的企业。十四冬场馆等全绿电交易,也昭示着绿色电力的环境价值逐步得到内蒙古电力市场主体的重视,并在实现能源消费绿色低碳转型上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持续创新发展电力交易平台技术,有效支撑了蒙东电力市场的快速发展。从2014年的第一代交易平台到目前的新一代电力交易平台,内蒙古东部电力交易中心适应改革发展,历经三次升级,实现市场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有效支撑了蒙东电力市场发展。该中心在国内率先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省内电力中长期交易及合同线上签约、线上鉴定,成功入选中国电力促进会2021年度电力区块链技术应用十大典型案例。创新引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商式电力零售平台,零售平台成果入选IEEE2022年电力区块链应用实践典型案例。蒙东电力交易平台历经防疫抗疫大考,运行稳定,支持了电量快速增长,2022年区内交易电量3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外送电量14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2023年,蒙东电力交易平台外送电量达1835亿千瓦时,位居全国省级电网第一位,首次达成与西藏、上海、浙江、江苏、青海等省份的外送交易1.69亿千瓦时,实现省内富裕电力资源全国更大范围优化配置。

2024年,蒙东电力现货市场将全面启动试运行。届时,蒙东中长期和现货全形态、交易品种全覆盖的电力市场将建成。

今年是“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十周年,十年为一旬,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由萌发走向成熟,如一枚种子,从破土萌发到绿荫如盖,新型储能、源网荷储、虚拟电厂等各类新业态蓬勃涌现。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将会释放更多新质生产力,在国家电力大市场中展现出更多蒙东风采。

这十年,是电力保供走向市场化的十年。十年来,蒙东电力市场充分发挥了中长期交易保供“压舱石”的作用,区内市场交易电量累计达1548亿千瓦时,年均增长92%;外送电量已累计突破1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37%。保证区内电力可靠供应,有力支援了东北、华北、华东等多省区,为国家电力保供贡献了蒙东力量。

这十年,是稳定价格促进经济增长的十年。十年来,蒙东电力市场发挥了用电价格“稳定器”的作用,充分释放改革红利,区内市场交易累计降低用电成本75亿元,稳存量、促增量,为地方经济增长输入了鲜活的血液。大量“物美价廉”的外送电力为东北、华北、华东等多省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这十年,是促进能源结构清洁转型的十年。十年来,蒙东电力市场发挥了能源结构转型“催化剂”的作用,推动了蒙东电网新能源高速发展,新能源装机由844万千瓦增长到2558万千瓦,装机占比由34%增长到52%;新能源年发电量由140亿千瓦时增长到473亿千瓦时(2023年);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由33%增长61%……蒙东电网正加速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迈进。

改革风正劲,扬帆正当时,蒙东电力市场正向新型电力市场阔步迈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