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在“中国电力国际合作论坛”的分论坛——“电动汽车国际合作论坛”上,上海地平线汽车科技有限公司CEO祝军重点谈到了目前非常火热的开源造车。
以下是文字实录:
祝军:谢谢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们,中午好!
今天参加电力的国际汽车论坛,尤其是电动车行业论坛,我们在前面听了很多电动车行业前辈的企业,一些领导、学者,也包括很多科研机构的一些同事们的演讲,我也觉得受益良多。很高兴能够有这个机会代表地平线汽车,地平线汽车是非常新的汽车行业的企业,可以说是电动汽车行业的新玩家,我们也很高兴能够借用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分享一点我们对于电动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的见解。
我谈的包括以下四部分,首先对于很多来宾来说,地平线汽车是一个很新的公司,你可能是第一次听说,我们花一点时间做简单企业的介绍。地平线汽车是一家致力于打造下一代智能电动汽车产品和新型营销方式的企业。简单的说是一个做整车集成研发的企业,未来也会推出自己整车电动车的产品。对于电动汽车这个行业来说,大家知道是一个非常长周期,或者对汽车行业来说是非常长周期,大资金投入的一个行业。在以前很难想象会有一些新的企业白手起家,或者说从零开始去做一个电动汽车的研发,但是当汽车变成电动化了以后,这个门槛从技术上相对降低,再加上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也包括从去年开始,特斯拉对于整个行业巨大的示范作用,所以我们观察到这个行业从去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至少有十几二十家新型的创业团队,或者说新型的电动汽车企业涌现出来,以各种各样不同的方式去研发新一代的电动汽车,我们就是其中的一个实践者。
目前我们的团队成立了第一家研发公司,我们在上海嘉定区的安井,国际汽车城成立第一期的研发中心,大概有3000多平的一个汽车研发中心。目前主要的创始团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来自于清华大学,以汽车工程系和工艺美术学院的一些背景的校友为主,这些人他们有一些不同的行业背景,有一些做互联网融资方向的,有一些是做汽车行业管理的,有一些是做汽车设计师,比如有非常资深的在PSA和泛亚工作过很资深的汽车设计师,也有做电动汽车技术研发以及做生产管理的一些人,他们组合在一起,成立了这家新的公司,很快我们在团队组建之后,大概也就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我们获得了第一轮的风险投资,千万级的。当然千万级风险投资对于电动车研发是杯水车薪,属于很小的级量,但能够让这个事情有一个开始。
和传统的,或者说和现在的一个燃油汽车相比,可能我们未来会着力于在五个方向去做一些创新和作为,第一个我们会去打造一个我们认为电动汽车专属的平台,和现在最大的差别是在于说,不是在用传统的燃油汽车去改造电纯电动汽车,而是设计之初就基于电动汽车的需要去打造一个底盘和动力系统整合的平台。第二个我们会在人机交互,大家刚才所进的车联网的技术方面会有比较多的着力。第三个我们会用很多新的材料和新的工艺在整车研发过程当中使用,比较典型的可以听到的以碳纤维,或者说以复合材料为主的车身上的运用。还有以3D打印技术为代表的一些新的工艺成型的模式,尤其是在小批量车生产当中可以采用的一些工艺成型的模式。以上三个主要是产品方面的特色。
在营销方面还会有一些不同的地方。首先不会采用和很多汽车企业所长期延续4S店的模式,我们长期采用直销的方式,直销不仅仅是网络直销和快递配送的问题,我们更加强调用户定制化的概念在里面。另外售后服务方式上面也会有一些变化,我们会以新型售后服务方式进行售后服务,比如上门保养的方式,比如用户自保养的方式,就像刚才特斯拉的同事讲的,一个好的产品,或者新型的产品其实需要保养或者后期维护的需求,已经没有传统汽车那么大了。用户在未来是不是有机会,就像给家里的空气净化器换滤芯一样这样的方式来对汽车进行自保养,或者上门保养,这个是我们非常想着力去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公司做了三年的资金投入的近期的规划,对于整车行业来说,大家知道是资本相当密集的重资产的行业,相应我们也设定了一些未来三年的目标,比如今年会着力于在掂对汽车动力总成的开发,明年进行原型车的试制,以及人机交互系统的开发,2016年底或者年初我们希望有小批量试制车型能够上市,相应品牌方面也有品牌方面的规划。
接下来我们想谈一谈,像我们创新型的汽车新玩家,或者说一些新团队,在整个行业当中,目前很多,可能我们自己了解的至少有十几二十个,我们知道整车行业总的来说是一个比较难出现后来者的这样一个行业,跟互联网行业,跟金融行业有很大的差别,门槛相当高,对于这样的一些新玩家来说,我们自己感觉如果要有所作为的话,可能在哪些地方可以有一些着力。
第一个确实我们也回顾一些汽车产业方面的政策,刚才很多的朋友们都谈到了这一点,我们关注最近这两、三个月汽车的产业政策,我们会发现我们梳理一下7月和8月汽车产业新的政策,我们会发现有一个特点,第一个是全方位,这个产业政策涉及到整个用车、生产制造的方方面面,第二我们很注意到的一点是,这些产业政策和前几年的政策相比,它的落地性,接地气的,能得到实力的部分明显加强。比如说关于免征购置税的问题,比如对于公车采购的比例问题,还有包括新能源汽车当中的一些充电用电量扶持的政策,都是让企业能够得到很多很明确实惠的产业政策。同时汽车行业特有区域的保护,还有牌照政策,还有包括营销渠道,以及个性化改装都处于一个让行业能够变的更公开,更放松,监管更小的这样一个趋势。其中有比较大的利好,我们知道整车行业最困难的是获得整车行业的生产制造资质,对于新企业没有办法获取,比较好的消息今年有可能会有2-3章专门针对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整车资质,我们需要跟领导们确认这个事情。也正是因为在这个大的背景下就产生了一些新的汽车行业的玩家,我们观察大致上有这么两个大的方向。第一个是我们看到的一些互联网的企业和传统整车制造企业,比如上汽、北汽这样企业的一些联姻,或者说一些合资。最典型的像最近大家在新闻当中可以看到的,比如说像上汽和阿里巴巴的携手,还有乐视和北汽的携手等等。还有一类就是一些新团队,利用互联网的模式来进行造车,大家也可以在网上收到一些,除了自己以外还有其他的游侠汽车等等新模式。我觉得大家都有受到特斯拉的感召,一个标杆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对于这些新的企业来说,我们自己感觉可能需要做好两件事情,或者说相对而言在两个点上我们需要有所着力,或者说有所创新,这当中第一个提出,或者说我们希望能够遵照开源造车的理念核心思想,第二个是核心技术的开发,我们认为需要打造一个电驱动的平台,如果这些新的造车企业当中,哪一个企业能够有机会掌握住,沿袭这样一个思想,能够打造出这样的一个核心技术,可能在竞争当中会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
其中第一个关于开源造车的思想,开源这个思想由来已久,尤其是在软件、手机,还有消费类电子产品的行业当中,这个思想由来已久,最典型的是安卓。其实汽车行业开源造车也不是最近有的新名词,最近在网上很火,经常听到这个讲法,1999年开始有人利用开源造车的思想来研发汽车,当然这些汽车目前都没有完全实现量产化的状态,但是处于小批量样车的阶段,其实已经出来很多这样的车。中国也有开源造车的新闻,比如有一个OpenCarlab组织,就是希望往安卓的方向去走,他们认为在未来的汽车厂商将会是三种,一种是代工企业,一种类似于富士康,一种运用渠道和资源的公司,类似苹果,还有数以万计的设计企业。主机厂定制配套需求,我们更多的是按照主机厂总体设计来进行分解动作,好处比较缜密,问题是很大程度上会抹杀,或者说抑制零配件企业的一些原动力,而这些企业往往又是整车核心技术的掌握者。
我们作为一个新的企业也是一样,会作为开源造车的实践者,其中最直接比较容易实现的就是车载软件的使用,我们目前把车辆交付给用户的时候,基本上在整个汽车产品周期当中,用户可以拿到的,或者说可以获得的功能、性能在车辆交付给用户的第一时间就已经被确定了。这一点显然是会和我们的家电,尤其是会和手机体验是完全不同的,未来汽车可能交付给用户的时候,他只是一个功能的开始,在这个基础平台上,可能不断不断的在整个汽车使用周期过程当中,会有一些第三方的企业,第三方的一些软件或者硬件的公司不断的去给这个车做更新。
第二我们希望着力打造是技术方面的模块化的汽车平台,这有沿袭手机行业的想法,我们知道手机行业早期的时候,其实也都只有很少量的手机制造企业,比如像摩托罗拉、诺基亚他们可以做手机,突然有一天的时候大家发现深圳有好几百家汽车企业能够涌现出来,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有一个联发科的企业搞出MTK的东西,也就是说做出了一个基本的手机芯片和主要功能的这样一个软硬件集成的平台,基于有这样一个平台,后面的那些做手机的企业就能够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在这个基础上去进行了一些手机的研发,让这个研发过程变的比较容易。汽车行业会不会也出现类似的情况呢?也是有可能的,各个主机厂强调集团内模块化开发的概念,比如大众集团有MQB这样的东西,去打通集团内部所有的品牌,奥迪、大众、西亚特、斯柯达等等各种的品牌,其实用的底盘和序列会比较接近,一会来共享。我们进而去想,有没有可能跨企业,在不同的企业之间去共享相同的平台呢。我们想目前如果有哪个企业着力在电动汽车这个行业当中,做一个电动汽车的底盘加动力总成的集合,同时不仅仅是可以给自己用,而是能把它共享给整个行业。这个东西就会降低整个整车研发,尤其电动汽车行业降低研发难度。
用汽车行业的说法来说,大家知道现在的电动汽车主要的研发方式实际上是把汽油机和柴油机改装成,或者改制成电动汽车,这种方式有一个最大的问题,这个一定不是最优级,因为这个车本身不是为电动汽车研发的,它的结构,它的布置是要迁就有发动机,有燃油机布局的形式,这也是我们认为,电动汽车的研发,光研发动力系统,电池、电机、电控是不够的,更多是要把电力系统和底盘平台相结合起来,这样的一个系统集成才是有意义的,或者说才是整个电动汽车研发的一个核心技术。同样我们也认为要更多的去采用一些通用化的零件,特斯拉给我们作出很好的表率,我们国内的电池厂商大部分以前都是以生产自己的异型电池为主的厂商,每个厂商电池都有自己的标准,我们也认为应该更多的把电池这个事情也变成通用化,这也是开源思想的体现。
跨界合作的问题,现在我们注意到现有的很多主机厂商也已经非常开放的去和互联网企业去合作,我们也举一个特斯拉的例子来说,它在使用供应商当中,有很多供应商甚至都不一定是传统的汽车行业的供应商,完全就是跨界的,在做这个产品之前从来就没有给汽车行业做过供应商,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觉得如果我们未来的这些新的整车制造企业,或者整车研发企业有所作为的话,这种跨界合作的方式是非常有意义的。
以上是我们关于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模式的一些见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