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因福岛核事故而停下脚步的国内核电,以《核安全“十二五”规划》、《核电发展“十二五”规划》获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为信号,开始全面重启。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十二五”时期只在沿海安排少数经过充分论证的核电项目厂址,不安排内陆核电项目。为了促进核电健康发展,核电上网电价由个别定价改为对新建核电机组实行标杆上网电价政策。电力的需求加上今年不断出现的严重雾霾,使高效清洁的核电得到更多关注。“核电第一股上市”, 引爆了核电概念的市场关注,也为核电企业的发展

首页 > 核电 > 核电建设与运行 > 市场 > 正文

2013年核电十大新闻——北极星电力网

2014-01-06 15:52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2013年,因福岛核事故而停下脚步的国内核电,以《核安全“十二五”规划》、《核电发展“十二五”规划》获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为信号,开始全面重启。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十二五”时期只在沿海安排少数经过充分论证的核电项目厂址,不安排内陆核电项目。为了促进核电健康发展,核电上网电价由个别定价改为对新建核电机组实行标杆上网电价政策。电力的需求加上今年不断出现的严重雾霾,使高效清洁的核电得到更多关注。“核电第一股上市”, 引爆了核电概念的市场关注,也为核电企业的发展拓展了资本融资空间。在国际核电市场上,中国核电“走出去”已有实质性进展。

1、我国最大核电项目开工 造价千亿

2012年底,全球首座将四代核电技术成功商业化的示范项目——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低调开工。按照规划,无论是投资规模还是建成后的发电产能,石岛湾核电基地都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核电规划项目。

这是中国“十二五”获批的第一个核电项目。早在2011年3月1日,筹备7年之久的石岛湾核电站就通过了国务院的审批,开工在即。没料到,10天后日本福岛核事故让包括石岛湾在内的全球核电陷入停滞之中。2012年底,华能石岛湾核电站示范工程终于开工。

尽管一期工程仅是示范项目,尽管发电能力只有20万千瓦,但它与大飞机、登月工程一样,是国家16个科技重大专项之一,其“战略意义远大于石岛湾这一项目本身”。

石岛湾项目由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示范工程一旦取得成功,中国将成为世界上首个拥有高温气冷堆商业化运营的国家。该项目的建成,对中国从一个核电技术引进大国,变成一个核电技术和设备输出国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在世界核电产业中的地位也将因此而大幅提升。

详情点击>>

2、《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出台 内陆核电终成镜花水月

1月23日晚,国务院发布了《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与此前发布的《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一致,“安全第一”成为核电行业发展的重要原则,也是其与其他发电行业最与众不同的特色。

规划指出,到2015年,运行核电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在建规模1800万千瓦。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十二五”时期,核电站“将只安排沿海厂址”。内陆核电终成镜花水月。

详情点击>>

3、美重启核电建设 各大国核电再出发

在2011年日本3-11地震引发福岛发生核泄漏事故之后,整个世界核电产业停下脚步、站在十字街口开始沉思与抉择。

事故过去两年后,各国民间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反核电的声音,但是在巨大的能源需求面前,环保、经济和相对安全的核电仍然是各国政府最优先的选择之一。中国重启内陆核电建设呼声再起,美国时隔30年重启核电建设,日本弃核计划可能终止,欧盟12国联合宣言力挺核电,俄罗斯核电进军亚洲和中东……

详情点击>>

4、核电新风向:抢滩小核电

在全球核电遭遇寒冬,我国内陆核电审批无望的当下,核电公司在小核电方面的布局,似乎为整个行业带来一丝回暖的迹象。

小核电没有内陆和沿海的限制,有其特有的发展前景。换言之,小核电是不受国家“十二五”期间暂停内陆核电发展条框限制的,或许,小核电可以重新开启内陆核电市场。

中核是启动小核电最早的企业,从“九五”期间,该公司就开始储备技术。而其他几家核电企业也纷纷步其后尘。不仅仅是国内企业,西屋、阿海珐、东芝等国外企业也开始介入小核电领域,并表示看中了中国市场。

详情点击>>

5、核电迎来标杆电价时代

在经历了21年“一站一价”的“保育期”后, 2013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核电上网电价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2013年1月1日后投产的核电机组,上网电价将由“个别定价”改为“标杆电价”政策,全国统一为0.43元/千瓦时。

政策一出,已经“日益回暖”的国内核能界一片沸腾。在有利于约束核电厂投资,提高投资效率等意义的背后,标杆电价将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何控制核电投资建设成本成为核电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

本文由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敬撰写,详述核电投资将在标杆电价时代发生的改变。

详情点击>>

6、三代核电AP1000世界首堆“收官”

11月23日,浙江三门核电站1号机组顺利完成了核岛厂房穹顶吊装。经过数小时的吊装和调整,起吊总重量达922吨的穹顶,稳稳地就位在52米高的圆筒体结构的核岛屏蔽墙。核岛屏蔽厂房穹顶就位是一个重大里程碑节点,标志着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世界首批AP1000机组建设总体进展顺利,首台机组进入“收官”阶段。

三门核电建设克服了很多困难,实现了六大关键技术突破、“三个100%”目标。

详情点击>>

7、八项目等开工 核电不堪国内排队纷纷出海

早在福岛核电事故之前,就已经有一批核电项目做完了前期工作,有的项目已经做完了人员招聘甚至提前施工了,但因福岛核电事故,这些原本已经拿到批条的项目遭到叫停。据公开资料统计,除了已经开工建设的田湾核电站,还有8个核电项目排队等待开工的口令。

但更让人纠结的是另外三个此前同样已经拿到批条的内陆核电项目,因为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规定,“十二五”期间不安排内陆核电项目。

尽管国内核电项目逐渐重启,但中国所有在建核电项目经过长达18个月的叫停后,中国核电设备出现过剩,迫切需要出海发展。而苦苦排队等待的国内核电企业也迫不及待地试图在海外市场分得一杯羹。中国核电下海成为核电发展的重要一环。

详情点击>>

8、两年来中国首提“加快”核电

2011年爆发的日本福岛核电事故为高速发展的中国核电产业踩下了刹车,使得中国的新建核电审批暂停了20个月,同时中国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数字也从此前的8600万千瓦降到了5800万千瓦。

不过,日益严重的雾霾或许使得中国的核电发展重新加速。

12月10日下午,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加强节能减排促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其中“抓好2014年节能减排工作”的第二条是推动能源结构清洁化。国家发改委称,要“加快发展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推动分布式能源发展”。

这是中国时隔近两年多,首提“加快发展”核电。

详情点击>>

9、中国核电董事长易人 钱智民走马上任

12月16日,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发布其公司董事长及法人代表变更的公告。具体是,根据中国核电第一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决议,钱智民担任该公司董事长,并由此成为该公司新的法人代表。孙勤不再担任该公司董事长及法人代表。

与孙勤相似的是,钱智民同样有过从政经历。2010年4月至2012年5月,他曾任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填补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孙勤调任中核集团总经理后的空缺。

“钱之前在中广核工作多年,工作风格稳重踏实。”媒体援引接近钱智民的能源专家称,钱本人是核动力工程专业出身,熟悉核电技术。

详情点击>>

10、浙能电力今上市 问鼎“核电第一股”

2013年12月19日,浙能电力在上交所挂牌上市,A股主板电力板块再添新军。适逢IPO重启前夕,上市首日股价走势备受市场关注。

浙能电力专注于电力行业投资、建设和生产。随着新机组不断投产,浙能电力装机容量占浙江半壁江山。浙能电力也将受益于舟山自贸区概念。

完成上市之后,浙能电力将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加大核电投资力度,涉足分布式能源,发展气电业务。未来公司将参与组建浙江核电集团公司,配合、促成秦山一期核电工程项目扩建、三门核电一期项目和秦山核电二期项目建厂投产等。

详情点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