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木沁行政管理区在遥远的北疆、科尔沁草原的最深处。这里丘陵起伏,不见森林,是天然的草场。海拔高度近千米,属高纬度寒区。无霜期仅仅80余天,年平均气温2.1℃。因此,只适合牧草生长,可以种植小麦、油菜和油葵,不适合种植玉米等其它农作物。管理区辖5个嘎查、14个村屯,656户,在科右中旗的最北部。2600多人口都以牧业为主。10月5日8点整,我们利用“两节”长假,准时从科右中旗代钦塔拉出发,沿着代霍线一路北上,到达扎木沁管理区已是下午15时了。由于时间的关系,大家没顾及掸除衣襟的灰尘和恢复一下路程上的疲劳,就直接来到扎木沁供电所,开

首页 > 农电 > 报道 > 正文

国网科右中旗供电公司:扎木沁供电所电靓北疆

2013-11-29 16:05 来源:兴安盟右中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 佟孟恩

扎木沁行政管理区在遥远的北疆、科尔沁草原的最深处。这里丘陵起伏,不见森林,是天然的草场。海拔高度近千米,属高纬度寒区。无霜期仅仅80余天,年平均气温2.1℃。因此,只适合牧草生长,可以种植小麦、油菜和油葵,不适合种植玉米等其它农作物。管理区辖5个嘎查、14个村屯,656户,在科右中旗的最北部。2600多人口都以牧业为主。10月5日8点整,我们利用“两节”长假,准时从科右中旗代钦塔拉出发,沿着代霍线一路北上,到达扎木沁管理区已是下午15时了。

由于时间的关系,大家没顾及掸除衣襟的灰尘和恢复一下路程上的疲劳,就直接来到扎木沁供电所,开始了“下基层,接地气”采访。沉厚寡言的金晓东,是去年5月份调到这里任所长的。一年多来的基层生活,长时间行走在毫无遮掩的草原上,雨雪霏霏,风吹日晒,使他的手变得粗糙,面颊也泛起了“高原红。”他为了马上进入角色,在很短的时间内,走遍1000多平方公里的辖区,熟悉掌握了线路的运行状况;拜访了农牧民和各嘎查委员会,了解了他们对供电服务的看法。有电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晓东所长带领我们走进格日哈达。

“8月初才结束这个屯子农网改造,你们要是早来几天就好了!能见到送电那天,牧民们的高兴劲儿,真是和过年一样,家家户户杀猪宰羊放鞭炮,全屯子喜气洋洋,真是开心啊,因为电对他们太重要了!”村子里是新铺的砂石路,平整而干净。道两旁农舍不多,却十分别致,红砖圆顶独具民族特色。与往年不同的是,这里已不见随意拉接的蛛网式电线,变成村路北侧一行崭新的水泥电杆,整齐有序地排列着,将四根低压线架伸进各家各户的院落里。晓东所长向我们介绍了牧业户银泉。“这里1997年通电,头两年还可以,后来电压变得太低了。电饭锅两个小时,生米也做不成熟饭。饮水泵不能正常启动,别说牲畜饮水了,人想喝干净的地下水都困难!特别是冬天零下三十几度,加工饲料的铡草机、粉碎机只能用柴油机带动。十次加工九次坏,饲料总是不够牛羊吃的。我家有两千多只羊,七十多头牛,这里十月份开始下雪,到第二年的四月末才开化,一个冬天过来,要损失近百只牲畜。今年,电有了保障,设备用电机带,饲料加工不愁了,牛羊不会再饿死了。”原来在格日哈达东面只有一台变压器,一个方向供电。向西3公里的延长线路,负荷严重偏载,供电质量极差,进户电压140V-160V。

今年科右中旗供电公司安排了改造,向屯子里加长了10KV线路,并更换成大线径导线。根据负荷分布,安装上两台50KVA的变压器,又把0.4KV的低压线路由原来的16mm2改造为50mm2四线,解决了这里的低电压问题。在牧民白青山家宽敞的客厅里,一台40英寸的液晶电视里正播放着欢快的民族歌曲。他家有5口人,养了2000多只羊、50多头牛,一年有二十几万元的经济收入。“这四间房子是2008年盖的,我们搬进新家,新置办了全套的家电,因为电压不够,所以一直用不成。这次供电所把旧线路换掉,电压上来了。也能像城里一样,干完一天的活儿,晚上洗个热水澡。舒舒服服的,能好好享一享福喽!”走了几户牧民家,太阳就在西面的慢坡上缓缓落下了,我们骤然感到一种深秋的凉意。“咱们回所里吧,你们穿戴少,别着凉。这儿早晚温差有时能达到20度。

现在这个季节,晚上已经有霜冻了,明天早晨你就会看见草原铺上亮晶晶白白的一层。”随行的老师傅宋志途说。去供电所的路上,我们谈起了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每个月例行的工作就是抄表和巡视维护线路。夏天雨水多,道路泥泞,蚊虫叮咬。冬天雪大风大,下了雪就不化,一层一层,越积越厚。窝风的地方,雪能达到一房子多深。那里若是有10KV的高压线杆,会被埋进大部分,人站在雪上一伸手,都能触到线路。”宋师傅边说边举手比画着。“平常地方,雪全是齐腰深,抄表巡线都要趟着走。最可怕是刮白毛风,有一次包青山和杨瑞峰巡线遇到,差点迷路,大家担心坏了。等他们回来时,人都快冻僵了,衣裤和鞋子冻得像铁板一样硬。怕青山同志冻伤,我们晓东所长用雪给他们搓脚,边搓边流眼泪…… 他们都是刚离开家的小伙子,在这儿偏远的地方遭罪,我们也心疼啊。”黄昏里,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只有我们一台车,沿着压出的车辙路颠簸着。宋师傅指着前面的路,来了一句改了版的鲁迅名言:“草原上原本没有路,只是走的车多了,便形成了路。”大家不禁一笑。

“冬天若是有抢修,走这里都是铲车开道,两面高高的雪崖,就像走在雪谷中。车经过时,遇到雪堆会塌下来,会被埋住,就像南方的泥石流。”宋志途在这里已经工作15年,太熟悉这里的环境了。“到了冬季,这里的人们就像钻进耗子洞,彻底的与世隔绝了。客运班车全部停运,白茫茫的雪原,见不到人影。买生活用品出门时,几户牧民约好,一同搭乘四驱的越野车,还要有铲车保障才行。去70公里外的西哲里木镇,要用9个多小时、一白天的时间。原来条件不好,车辆性能差,通信又不发达,每年都有冻亡事故发生。现在条件好了,安全意识也强了,这种事情也就没有了。”

当我们问到他家中的情况时,“现在好多了,孩子大学毕业已经在乌兰浩特一家银行上班了。老婆在旗里的二轻系统下岗后,来到这里的铅锌矿找了份工作。双方父母都在旗里,老两口身体还可以,不用我们照顾。不忙时,我和老婆也经常回去看望一下。刚到这里时,也曾想往回调,可我走,别人来这儿会怎样呢?何况咱们全旗有十几个供电所,哪一个不辛苦呢!只不过扎木沁是最冷的地方,我现在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朴实无华的话语,草原一样的胸怀和那一颗炙热的心,让我们感动。正是有他们这样一群人,在这里、在北疆、在蒙东这片茫茫草原上,点亮了灯火,温暖了万万千千牧民的心!(后记:扎木沁1997年通电,随之成立了只有两个人电管站。十几年来,特别是归属国网蒙东电力公司后,有了长足的发展。辖区内10KV线路增长至225公里。2012年建成投运这座60KV变电所,8000KVA的主变有两个专用线出口(扎木钦——铅锌矿1#出口和扎木钦——铅锌矿2#出口)和一个民用电出口(T接四个分支:扎木钦分支、铁日很哈达分支、老头山分支和蒙东农场七连分支)。目前,已成为有9人的供电营业所,其中变电运行值班4人,营业员1人,所长与另3人抄表兼线路巡视维护和抢修。

作者: 佟孟恩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