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工程“文殊”反应堆为何三启三停
一纸文书令,“文殊”被叫停。5月30日,当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樱田道夫审议官把一份书面整改通知交到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以下简称“原发机构”)副理事长辻仓米蔵的手中时,标志着命运多舛的日本“文殊”号核反应堆再次被打入“冷宫”。
更多详情
跨海联网二回工程将确保昌江核电安全运行
电力是海南经济社会运行发展的生命保障。今天下午,省政府、南方电网、中核集团、华能集团在海口签署合作协议,将共同投资30亿元,推进海南跨海联网二回工程,加快海南电力发展。
更多详情
中国内陆核电厂址优先候选名单初定
停滞了两年之后,内陆核电重启的呼声再起。不过,向公众说明核电的安全性,以及为何要启动内陆核电,是核能界以及地方政府的当务之急。
5月31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在湖南益阳发布《内陆核电厂环境影响的评估》课题研究成果,试图论证在中国内陆建设核电站是否会对环境和公众的健康造成影响。
更多详情
福建首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完成励磁建模
5月28日,福建电力科学研究院成功完成福建首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无刷励磁系统参数实测与建模工作。该院已完全掌握大型核电机组无刷励磁系统建模试验方法以及模型辨识理论,励磁专业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更多详情
钍将成为核电新宠
如果能有一种物质可以取代传统核电站所使用的铀,且不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垃圾,那就是钍。
一吨钍可以产生相当于200吨铀,或350万吨煤的能量,而目前已知的钍储量至少可为世界提供1万年的能源。与传统的核原料铀相比,钍更容易进行浓缩与提炼,因而成本不高。此外,钍基反应堆不会产生二氧化碳,这意味着它是一种清洁能源,不会产生碳排放问题,它在发电过程中也只产生相当于传统核电0.6%的辐射量。
更多详情
香港人为什么比台湾人能忍受核电?
台湾和香港尽管都是华人世界中的发达经济体,但在面对诸如环保、核电等公众问题时,为何反应却大不相同?
核四,是两个多月来台湾社会最热门的词汇之一,从江宜桦主动提出就核四的存废进行“公投”,到反核大游行,一直到现在,除了政治人物之外,更耀眼的还有一大批站出来反核的明星:阮经天、张震、蔡康永、伊能静、林志玲……
更多详情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1号机组正式投运
6月6日,随着1号机组完成168小时试运行,红沿河核电站正式进入商业运行阶段。
“红沿河核电站的建设,克服了高寒地区核电建设的重重困难,更最重要的是,红沿河核电站1号机组设备国产化率达到75%,进一步提升了我国核电装备制造能力。”中国广核集团总经理助理、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文泉认为。
更多详情
核电人物:与“核”结缘的雷增光
他,28年来始终坚守在核燃料领域,在铀的提取和浓缩分离等技术上攻关克难,为我国铀浓缩离心机工业化应用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
他,一步一个脚印,多项成果属国内同行首创,从生产一线脱颖而出;
他,就是2012年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奖获得者,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工程师雷增光博士。
更多详情
日本核电新近发展态势简述
纵览近期国际核能产业的相关消息,不难发现,日本是绕不过去的新闻热点。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对于日本国内核电业来说,“利好的正向信息”占了大多数。
更多详情
中日在蒙古国的能源战争
由于日本自身基本没有任何能源资源,他在能源争夺战中的表现更是格外抢眼。安倍在最近出访蒙古时也指出,“丰富的矿物资源可谓蒙古的强项,希望推动这方面的合作”,表达了对资源外交的期待
一边是天上飞的龙,一边是西伯利亚森林沉睡的北极熊,夹在中俄之间的蒙古对两国从来都是又敬又畏。而有“八咫鸟”之称的日本却日益受到蒙古的“青睐”。而对蒙古能源的合作开发、曲线合围以及觊觎全部收入囊中在中、俄、日三国间展开。
更多详情
CAP1400技术欲摆脱受制于人之苦
唯一能够满足中国核电安全要求的AP1000技术(非能动型压水堆核电技术),目前还属于日本控股下的美国西屋公司,但是近日记者获悉,为了摆脱AP1000技术转让的巨额花费困扰,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下称“国核技”)将AP1000引进吸收之后形成了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AP1400技术,并将与华能集团一起建设中国第一个CAP1400示范核电项目。
更多详情
国核电力院与EDF就常规岛及发电技术进行合作
6月4日,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所属企业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与法国电力集团在北京续签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中法合作双方将在大容量高参数机组发电技术、核电常规岛、可再生能源、环保、节能及调试运行等领域进行更加广泛深入的合作。
更多详情
英国助资核燃料循环后端技术
英国将提供资金用于三项旨在降低核废料处理和储存成本的技术创新。与此同时,英国一个一代核电站正在庆祝其重大退役里程碑的完成。
高捷达工程公司(Costain)宣布已成功竞得英国政府成立的创新机构--技术战略委员会1800万英镑(合28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
更多详情
中核工程与中核设计进行焊接技术合作
6月4日,中核工程公司科研设计管理部设计总工程师魏峰一行8人到访中核设计,双方就厚壁合金钢管道窄间隙自动焊技术在ACP1000核电的应用及LBB(Leak-Before-Break,先漏后爆)试验达成合作意向。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