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北京市技术发明一等奖、中科院杰出成就奖、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腾讯科学探索奖、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学者奖等奖励。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氢能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有研首席专家蒋利军;《氢能手册》编委会副主任、北京伯肯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焕恩;《氢能手册》编委、新研氢能cto齐志刚、氢能专委会原秘书长王树茂、中科院理化所研究员谢秀娟
今年以来,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等积极推进项目招标,累计招标已超46项。国内聚变项目发展提速,全球主要国家对于核聚变与商业化进程的研究也都加快推进。
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崔光磊团队基于复合固态电解质材料体系,已成功研发出能量密度超过500wh/kg的深海电力系统,并将其搭载于“青能-i”,为“万泉号”深海着陆器完成9次下潜,最大工作深度达10918米,实现了中国万米全海深电力系统的首次示范应用
天合光能自2014年开始深入布局钙钛矿叠层技术,牵头与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等多所高校承担了江苏省科技支撑项目;2019年天合光能参与“钙钛矿/晶体硅两端叠层太阳电池的设计、
高能环境作为脱胎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高新技术企业,一直以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引领绿色低碳发展战略,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环境系统服务商。
同时,公司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研究所等众多国内外知名机构开展研发合作,就下一代钙钛矿叠层、tbc等行业前沿技术开展技术研发储备,以保持公司在光伏电池行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氢航科技是一家专注于轻量化高适应燃料电池开发以及应用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全球唯一获得iec安全证书的企业,汇聚北航、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等知名院校人才。...此前,在南方电网广州供电局电科院领导的共同见证下,m350 氢电版顺利完成飞行演示。
2018年,首次在国内提出ai for science概念的中科院院士鄂维南近期分享到,基于三维分子表达的通用模型——uni-mol,通过预训练的方式整合不同场景的分子数据,
(一)重点培育3个产业基础较好、成长较快的未来产业1.未来新材料产业(1)稀土新材料以赣州高新区、赣州经开区、龙南市、章贡区为重点,发挥中国稀土集团、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以及江西理工大学等央企
(一)重点培育3个产业基础较好、成长较快的未来产业1.未来新材料产业(1)稀土新材料以赣州高新区、赣州经开区、龙南市、章贡区为重点,发挥中国稀土集团、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以及江西理工大学等央企
国内的卫蓝新能源是中科院物理所技术转化平台,360wh/kg车规级半固态电池已量产装车,采用原位固化技术破解难题;同属国内的清陶能源技术源于清华大学南策文院士团队,开发了以氧化物电解质为主、添加聚合物和浸润剂的半固态电池批量化生产技术
依托中科系科研优势,高标准建设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国科研究院,推进空天信息大学建设。积极争创鲁豫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依托中科系科研优势,高标准建设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国科研究院,推进空天信息大学建设。积极争创鲁豫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国贸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许晓曦,中科院院士、嘉庚创新实验室主任郑南峰等一行见证签约。此次合作是双方推进氢能领域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学合作发展的重要布局。
近日,由南方电网公司输配电部牵头,南网数研院、南网传感公司、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超高压输电公司、贵州电网公司、西电高压开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等单位联合研制的全球首套±800kv特高压直流量子电流传感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6日,2024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颁奖仪式在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颁奖,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吴朝晖宣读表彰决定。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陈立泉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仙辉院士获个人成就奖
会议邀请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内蒙古科协、内蒙古林业科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中科院生态中心、中国林业科学院、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17位领域专家对项目年度进展进行了评议。
建成光伏材料与电池、新能源电力系统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院士工作站、25个省级创新平台,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科院半导体所等科研院所在保定建设成果转化基地。
该项目由大连恒融新能源有限公司、中核汇能河南能源有限公司、周口国控新能源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主要建设500mw/2gwh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新质造项目、液流电池关键技术科研中心、gwh级全钒液流储能示范电站项目(中科院申报国家级示范项目
目前,公司与中科院研究员团队合作围绕冷板式和浸没式两种液冷电池储能系统,共同研发兆瓦级模块化液冷储能装备及调峰系统,形成双良液冷储能关键装备和高效安全智慧液冷储能系统的技术储备。
阳光电源宣布与中科院物理所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研发并生产年产5gwh的锂、钠离子电池智慧储能集成系统,用以满足工商业储能与户用储能市场的巨大需求。
华屹储能将联合中科院、浙江大学、苏州纳米所等国内一流技术团队,加强电芯、电池pack等技术自主研发,加快项目开工建设,把此项目努力建成为巴中钠电产业的标杆项目。
探索“研发在南京+制造在周边”的区域合作机制,支持圈内城市在南京建立“科创飞地”,推动紫金山实验室、中科院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
中科深蓝汇泽以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崔光磊团队为技术支撑,在室温电导率高的新型聚合物基固态电解质、刚性骨架支撑材料,原位固化工艺等方面均有重要突破,是固态电解质膜产业化的研发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