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目是乌兰察布市首个绿电使用比例达到60%新建铁合金项目配套新能源工程,项目建设规模为48.45万千瓦,其中风电32.3万千瓦,光伏发电16.15万千瓦,一期总投资约20亿元,同步建设储能系统、智能调控平台等配套设施
项目主要建设一套端到端虚拟电厂平台,对可调资源进行动态智能调控。...项目建成后,可实现200兆瓦可调资源聚合能力、30兆瓦调频能力、可调资源需求响应时间≤1分钟、可调资源调控率80%、车网互动实时响应率70%。
据了解,该项目由上海电力旗下内蒙古乌兰察布风元新能源有限公司进行建设,建设规模为48.45万千瓦,其中风电32.3万千瓦,光伏发电16.15万千瓦,一期总投资约20亿元,同步建设储能系统、智能调控平台等配套设施
依托“hydrizon”品牌体系,公司打造了三大子品牌——天际智控(智能调控)、天际智库(数据建模/方案输出)、天际智链(产业物联),实现制氢全流程的分钟级动态优化与跨区域资源调度
四大核心优势:全方位赋能光伏系统高效运行智能调控,精准高效:国能日新装置依托前沿智能控制技术,凭借实时监测电能流向与负载需求的能力,精准调控光伏系统输出功率,达成高效电能利用,规避能量浪费。
5)技术创新与标准建设关键技术研发:重点攻关资源聚合、智能调控、交易决策、安全评估等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制定聚合响应、并网调控、数据交互、安全防护等技术标准;对尚未覆盖的领域,可先以技术指引规范。
icon 100kw/215kwh 工商业液冷储能一体机则专为中小型工商业场景设计,体积小巧、安装便捷,搭配东方日升自主研发的 risen cloud 智能管理平台,可对整个系统进行实时监控与智能调控,
车网互动(v2g)技术是新能源汽车与电网深度融合的前沿技术,通过智能调控实现电动汽车与电网之间的双向能量互动。...未来,思格将持续优化产品性能与应用场景,为澳大利亚及全球更多用户创造绿色、智能的能源新体验。
业内人士分析说,新能源消纳痛点倒逼电网升级,虚拟电厂凭借“聚合资源+智能调控”能力,成为破解分布式能源规模化难题的“金钥匙”。...通过智能感知系统、动态调节算法、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三项创新实践,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推动电网移峰填谷,展现需求侧管理对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
为此,国网新疆电力选取阿克苏供电公司作为试点单位,引入sdn(软件定义网络)和ipv6+技术,创新部署sdn智能调度平台,实现网络资源“毫秒级动态分配”。
提升配电网综合承载能力和柔性智能调控能力,满足冬季热泵大规模用电需求。二是强化综合性政策支持。...推进热泵智能化运行调控管理,提升低负荷工况运行性能。健全安装、运维队伍与服务体系,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增强热泵安装、使用单位管理能力。四是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应用。
加快提升配电网综合承载能力和柔性智能调控能力,满足冬季热泵大规模用电需求。加强低品位热源供给匹配,探索推进局域性余热共享网络、跨季节储热设施等建设,提高热泵余热利用能力。
正泰电源将为该企业工厂提供125kw/261kwh工商业储能系统,采用并网与离网双模式运行,不仅能够优化用电成本、减少电网波动对生产的影响,还可通过智能调控实现电力供需的动态平衡,来提升工厂的能源利用效率与电能质量
依据协议,正泰电源将为该企业的工厂提供125kw/261kwh工商业储能系统,将采用并网与离网双模式运行,不仅能够优化用电成本、减少电网波动对生产的影响,还可通过智能调控实现电力供需的动态平衡,来提升工厂的能源利用效率与电能质量
天合光能凭借其场景化的光储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正深度赋能数据中心绿色算力升级,推动行业构建"绿电直供+智能调控+生态协同"的新范式。...正在研发的下一代独创性微电网ai双向管控算法,创新融合风光发电曲线预测、电价波动及负荷特征等多维数据,实现"预测-决策-执行"全链路闭环智能,赋予数据中心能源系统智能决策能力。
智能调控方面,结合分层分级协调架构,构建分布式发电群控群调系统,保障规模化分布式资源接入下的电网安全高效运行,发挥智能微电网等自治单元在极端情况下的保障作用和对分布式新能源就地消纳的促进作用。
入选案例包括建筑领域:装配式装修、智慧照明系统、数字能源管理平台;工业领域:压缩空气能源供应系统、高耗能设备智能调控技术; 供热领域:固体电蓄热锅炉、大温差吸收式换热机组、供热管网热力仿真优化; 数据中心
精准农业管理(ai+遥感数据分析)、病虫害智能识别(图像识别)、无人农场运营、智能化养殖(环境智能调控)、产量预测与种植规划、农机自动化、农产品电商直播等场景。3.数字消费创新。
这是中国能建继研发1500标方电解槽、打造“能源管理+智能调度+电解槽集群控制” “三位一体”智能调控体系、建设国内首座8兆瓦级碱性电解水制氢机组稳暂态特性试验检测平台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后,再次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
在云南大理,风能插上了“科技翅膀”——从天峰山风电场接入220千伏祥云变电站的309.25兆瓦新能源,在智能调控平台的自动调控下,仅用20秒便完成了潮流计算、分析、校核全过程,送往云南省内及1500公里外的粤港澳大湾区
项目采用户外预制舱布置形式,集成度高、建设周期短,具备智能调控能力,实现与电网的高效协同。项目计划于2025年6月30日建成投运。
自动控制,无需人工干预,降低对人员的技能需求终端根据用冷负荷、车间人数、天气、机器状态等条件,精准调节,该冷就冷,该停就停,告别无用运转 智能优化,不放弃“老伙伴”智能调控,通过ai算法实现负荷的精准预测
在深远海风电技术研发方面,我们研究了风电机组的实时监测和智能调控技术,提高风电机组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减少风速变化等因素导致的发电波动,同时优化海上风电场的布局和运维管理,提升海上风电可靠性。...它是技术创新与场景支撑者,通过联合科研机构如我们白马湖实验室共建共创,推动深远海风电调控、虚拟电厂等关键技术落地,提供真实电网数据和应用场景,加速新技术验证与产业化。
为此,常州供电专门研发了智能调控运行策略系统,通过预测风光发电功率、化学电池储能和空调、照明等负荷用能情况,实时调节源网荷储等设备运行工况,从而将园区内每年绿电消纳比例提升35%,年可减少碳排放160吨...去年,国网江苏常州供电公司勇“碳”新路,发起成立常州市新型智能微电网发展联盟,着力构建“政府推动、供电示范、企业实施、社会共建”的智能微电网建设格局,参与建成智能微电网应用场景33个,助推新型电力系统跑出加速度
2月10日,国家管网集团完成满血版deepseek模型的私有化部署,并在管网慧答、智能调控、长输管道高后果区方案评审、hse体系审核等场景实现了落地应用。...国家管网集团在管网建设、运营、调控、管理等核心场景探索应用,如ai+建设提升工程效率,ai+运营推动维护转变,ai+调控助力能源调度,ai+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