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重镇的氢能革命项目落地于京津冀氢能产业核心承载区——唐山迁安,依托首钢集团年产12万吨工业副产氢资源及区域风光绿电制氢网络,构建“副产氢回收-绿氢补给-热电联供”全链条闭环。...其技术模式可快速复制至钢铁、化工等高耗能场景:每套系统年减排co≈1500吨 ≈ 种植6.8万棵树;若覆盖全国钢铁行业50%副产氢资源(约200万吨/年),将形成年替代天然气60亿立方米、减排co1.6
项目依托首钢集团年产12万吨工业副产氢资源及区域风光绿电制氢网络,构建“副产氢回收-绿氢补给-热电联供”全链条闭环。...其技术模式可快速复制至钢铁、化工等高耗能场景,每套系统年减排co≈1500吨 ≈ 种植6.8万棵树,若覆盖全国钢铁行业50%副产氢资源(约200万吨/年),将形成年替代天然气60亿立方米、减排co1.6
旭阳氢能实现销量连年翻番,2024年销售高纯氢2010万方,同比增长116%;在研发方面,设立专业氢能研究所,正在开展氢能热电联供、液氢、绿氢等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在下游应用端,搭建5个氢能重卡应用场景,
该通知明确指出,将在社区层面积极推动氢能的应用,具体涉及燃料电池车辆、综合发电系统、备用电源以及热电联供系统等领域,作为传统能源的替代。...持续增加天然气生产供应,新增天然气优先保障居民生活和清洁取暖需求。
推进绿色建造、光伏建筑一体化、冷热电联供等示范应用,新增绿色建筑200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2000万平方米。...开展南海天然气登陆深圳管线前期工作。新增电源装机200万千瓦。终端用能电气化比例提升至50%以上。积极开展液化天然气和绿色甲醇燃料加注。
而绿氢是新型储能的一种,新疆按下“绿氢”快进键,编制自治区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布局绿氢“制储输用”全产业链,支持氢能示范区建设,开展绿氢全产业链技术示范,引导各地风光电解水制氢规模化生产,拓展工业、交通等领域绿氢替代、氢热电联供
重点布局工业、化工领域氢能应用,以柔性合成技术降低氨、甲醇制备成本,提升绿色溢价;以氢能/甲醇燃料电池的冷热电联供系统提升氢的能量利用率,以氢冶金技术助力传统重工业减排降碳,开发氢/氨燃气轮机发电先进技术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由陕西燃气集团所属新能源公司开发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热电联供示范项目在西安港务区顺利建成投运。...该项目是集团公司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前瞻布局的战略性科技示范项目,也是西部地区首个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示范项目。
形成了自主高效的燃气轮机技术创新、质量控制、运营管理等体系,研发了填补国内空白的“太行1”“太行2”“太行7”“太行15”“太行16”“太行25”六种轻型燃气轮机和“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可满足油气平台、机械驱动、热电联供
到时候,不光是在油气勘探开发的一线;还是给像城市应急抢险、野外路桥工程建设等现场提供电源;工厂、社区提供热电联供服务,氢能电站都能一一胜任。...比如说,不仅能在一线为油气勘探开发,像钻井、压裂生产等等供电,也能在野外路桥工程、重大文体活动、通讯工程等提供离网动力支持,还可以为工厂、社区、医院、商业区等提供热电联供服务。
全面推进工业园区用煤企业综合运用燃料清洁化、热电联供和集中供热建设等措施,推进小型工业锅炉更新替代。...加快推进“气化泸溪”建设,加快天然气安装入户,推进辰溪—泸溪—沅陵天然气长输管网建设,提高供气普及率和覆盖面。增强气源保障,加大天然气储备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天然气调峰应急保障措施。
探索高效硅基光伏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新一代高效低成本光伏电池制备及产业化生产技术,研发光伏逆变器及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等新型太阳能光伏组件,研发、推动太阳能光伏板提效降耗新技术及光伏-光热-地热集成冷热电联供技术
实施燃气发电示范工程,适度发展天然气分布式热电联产项目。到2025年,lng年接卸能力达到1650万吨,天然气供应能力达到230亿立方米。...科学布局建设加氢站,积极推广燃料电池汽车、氢能船舶、智能化家用和公共建筑用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列装置等应用示范、供氢管网应用
,在实现热电联供的同时大幅度减少碳排放,极大地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该设备以天然气、甲醇、工业副产氢气、石油伴生气等为原料,经水蒸气重整产生富氢气体进入sofc电堆阳极,通过电化学反应实现长时间不间断供电;同时由于电化学反应过程释放大量热,通过余热回收装置可为生活生产提供需要的热水
开展氢能清洁供暖示范项目工程,降低消费端排放:与燃气企业及供暖企业合作,在可再生能源制氢基地附近试点示范天然气掺氢供气、氢电耦合锅炉供暖、热电联供等项目工程。...2023年发布的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抢先布局氢能产业、新型储能产业新赛道实施方案的通知(吉政办发〔2023〕31号)中,对在可再生能源制氢基地附近试点示范天然气掺氢供气、氢电耦合锅炉供暖、热电联供等项目工程方面也进行了部署
有序推进氢能在燃料电池车辆、分布式发电系统、备用电源、热电联供系统等终端消费的替代应用,推广绿氢在交通运输、文旅活动、生产生活等示范应用,打造氢能应用试点,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利用水平。...持续增加天然气生产供应,新增天然气优先保障居民生活和清洁取暖需求。
以上诸多优势使其成为未来可再生能源消纳、热电联供、制氢、碳捕捉(ccus)等领域极具竞争力的技术选项,也可作为未来电-氢-热(冷)综合清洁能源系统的能量转换与调节中枢装置。...soc技术近年来在双碳战略引领下新能源领域迅速发展起来,该技术即可实现富氢气体、天然气、甲醇等多种燃料的高效率发电,燃料适用范围广,无噪音,无污染物排放,也可实现低能耗电解水制氢,是理想的长时大规模储能技术
第一阶段是热电联供阶段,基本上以天然气热电联产或冷热电联产为主,主要解决当地的热能和供电需求,且广泛应用于园区、工厂、办公、医院、综合商业体、数据中心、酒店、大型公建等多种业态。
促进煤炭分级分质梯级利用,重点发展热电联产、冷热电联供,引导重点用煤企业开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改造,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应提尽提。...有序引导天然气消费,逐步保障天然气集中供应量、供应价格,合理引导工业用气和化工原料用气增长。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以生物质资源的能源化循环利用和清洁化利用为重点,稳步推进生物质热电联产,加快生物天然气等非电利用产业化步伐,提高生物质能利用效率和效益。(三)探索推进核能综合利用示范。...依托胶东半岛核电基地建设,大力推动核电机组热电联供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运行,按照“试点先行、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的思路,统筹规划县域核能供热布局、应用场景,积极推进整县制以及跨县域、远距离核能供热试点
以生物质资源的能源化循环利用和清洁化利用为重点,稳步推进生物质热电联产,加快生物天然气等非电利用产业化步伐,提高生物质能利用效率和效益。(三)探索推进核能综合利用示范。...依托胶东半岛核电基地建设,大力推动核电机组热电联供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运行,按照“试点先行、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的思路,统筹规划县域核能供热布局、应用场景,积极推进整县制以及跨县域、远距离核能供热试点
近年来,随着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氢气除广泛应用于上述传统领域外,也被应用于新兴的氢燃料汽车(包括乘用车、商用车、物流车、叉车、轨道车等)以及氢能发电 (包括热电联供分布式发电、发电储能、备用电源等),也可掺入天然气用于工业和民用燃气
终端还预留热电联供系统、氢气分离纯化装置的测试功能,发挥氢能能源互联媒介和高效耦合的特性,推动氢能与电力、热力等能源的互联互补,实现氢能进入社区楼宇、居民家庭、交通领域乃至工业园区的应用。
在规模化的绿氢生产、氢储运、氢燃料电池汽车、氢发电和热电联供、绿氢和绿氨为原料的冶金化工等氢全产业链开展技术研究、装备研制和项目示范合作。...根据协议,三方将在风光发电、绿电制氢、新型储能、纯氢管道、天然气掺氢等可再生能源领域互为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京津冀地区的能源保障体系。
开展燃料电池船舶示范运行,推动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智能化家用和公共建筑用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供的示范应用,构建氢能多元应用格局。...积极扩大天然气利用,加强油气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区域油气设施布局,实施天然气管道通达工程。因地制宜建设天然气调峰电站,合理引导工业用气和化工原料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