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标准支撑引领作用,鼓励行业协会、科研机构、龙头企业等单位牵头制定重点行业和产品碳排放通用技术标准、碳效标准、产品分类规则(pcr )、碳排放核算及认证、碳捕集及利用、低碳评价与管理等标准。
波兰能源集团(pge)雄心勃勃的投资计划将降低国民经济碳排放强度,从而增强其在欧洲及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据悉,pge将通过"集中式+分布式"协同发展的模式,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波兰国有资产部长雅库布·雅沃罗夫斯基对此评价道:“随着可再生能源在波兰国家电力系统中的占比不断提升,对保障能源稳定安全供应的新型服务需求日益增长。
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废热回收系统将气化炉余热转化为高压蒸汽,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煤化工过程的碳排放强度。...据了解,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不仅被生态环境部列为煤化工行业碳评价试点示范项目,同时也是化工领域半废锅流程煤气化装置国家示范项目。
根据合作备忘录,远景将利用ai和物联技术,与港大共建校园ai碳管理平台,对港大校园的能耗和碳排放数据进行实时收集、跟踪、计算,并形成ai智能体分析和管理,提升校园可持续发展水平,推动校园碳中和,建立校园碳管理最佳实践和相关标准
该规划不仅有助于深化网源协同、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碳排放,还将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根据规划内容,衢州供电与当地发展改革委根据光伏用地适应性评价原则,对全市可开发光伏土地资源分布情况进行详细摸排,科学测算集中式光伏可开发总量约1204万千瓦。
可再生氢是三种氢气中清洁程度最高的,在单位氢气碳排放量方面,可再生氢的阈值为4.9千克二氧化碳当量/千克氢,同时可再生氢要求其制氢能源为可再生能源。...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4日,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氢能公司)河北分公司成功获得国家能源集团首张可再生氢正式评价证书,顺利完成赤城制氢厂项目所产氢气依据国内标准的全流程可再生氢正式评价工作。
以氢能产业较成熟的美国、日本与欧盟为例,三者对清洁氢的碳排放阈值设定存在差异但均趋严格,分别对每千克清洁氢、低碳氢和可再生氢三种概念标签作出了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分别不大于4千克、3.4千克与3.384千克二氧化碳当量的规定
例如,碳排放权交易等创新性金融产品大多处于初期阶段,交易规则不完善,市场认知度不高,市场影响力有限。...探索构建售电公司信用评价体系,精准识别和科学评估售电公司面临的潜在风险,为风险评估及费率定价提供有力参考,从而更好地发挥保险保障及资金融通功能。当前,金融服务电力市场仍面临诸多挑战。
例如,碳排放权交易等创新性金融产品大多处于初期阶段,交易规则不完善,市场认知度不高,市场影响力有限。...探索构建售电公司信用评价体系,精准识别和科学评估售电公司面临的潜在风险,为风险评估及费率定价提供有力参考,从而更好地发挥保险保障及资金融通功能。当前,金融服务电力市场仍面临诸多挑战。
学会标准化办公室协同电力碳减排标准化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制形成了《电力碳减排技术标准体系研究报告》,提出了电力碳减排技术标准体系的架构,并针对碳排放核算与核查、碳排放监测、碳减排技术与装备、碳排放评估与评价
制定碳排放双控综合评价办法,构建以碳排放双控目标为主,绿色低碳发展重点任务完成情况为辅的碳排放双控综合评价体系,强化评价结果的正向激励作用。
制定碳排放双控综合评价办法,构建以碳排放双控目标为主,绿色低碳发展重点任务完成情况为辅的碳排放双控综合评价体系,强化评价结果的正向激励作用。
(省发展改革委)3.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评价技术导则,力争完成200个左右项目碳排放试评价。...一、建立健全碳排放双控制度1.高质量编制我省“十五五”碳排放分析展望报告,向国家争取有利于我省发展的碳排放目标任务;探索建立设区市碳排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
(省发展改革委)3.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评价技术导则,力争完成200个左右项目碳排放试评价。...一、建立健全碳排放双控制度1.高质量编制我省“十五五”碳排放分析展望报告,向国家争取有利于我省发展的碳排放目标任务;探索建立设区市碳排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
(省发展改革委)3.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评价技术导则,力争完成200个左右项目碳排放试评价。...一、建立健全碳排放双控制度1.高质量编制我省“十五五”碳排放分析展望报告,向国家争取有利于我省发展的碳排放目标任务;探索建立设区市碳排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
,实现对用户电力碳排放因子计算可信度的定量评价,证明了分布式碳排放分配算法可在大规模电网中部署,打通了电碳计量迈向实用的关键环节;提出全国产化方案,基于现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智能电能表研发了首(台)套电碳表及电碳计量系统
紧紧围绕锂电池产品全生命周期碳管理需求,着眼企业碳足迹管理中长期需求,协同产业链龙头企业,借鉴相关行业工作经验,系统编制碳计量器具配备及管理、能源计量数据转换为碳排放数据、碳计量数据溯源及可信评价、不确定度评定
新改扩建项目严格落实国家及省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规划环评、项目环评、节能审查、产能置换、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碳排放达峰目标等相关要求,原则上采用清洁运输方式,严格环评审批
截至2025年3月,已建光伏项目累计生产绿电1200万kwh,相当于节能3700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000吨、植树50万棵。...既是氢能零售店,又是批发市场,因此也是我国首座通过“碳中和”评价的母子联合加氢站。
推动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跨境电商等领域的外贸龙头企业与对外贸易伙伴esg政策对接,将esg纳入企业战略规划,推进esg体系建设,完善esg数据管理,建立能源消耗、碳排放、废弃物处理等关键数据采集机制
落实能耗双控向碳双控全面转型要求,在使用绿证做好今年节能评价考核指标核算基础上,研究绿证纳入碳排放双控考核的具体办法。...研究明确绿证纳入碳排放和碳足迹核算的具体办法,推动将绿证纳入碳排放核算相关规则和标准,配合研究省级电力剩余排放因子,动态更新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碳足迹因子。
持续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制定出台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办法,建立健全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碳排放预算管理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丰富完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
,落实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中的禁止、限制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依法建立环境管理台账记录制度,加强对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噪声、碳排放、生态破坏的监测管控;完善环境污染事件与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措施...引导中小企业依法依规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要求,提升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意识,采取严格的生态保护和
(朱远哲)关键词碳排放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开展碳排放统计核算,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积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按照南方电网公司工作部署,南网能源院已在全国率先开展电碳耦合技术研发攻关,首创了涵盖电碳监测、核查、认证等内容的电碳耦合技术体系,积极推动碳排放管控智能服务平台“智慧碳脑”落地应用,持续为碳排放管控工作贡献更大力量
详情如下: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反馈2023年度碳排放核查工作质量考评结果的通知有关单位:根据《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渝府发〔2023〕6号)有关要求,我局组织开展了重庆市2023年度碳排放核查质量考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