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久森新能源发布了名为“海纳”的618ah大容量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到280wh/kg,目标应用场景同时覆盖储能和船舶。然而,对于固态电池在船舶领域的应用前景,业内也存在不同看法。...与此同时,被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固态电池,尤其是聚合物基半固态电池,也开始在船舶领域寻找应用机会。这类技术目前呈现出在大容量电芯上率先实现产业化的特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在今日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副总裁兼中央研究院院长李琮熙透露,容百科技固态电解质业务聚焦在硫化物与卤化物两大技术路线,第一代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产品处于吨级验证阶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在今日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朱星宝透露,国轩高科将于5月17日发布全新高安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为300wh/kg。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长安汽车副总裁、深蓝汽车ceo邓承浩透露,今年长安搭载全固态电池的样车就会首发,明年将会做规模化的装车验证,到2027年会有逐渐的量产,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
广东能源集团联合北京卫蓝共同组建广东卫蓝,广东卫蓝联合广东海四达,推动该产线落地富山工业园,培育广东省半固态电池和全固态电池产业链。...活动期间,该产线生产的新一代半固态电池——314ah大容量半固态储能电池发布,多项突破性技术引发关注。
据悉,德加能源全球首批量产1gwh高比能固态电池项目,聚焦全温区、长续航、低成本、高安全固态电池,项目自去年11月正式动工建设以来,不到5个月时间,实现了首条产线投产和首批产品下线。...资料显示,德加能源是一家由国家级领军人才领衔的新一代高比能同态电池及其核心材料研发和产业化的高科技创新企业,聚焦全温区、长续航、低成本、高安全固态电池,产品广泛用于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动力、消费类等领域
固态电池领域,容百科技已成功开发多款适用于半/全固态电池的高镍/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其中,半固态电池用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保持稳定出货,同时持续开发下一代更高能量密度的半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及关键材料。
通知指出,前瞻布局氢能、新型储能、零碳负碳、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加快布局一批可持续燃料项目,积极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围绕新型高效光伏电池、全固态电池、先进核能、绿色氢能和新型储能等重点方向,
公示显示,山东创鲁先进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全固态电池及关键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一期)位于高新区储能装备产业园一产业载体a项目厂房。...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2日,山东济南生态环境局公示《山东创鲁先进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全固态电池及关键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表》,显示项目正式落地。
其中提出,鼓励企业加大对固态电池的研发投入,重点培育能量密度超350wh/kg的半固态电池和超400wh/kg的全固态电池项目,推动固态电池产品规模化量产落地。
另外,在固态电池方面,南都电源研制的20ah全固态电池基于超高镍三元正极和限域生长的硅碳负极体系,能量密度可达350wh/kg,循环寿命2000次,目前已通过挤压、短路等安全性能测试,均达到国标要求,电池不起火
从刀片电池到超级e平台(3月17日正式发布),再到2027年全固态电池计划,比亚迪不断突破技术边界,提升产品竞争力,为市值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宁德时代作为全球锂电池产业的领军企业,连续八年稳居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榜首,并在过去四年中蝉联储能电池出货量冠军。然而,比亚迪的市值增长势头在近年来愈发强劲。
合肥启宸深耕硅基负极材料研发,其技术路径与固态电池高兼容性需求高度契合,有望在全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中占据先发优势。
此次配股筹资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投资与通用汽车在美国的合资企业,扩大匈牙利电池工厂的产能,以及在韩国建设全固态电池生产线。...基于这一持续增长的市场前景,三星sdi计划加大投资,一方面扩大匈牙利工厂的产能,另一方面在现有计划基础上加速开发和批量生产新技术,包括全固态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lfp)。
自2025年至2030年,北京卫蓝新能源将向上海恩捷及其有控制权的关联公司预计下达半固态及全固态电池的电解质隔膜订单总计不少于3亿平方米,预计下达全固态电池的电解质订单总计不少于100吨,具体以实际的采购订单为准
广汽集团推出的第三代具身智能机器人—gomate,采用全固态电池续航能力达到6小时。...然而,由于机器人内部空间受限,电池体积无法无限扩展,导致多数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续航时间仅为2-4小时。固态电池的应用,有望解决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续航焦虑”。
此外,由于性能符合车用标准的全固态电池有多项技术瓶颈待突破,尚未实现量产,含有少量液态电解质的半固态、准固态电池方案,将成为欧美企业的过渡选项。...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研究,固态电池为具备商业化潜力的下一代电池技术,欧美等全球厂商正致力于开发大规模生产技术,加速车用固态电池性能验证。
加快突破智慧能源管理、虚拟电厂、新型电力系统保护控制等方向的技术瓶颈,形成一批新型电力系统领域的创新成果;引导高校院所、企业加大新型储能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半/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中长时间储能技术,混合电池电容
据了解,卫蓝新能源专注于混合固液和全固态电池技术,固态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尤其在安全性、寿命和能量密度方面优于传统液态电池。...巴斯夫目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产品涵盖动力电池、充电系统、电池储能系统和电驱动等。此外,巴斯夫还在扩大产品组合,以满足下一代固态电池的要求。
公司同时正在开发一款基于氧化物/聚合物复合体系的全固态电池,采用锂金属负极和高镍正极,能量密度可达500wh/kg,电池工作压力极低。...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孚能科技3月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已进入产品产业化开发阶段,产品、工艺及生产设备均处于开发中。
解决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商品化关键技术问题而进行试生产。...3月7日晚间,安孚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南孚电池与南平绿色产业基金、高能时代签署合资协议,拟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在福建省南平市开展新型电池中试平台运营合作,围绕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产品研制和中试需求,
全固态电池方面,预计最快可于年内向市场提供样品验证。...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6日,豪鹏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半固态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比指标上可达到950wh/l,循环寿命大于500周,并通过针刺和过充等相关安全测试,适用于aipc,ai手机和ai眼镜等对体积能量密度有较高要求的领域
面对固态电池发展趋势,公司配备完善的产品开发设备和强大的技术团队,该技术和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以及液态电池,目前干法电极的开发大幅减少了与固态电解质发生副反应的风险,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
长安金钟罩全固态电池预计将在年底前实现功能样车首发;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这款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达400wh/kg,满电状态下续航里程将超过1500公里,大幅缓解里程焦虑;通过ai远程诊断,安全性提升70%,致力于彻底解决液态电池时代的安全隐患。
同时,ai与先进表征手段的结合,可以准确表征全固态电池多尺度结构,高效完成表征图像的分割等处理任务。他指出,这种结合可为全固态电池的研发提供了更加精准和高效的分析手段。...在2月的全固态电池行业论坛上释放出强烈信号:ai正成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突破的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