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搜词 > 氢阳能源

氢阳能源

北极星电力新闻网为您提供氢阳能源相关内容,帮您快速了解氢阳能源最新动态。了解氢阳能源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北极星电力新闻网。

北极星为您找到“氢阳能源”相关结果约20个
  • 站内储氢“多元化”选择

    今年以来,固态储氢技术与有机液态储氢技术均实现了较大的突破,且在加氢站领域已有部分项目落地——1月,由武汉氢阳能源有限公司与中国化学建投公司、贵州氢能效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打造的全球首套“常温常压有机液态储氢加注一体化及氢能综合利用项目

    液氢 势银能链 2023年11月03日
  • 全球首套常温常压有机液体储氢加注一体化应用示范项目开车成功!

    近年来,中国化学认真践行国家“双碳”战略,积极履行央企责任,在北京、上海、贵州、河南等地成功布局氢能供给产业链,与氢阳能源公司研发的有机液体储氢技术,可有效解决氢气长距离运输和长时间大规模储存问题,经济性...建投公司将在本装置成功示范运行的基础上,联合上海本地企业共同做好技术利用,将富氢地区的氢气资源长距离运输至上海,打造金山区、上海以及长三角地区的氢能源供应商和储运产业链,为我国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贡献力量

    加氢站 北极星氢能网 2023年01月12日
  • 国内首个在非氢能战略研究院成立

    “中非氢能战略研究院”暨“中国-南非光伏氢能联合研究中心”由湖北工业大学、武汉氢阳能源有限公司、中国荆门宏图特种飞行器制造有限公司、南非文达大学、南非-中国交通合作银行五家单位联合建设,对深化中非能源合作

    氢储能 北极星氢能网 2022年12月29日
  • 氢能齐步走 | 市场火爆 投资者应怎么看、怎么干?

    在制氢方面,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石油、雪人股份、中国石化等均有布局;在储氢方面,中材科技、中集安瑞科、氢阳能源等都有涉及;在加氢方面,国家电投、中国石化、舜华新能源等已经有加氢站的落地项目;在氢能转化方面

    氢燃料电池汽车 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 2021年07月13日
  • 5年104起!氢燃料电池行业融资事件全分析

    、武汉理工氢电、擎动科技、上海治臻、势加透博氢端:国富氢能、中科富海、舜华新能源、氢枫能源氢阳能源、浙江蓝能4融资金额分析 自2015年开始,氢能产业在国家一系列政策和重大项目的支持下,我国相关技术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香橙会研究院 2021年01月25日
  • 武汉氢车示范城市群采取1+6+4模式

    膜电极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关键核心零部件,武汉理工氢电掌握这一领域的核心技术,产量位居全球前列,并销往全球多个国家;武汉氢阳能源有限公司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程寒松教授带领下研发出常温常压液体有机储氢技术...近日,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汽车产业处副处长袁玉坤在“2020中国(武汉)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经过数月的工作,武汉示范城市申报工作已基本完成。

    势银氢电产业聚焦 2020年11月26日
  • 资本与企业视角下的储氢技术发展机会与挑战

    氢阳能源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杨明表示,氢能经济面临4个挑战,即丰富的氢源;安全高效的储存及运输;链接、高效、长寿命的燃料电池;充足的基础设施。...杨明表示,利用有机液体储氢可以实现城市内和城市之间的用氢平衡,如近期氢阳能源给宁波市做的一个方案,将宁波大榭岛石化区丰富的副产氢利用lohc技术运输到镇海石化区缺少氢气的区域。

    分布式能源 势银能链 2020年07月31日
  • 盘点:全球有机液体储氢企业

    中国——氢阳能源控股有限公司2020年3月,中国五环工程与氢阳能源签订湖北宜都10000吨/年储油项目epc总承包合同。...其中在有机液体储氢方面,全球从事有机液体储氢的公司主要包括:中国武汉氢阳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日本千代田化工建设公司、德国hydrogenious technologies(德国ht)。

    燃料电池与氢能观察 2020年07月14日
  • 现代汽车投资LOHC储氢技术的逻辑

    全球范围内除德国hydrogenious公司从事lohc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应用外,还有日本千代田公司、中国武汉氢阳能源有限公司、久格新能源有限公司、青岛海望等。...有机液储氢目前处于研究示范阶段,日本千代田公司2019年12月开展有机液储氢远洋长距离运输示范,中国武汉氢阳能源公司多次开展有机液储氢车用及储能领域应用示范。

    电动车企 势银能链 2020年07月13日
  • 中国加氢站运营成本下降途径(一)

    另外,武汉氢阳能源专注于有机液体储氢,1000吨/年储氢材料项目已投产,10000吨/年储氢材料项目正在推进中;液氢储氢方面,北京航天101所成功中标浙能集团加氢站项目,该加氢站是浙江省首座液氢储氢加氢站...从生产上来看,亚化咨询《中国氢能产业链年度报告2020》资料显示,中国主要的氢气生产方法包括传统能源制氢(煤制氢、天然气制氢),可再生能源制氢,水电解制氢及工业副产氢。各地应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氢源。

    加氢站 燃料电池与氢能观察 2020年05月27日
  • 华南及华中地区氢能产业现状

    武汉市是国内氢能发展领先的城市之一,上世纪70年代,武汉大学团队就开展了燃料电池研究,此后涌现出武汉资环工研院、东风汽车、众宇动力、喜马拉雅光电、氢阳能源、歌氢能动力、格罗夫氢能乘用车、氢阳储氢材料、国氢等一大批优秀的新能源企业

    氢能圈 2020年02月12日
  • 2019IHFCS丨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技术峰会将于12月召开

    chart公司、林德集团、富瑞氢能、意大利faber industries、美国hexagon lincoln、日本samtech、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沈阳斯林达安、浙江大学、巨化集团、上海瀚氢、氢阳能源...会议背景氢能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已成为能源技术革命的重要方向。发展氢能产业对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推进能源转型有重大意义。

    北极星氢能网 2019年10月31日
  • 三环集团携手氢阳能源、英国IE联合推动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和应用

    早在2018年6月,三环集团就联手氢阳能源、武汉金凰共同研制并发布了世界首台常温常压液态有机储氢燃料电池物流车—三环“新氢卡”;今年4月,三环集团、氢阳能源、武汉金凰再度携手,联合湖北铁投、民生信托共同搭台

    三环党建家园 2019年10月25日
  • 民生信托入股氢阳能源 “氢油”技术产业化即将加速!

    氢阳能源董事长程寒松介绍到,氢阳能源主要从事氢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独创的“常温常压有机储氢”技术是一种新型液态储氢技术,能在常温常压下储存和运输氢。

    逐梦民生信托 2019年06月27日
  • 氢能储运 哪种方式将成为主流?

    中国地质大学特聘教授、氢阳能源创始人程寒松:“储油”储氢安全高效国内目前广泛采用高压密封储运氢气,安全成本较高。使用“储油”储氢最大优势是安全和高效。...张家港氢云新能源研究院院长魏蔚:氢能储运方式可借鉴lng比照lng的全球化发展模式,遵循低温储运、高压应用的氢能储运技术路线,氢能的大规模运用、甚至出口都并不遥远。氢气和天然气都是能源气体。

    综合 中国石油报 2019年06月12日
  • "首个"氢能项目密集发布 百花争鸣风口已来?

    去年以来,氢阳能源与扬子江汽车、三环集团合作氢燃料电池汽车和卡车,已经试运行。...据悉,氢阳能源宜都“储油”项目计划总投资30亿元,建成后可年产100万吨液体有机储氢材料,目前一期工程年产1000吨,主要用于各地产业导入示范运营项目。

    综合 北极星氢能网整理 2019年04月15日
  • 氢燃料电池打破“黑色星期五”魔咒再度上涨!强强联合、中标出炉以及跨界布局等好戏也接连不断上演

    兖矿集团与氢阳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月24日,兖矿集团有限公司与武汉氢阳能源有限公司在山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围绕氢能开发利用深入探讨,就加强氢能领域合作达成共识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综合 北极星储能网 2019年01月25日
  • 程寒松:海南适合发展氢能源

    在程寒松带领下的武汉氢阳能源有限公司攻克了这一难题。该公司利用其自有知识产权生产的储油在常温常压下借助催化剂的作用吸附氢气制成氢油,解决了氢能的储存和运输问题。...氢燃料电池汽车可作为未来海南清洁能源汽车主力海南一直注重新能源的推广,当前海南正在抓紧编制《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发展规划》,这也是落实中央12号文件关于“海南要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逐步禁止销售燃油汽车

    综合 新浪海南 2019年01月09日
  • 燃料电池:商业化已破浪前行

    2017年9月20日,湖北扬子江汽车与武汉氢阳能源公司联合研制的第二代氢燃料电池客车氢扬号发布,武汉产氢燃料电池客车向规模化生产迈出了一大步。...据统计,2017年公布的12批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中,共有22款燃料电池车型进入目录,在所有入选车型的燃料电池供应商中,亿华通占了11款,占比高达50%;此外,广东国鸿重塑能源科技、新源动力等企业的燃料电池产品也进入了供应商名列

    锂电池 电池中国网 2018年01月10日
  • 2016湖北十大科技事件出炉 垃圾处理“湖北样板”上榜

    泰歌号由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同济大学、江苏氢阳能源有限公司、扬子江汽车等联合研发,其应用的常温常压液态储氢技术,攻克了氢能在常温常压下储运这一世界性难题,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千人计划程寒松教授的重大研究成果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2017年0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