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泰新能认为,“当前光伏回收行业也正面临低价竞争带来的压力,其盈利模式、货源组织和设备技术等环节都亟待完善。目前,合规的大型企业较为稀缺,行业存在不规范和不合理现象,导致回收质量参差不齐。”...而与百亿元级乃至千亿元级组件回收蓝海相对的是,当前我国光伏组件回收仍未打通“最后一公里”,市场竞争格局复杂且回收质量参差不齐。
日前,号称“最严安全令”的《电化学储能电站本质安全提升工程工作方案》公开征求意见,该政策既倒逼技术跃迁,明确要求“本质安全技术”应用,使低价竞争模式彻底失效。...储能的演变,从价格竞争到价值竞争纵观工商业储能发展,竞争也已经从早期的关注初始投资成本,逐步进化到关注“全生命周期”。
当低价竞争演变成“劣币驱逐良币”,你的储能项目可能正面临三重结构性困境:企业“洗牌”潮下三大风险正在吞噬你的投资质保承诺成“空头支票”运维成本飙升凶猛价格战引发储能电站质量与安全性大退潮的担忧有据可循:...安全漏洞成定时炸弹消防整改淘汰80%低价方案市场上超半数低价产品仍使用“拼凑式集成”:杂牌电芯搭配作坊级pcs,无ul/tuv等权威认证,部件兼容性差导致故障定位难。
面对全球储能市场竞争格局,王小强强调中创新航始终坚持"长期主义"战略:"储能产品需要经受10-15年全生命周期考验,这与低价竞争逻辑天然相悖,我们始终聚焦于长循环、高可靠性产品。"...在国内,随着强制配储政策的取消(136 号文),行业洗牌加速推进,市场竞争愈发聚焦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收益。在全球化竞争格局下,储能企业出海也正成为重要趋势。
由此可见,低价竞争只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阶段,工商储市场的最终较量,始终聚焦在产品安全和收益两大核心价值上。03总结展望未来,工商业储能行业将在价格、安全与收益的多维博弈中持续前行。...价格战作为现阶段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虽在短期内加剧了行业的动荡,但也加速了市场的优胜劣汰与资源整合。不过,要实现行业的稳健与可持续发展,单靠价格战这一“利刃”远远不够。企业需在追求
同质化竞争加剧 大量中小展商产品趋同,低价竞争导致展会吸引力下降,专业观众流失风险上升。2. 政策依赖后遗症 地方财政紧张导致环保项目延期,部分展商可能因订单不确定性而降低参展投入。3....交易与合作导向增量市场萎缩,存量竞争加剧:设备采购类订单增长乏力,但运营服务、技术升级改造类需求(如污水处理厂提标、工业园区碳管理)占比提升。
展会上,阳光电源还呼吁行业从“低价竞争”尽快转向“高质量发展”,让光伏储能回归价值。
“倒逼”新工艺变革日前,比亚迪推出了“闪充”10c磷酸铁锂电池,宁德时代也在推广支持快充的磷酸铁锂电池,这些市场变局都在说明,市场已经不再满足之前的低价竞争,对于磷酸铁锂更高性能的比拼将主导2025年市场...对此,中国电子节能协会专家、鸿泰惠行新能源董事长裴高生表示,技术提升必然带来新的竞争和行业分水岭。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业内人士提醒,新能源电价不确定性也易引发新能源行业低价竞争风险,上游设备制造企业也可能继续承压。...此前,激烈市场竞争之下,风电光伏供应链价格陆续跌至行业平均成本线以下,为进一步规范市场竞争,新能源供应链企业基本达成“自律”共识,维护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无论是业界重视风机质量反价格战的思潮,还是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的要求,都让低价竞争越发成为市场中的过街老鼠。...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回归理性后的低价竞争或许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仍会是市场的主旋律。当下整个风电整机市场似乎在隐隐散发出理性微弱的光辉,或许这也正是当下136号文带给风电市场最大的益处。
过去一年来,低价竞争迫使企业头偷工减料,比如削减bms(电池管理系统)和消防配置成本,安全事故频发。...低价竞争使得储能毛利率不断下跌,除了头部企业阳光电源、宁德时代通过海外订单维持毛利率,中小厂商普遍陷入亏损。
低价竞争加剧行业风险,转型阵痛亟待纾解“136号文”实施后,新能源电价的不确定性可能传导至上游设备制造环节,或许会加剧目前新能源行业的价格战。...而低价竞争也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诸如设备质量隐患、制造厂商现金流紧张、技术创新投入衰减等,不利于行业健康持续发展。提案建议构建政策实施与市场规制协同发力的动态平衡机制。
然而,行业在高速发展中也暴露出供需失衡、低价竞争、国际标准话语权不足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在今年两会期间建言大力促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一是统筹产能规划与标准建设。...建议优化招投标评价体系,提高技术先进性、品牌信誉、服务能力等指标权重;建议强化质量追溯与问责,对因设备质量问题导致事故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引导行业良性竞争。
从低“价格”到高“价值”:全生命周期管理成核心会上,新能安以“从低价格走向高价值”为主题发表演讲,指出2024年国内工商储市场虽迎来爆发式增长,但行业正面临低价竞争与集成商大规模出清的双重挑战。
然而,行业近期亦暴露多重隐忧:光储企业两年内新增超15万家,部分厂商为抢占市场陷入“低价竞争”,导致消防减配、电网性能不达标、运维专业性不足等乱象频发。
3.反“内卷”政策配套针对行业低价竞争、产能过剩等问题,能源局联合多部门研究制定产业调控措施,包括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强化标准引领、严控低水平重复建设等,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能源局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提出“新老划断、机制电价、差价合约”等核心原则,明确新能源电价逐步与煤电基准价脱钩,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价格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初至2024年底,抽检合格率大幅下降,这个趋势与组件价格下滑趋势几乎一致,低价竞争是否导致材料性能缩水,引发行业深思。
由此而论,低价竞争似乎不难理解。可“一分价钱一分货”这句我们从小听到大的道理,在什么时候都适用!我们不禁要问:低价之后的安全问题、质量问题谁来保障?储能安全底线又在哪?...据此,相关企业报价已经低于业内储能系统的市场均价0.5~0.6元/wh,这一报价最终是否会亏本,我们暂时还无法得知,但部分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低价竞争之势。
然而,技术革新、政策转向与市场重构的三重力量,正推动行业从“内卷式低价竞争”向“全生命周期价值创造”跃迁,一场极限竞速已然开启。...一是行业竞争焦点转换:从“低价竞争”转向“技术溢价”。储能电芯容量从300ah+向500ah以上演进,组串式储能、构网型储能等不断渗透,储能技术围绕“高安全、低成本、智能化”等趋势演化。
这一方面加速了储能硬件产品的创新迭代速度和成本的快速下降,但也催生了同质化低价竞争的苗头。...面对工商业储能企业集体急速增长放缓的现实,高工储能从多位行业人士处获悉,究其原因,工商业储能市场增长放缓主要源自储能厂商的低价竞争反而使得业主方倾向于继续观望,同时市场上已经投运的项目收益并未达到目标,
截止2024年底,光伏行业产能供需关系仍未出现明显好转,光伏胶膜业务持续低价竞争,基于合理利润制定的销售价格未能向下执行,加剧了公司光伏胶膜业务的亏损。...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光伏胶膜盈利将持续承压,继续投资可能无法带来预期回报。
犹记得2023年回顾之时,中国风电行业还深陷于低价竞争的困境之中,产业链各方都面临严峻挑战。...走过2024年,令人欣慰的是,在政府、行业协会、专家以及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制定自律公约和优化招标规则等措施,风电行业的低价竞争格局正在逐步改善。
事实上,自2022年以来,受资本刺激大量企业盲目跨界储能行业,低价竞争和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逐渐凸显。...由于当前国内针对储能产品的标准体系仍不完善,不少厂在生产过程中为追求低价丢掉质量控制和安全设计,埋下安全隐患。未来随着储能电站调用频次的增加,引出的质量暗雷将可能集中爆出,将损坏行业健康发展。
公司于2021年起率先响应,在湖南省内投建储能电站,后因储能电芯价格持续大幅下跌,建设成本远高于目前,叠加省内新型储能电站供给过剩,容量租赁低价竞争,且缺乏政策方面的有效疏导,导致公司投建的储能电站亏损...华自科技认为,近几年公司大项目承接能力不断加强,部分项目周期长,短期内尚无法验收确认,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同时,由于新能源(光伏、锂电设备等)行业竞争激烈,毛利率不同程度下降,导致经营亏损。
公告称,考虑到目前湖南新型储能供给过剩、容量租赁低价竞争、缺乏政策有效疏导,新型储能电站项目收入普遍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