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工商业储能市场价格战硝烟再起。短短十天内,弘正储能报出“0.486元/Wh”、长园能源给出“0.478元/Wh”的价格,两度刷新了今年一月份博时储能打出的“0.499元/Wh”储能系统最低价。要知道,不到一年前,工商储每瓦时价格还维持在0.8元以上。去年六月,明美新能源以0.72元/Wh创下当时业内新低价

首页 > 储能 > 储能应用 > 用户侧 > 市场 > 正文

工商储卷进4毛时代,价格战正酣,终极决胜在哪?

2025-04-01 08:43 来源:高工储能 作者: 高工观察

三月底,工商业储能市场价格战硝烟再起。

短短十天内,弘正储能报出“0.486元/Wh”、长园能源给出“0.478元/Wh”的价格,两度刷新了今年一月份博时储能打出的“0.499元/Wh”储能系统最低价。

要知道,不到一年前,工商储每瓦时价格还维持在0.8元以上。去年六月,明美新能源以0.72元/Wh创下当时业内新低价;到去年九月,科陆电子和沃橙新能源分别推出0.598元/Wh、0.58元/Wh的工商储产品,将储能系统价格拉低至5毛区间。

不到一年时间,工商储价格近乎拦腰折断。在这背后,究竟是行业“价格屠夫”还是技术降本?

01低价背后:让利造品牌,构建产业链

“这个价格肯定是亏的。”弘正储能、博时储能、沃橙新能源的市场相关负责人,不约而同地向高工储能透露。

这个答案并不意外。据高工储能调研,当前0.5元/Wh以下的工商储能系统单价,根本无法覆盖企业生产成本。并且,近期随着材料价格上升,储能电芯还将迎来一波涨价。

这不禁让人好奇,企业打出如此低价,目的究竟是什么?

第一目的——“赔本赚吆喝”。去年率先打响工商储价格战的沃橙新能源董事长徐玉平向高工储能透露,去年沃橙推出0.58元/Wh的工商储产品,首要目标就是打响品牌。

作为行业后来者,即便产品再好,“酒香也怕巷子深”,必须让行业知道沃橙的存在。因此,在当时行业工商储系统单价还维持在0.7元/Wh时,沃橙果断推出低价产品。

沃橙当时算了一笔账:按照工商储柜出货量1万台计算,即便每台亏损一万元,总共也就亏损一亿。在储能这样一个重资产行业,能用这个代价打响知名度,其实并不吃亏。

事实证明,沃橙成功了。自去年九月发布0.58元/Wh的工商储产品以来,截至目前,已助力沃橙拿下近两亿订单,让这家原本名不见经传的企业走进大众视野。

科陆电子、弘正储能、长园能源、博时储能,同样认可低价策略的引流作用。在拿到足够订单后,企业便可通过大订单采购搭建完整供应链,倒逼整个产业链生产成本下降。

“采购一台PCS和采购1000PCS的价格完全不同。只有终端的量起来了,产业链上游的量才会起来,最终实现整个产业链的协同降本。”博时储能的市场负责人如此说道。

当然,除上述原因外,近年来储能电芯等材料成本降低、技术转型升级,也使得储能系统集成成本快速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并非一味通过低价抢占市场。为保证订单质量,各企业都设置了相应门槛。

弘正储能要求客户订货量在20台以上,并且三月底前支付10%定金,四月底前支付30%首款,发货前全额付清。博时储能则要求客户首次订货起订量超过50台,缴纳50万元定金,为前50名赠送质保大礼包。

02低价只是路径,并非最终目的

储能需要平价产品走进千家万户,但一味低价绝非行业最终追求,低价的前提是安全可靠。

显然,“卷价格”并非企业终极目的。通过低价战略进入工商储细分赛道后,企业后续的差异化打法,才是未来决胜关键。

据科陆电子透露,美的科陆去年出货最多的产品,并非0.598元/Wh那款,而是综合实力更优的产品赢得了市场认可。

过去1年多,美的集团从资金、研发平台、供应链、销售渠道等多维度赋能,科陆电子也在工商业储能产品研发上持续发力:除即将发布522KWh工商储新品,还相继推出233kWh、372kWh、418kWh等多款工商业储能柜。

长园能源致力于整合开发、投资、运维全链条数据,构建“数据-策略-收益”闭环,大幅提升内部收益率(IRR)。

针对工商业储能“重服务”特性,长园能源一方面依托长园科技集团在电网的能源网络,构建7×24小时服务网络,打通工商业储能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依托其在EMS领域的优势,打造智慧运营网络,将项目收益作为核心KPI。

沃橙储能最新推出的“星曜石”系列,首创地下掩埋架构。这一创新设计改变了传统储能系统暴露在地表的模式,通过真空装甲舱体将储能模组深埋地下,从根本上隔绝氧气供应,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绝对零爆燃”。

此外,该系统蜂巢式抗爆仓体结构,使热失控温度阈值远超行业标准,即便在极端情况下,也能有效抑制电芯爆炸与二次燃爆。同时,整套系统可抵御8级地震及200米深水浸泡,确保在极端自然灾害环境下稳定运行。

“星曜石系列”在智能化管理上也实现突破,搭载DeepSeek AI能源中枢系统,256个储能模组可并行运算,形成去中心化运行模式。一旦某个储能模组出现故障,系统可自动隔离故障单元,确保整体运行效率维持在96%以上。

由此可见,低价竞争只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阶段,工商储市场的最终较量,始终聚焦在产品安全和收益两大核心价值上。

03总结

展望未来,工商业储能行业将在价格、安全与收益的多维博弈中持续前行。价格战作为现阶段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虽在短期内加剧了行业的动荡,但也加速了市场的优胜劣汰与资源整合。

不过,要实现行业的稳健与可持续发展,单靠价格战这一“利刃”远远不够。企业需在追求成本降低的同时,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技术创新、产品优化与服务升级中,为客户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具性价比的储能解决方案。

同时,行业监管部门也应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标准与规范,引导市场有序竞争,避免因恶性价格战损害行业整体利益。

总而言之,只有当储能行业价格走低背后的逻辑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使得储能度电成本的大幅度下降,而非仅仅是企业竞争的手段,储能作为新型能源体系关键一环的最终价值才能得以体现。

原标题:工商储卷进4毛时代,价格战正酣,终极决胜在哪?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