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搜词 > 电力转型

电力转型

北极星电力新闻网为您提供电力转型相关内容,帮您快速了解电力转型最新动态。了解电力转型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北极星电力新闻网。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力转型”相关结果约898个
  • 新型电力系统形态量化推演方法的总体框架与功能设计

    “双碳”战略的主力军,对长远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应对好电力转型挑战具有重要意义。...1.总体框架 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是一项经济社会环境综合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安全、绿色、经济、共享等四大目标,在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基础上,推动中国能源清洁低碳循环发展,保证电力可承受成本,并实现能源电力行业产业链

    火电产业 中国电力 昨天
  • 电建行业如何跳出“内卷式”竞争怪圈?

    (来源:电联新媒 作者:徐进)电建行业已迈入“超内卷”的时代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的确立,我国能源电力转型步伐不断加快,在电力领域的投资力度日益加大。...在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日益动荡分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以及能源电力持续转型升级的进程中,“内卷”式竞争在电力建设领域亦表现得非常普遍和突出,是影响和制约我国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和电建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

    火电产业 电联新媒 03月17日
  • 中电联杨昆会见南方电网公司架构部总经理胡志广一行

    ,凝聚行业力量,推动技术攻关,培育和发展能源电力行业新质生产力,为能源电力转型贡献更大力量。...他表示,中电联始终坚持以会员需求为导向,加强行业高端智库建设,持续优化完善分支机构布局,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助力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促进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

    中电联 03月17日
  • 电力碳足迹因子:打破“碳壁垒”,提升国际竞争力!

    国家大力推动碳足迹因子测算此前,我国尚未发布电力碳足迹因子,国外数据库的中国默认电力碳足迹因子数值滞后且偏高,未能体现我国近年来电力转型带来的绿色低碳贡献。...这一近乎“宣判燃油车死刑”的严苛标准,直接推动了全球汽车行业向电动化的加速转型。然而,电动车的碳足迹并非“零排放”,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高度依赖电力来源的清洁程度。

    碳源减排 北极星能碳圈 03月14日
  • 聚焦 | 巨变前夕的电力救赎与超越

    能源电力转型升级时不我待,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风起云涌、层出不穷。相伴而生的是矛盾和问题集中呈现和爆发。...就像改革开放后,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现代化历程,同样,在“双碳”目标约束下的电力转型升级过程中,我们要用更短的时间,完成电力的自我救赎与超越。

    火电产业 电联新媒 03月10日
  • 国网浙江电力董事长陈安伟:高站位干实事见真功 在中国式现代化电力发展中勇立潮头

    高站位就是聚焦“为谁干”,自觉在党和国家事业大局、国家电网发展全局中,考虑问题、谋划发展、干事创业,引领带动能源电力转型和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努力为能源安全发展作贡献;干实事就是聚焦“干什么”,突出“落实...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全面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暨2025年工作会议部署,全力推进战略引领、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和企业转型三大全局性任务,做到高站位、干实事、见真功,在中国式现代化电力发展中勇立潮头

    国家电网报 02月28日
  • 适应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电价机制改革重点问题及思考

    对此,长期来看,需依靠重大颠覆性、原创性科技创新;近期来看,需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特别是电价机制改革,有效破解能源“不可能三角”,实现更经济、更可持续的电力转型。...适应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电价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电力系统各个环节;围绕政府定价和市场定价两条主线,按照“发现价格、促进转型、保障供应、健全市场”的改革目标,研究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电价机制改革重点任务框架

    售电服务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02月27日
  • “破局”碳壁垒 绿电直连外更需中国碳足迹因子共同努力!

    此前,国外数据库的中国默认电力碳足迹因子数值滞后且偏高,未能体现我国近年来电力转型带来的绿色低碳贡献。...在全国率先开展省电力公司建设绿电直连供电的试点。

    锂电池 北极星储能网 02月24日
  • 我国首次发布国内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

    此前,国外数据库的中国默认电力碳足迹因子数值滞后且偏高,未能体现我国近年来电力转型带来的绿色低碳贡献。...,将用于各行业产品核算电力生产和消费产生的碳足迹。

    智能用电 中国新闻网 02月24日
  • 粤西最大用户侧储能电站项目正式并网!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能源电力转型的必然要求。...世纪青山项目的成功建设可充分发挥新型储能“错峰收储”、“移峰填谷”的“充电宝”作用,为当地迎峰度夏、缓解电网调峰压力、促进新能源电量消纳提供有力保障,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用户侧 远晖能源 02月21日
  • 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等发布2023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

    此前,我国尚未发布电力碳足迹因子,国外数据库的中国默认电力碳足迹因子数值滞后且偏高,未能体现我国近年来电力转型带来的绿色低碳贡献。...首次以生态环境部公告形式发布,填补了国内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空白,可供不同主体核算电力生产和消费产生的碳足迹使用,有助于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实现“双碳”目标。

    生态环境部 02月07日
  • 生态环境部就《关于发布2023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的公告》答记者问

    此前,我国尚未发布电力碳足迹因子,国外数据库的中国默认电力碳足迹因子数值滞后且偏高,未能体现我国近年来电力转型带来的绿色低碳贡献。...首次以生态环境部公告形式发布,填补了国内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空白,可供不同主体核算电力生产和消费产生的碳足迹使用,有助于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实现“双碳”目标。

    火电环保 生态环境部 01月24日
  • 南方电网公司党组1号文件印发

    《意见》指出,南方电网公司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为更好发挥在推进能源电力转型、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先行探路、示范引领的作用,要牢牢把握公司在新时代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的职责使命,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能源电力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输变电工程 南方电网报 01月17日
  • 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深化电力现货交易改革 力争推出全国首个省级电力市场标准

    会议指出过去一年,全省能源系统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谋突破、促改革、育新机,全省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新提升,煤炭开发水平实现新跃进,电力转型发展迈上新台阶,新能源发展释放新动能

    能源服务 山西省能源局 01月16日
  • 黄少中:关于西北地区煤电转型的分析与研究

    大量电力转型研究对我国电力需求增长进行了估计,从当前到2060年,我国的电力需求整体呈现“先稳定增长,后维持平衡”的发展态势。...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电力部门作为我国最大的碳排放来源以及终端用能电气化的重要支撑,需要从以煤电为主体转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多种能源形式互补的新型电力系统,转型责任重大。

    火电产业 中能传媒研究院 01月07日
  • 国家电网公司组织召开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新型电力系统)转型期工作总结会

    ,建立科研标准互动发展新模式,研制642项核心标准,布局294项新型电力系统领域重点技术标准,高质量完成107项重要标准关键指标、核心参数验证,圆满完成转型期各项重点工作任务,为我国能源电力转型发展贡献力量

    国家电网报 2024年12月27日
  • 建设新型县域配电网 促进分布式新能源与配电网协调发展

    (来源:微信公众号“电联新媒” 作者:尹明)新形势下我国配电网的发展趋势分布式新能源规模化快速发展给我国电力转型和电网发展,特别是配电网发展提出新课题,这在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文件中有所体现。...随着分布式新能源规模和接入电网比例不断增加,配电网在促进分布式新能源就近消纳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成为推动电力系统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环节。

    能源服务 电联新媒 2024年12月19日
  • 我国500千伏省域数字电网建设进度过半

    新型电力系统具备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四大重要特征。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也是应对好电力转型挑战的有效举措。...据悉,南方电网公司因地制宜打造了首批35个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今年底前将全部完成评估验收,遴选15项先进技术和商业模式进行推广,预计到2035年南方电网新型电力系统基本建成。

    电力通信 新华网 2024年12月19日
  • 水电十二局与电建水电代表会谈

    他表示,电建水电开发公司积极响应国家能源电力转型发展需要,全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构建传统水电、抽水蓄能、新能源、运维检、充换电等“五向聚能”发展战略体系,以清洁能源为主导、相关优势产业协同推进的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抽水蓄能 中国水电十二局 2024年12月18日
  • WMO-WTO联合报告揭示贸易对可再生电力的重要作用

    报告题为“通过贸易推进可再生电力转型——以互联互通解锁再全球化机遇”,在于巴库举行的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上正式发布,强调了如何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相对优势地区的水电、太阳能和风能供应...自2003年以来,国际电力贸易额增长998亿美元,其中有64%的增幅发生在2013年后,这表明国际电力贸易增速有所加快,但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2023年跨境电力贸易额仅有1320亿美元,远低于达成

    发电信息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 2024年12月12日
  • 虚拟电厂建设:空调和电动汽车的贡献

    苏州空调占最大负荷比重超过30%,深圳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接近30%,若能通过虚拟电厂利用好这些资源,不仅可以大大缓解地方保供压力,还能有效促进新能源消纳,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坚定地方的电力转型决心。...他指出,以发展新能源汽车为主的智能交通转型和以可再生能源替代为核心的绿色能源转型快速发展、深度交融。

    虚拟电厂 北极星储能网 2024年12月11日
  • 深度 | 深化配电环节改革 开启电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配电环节是瓶颈,也是突破口现阶段,特别是在近年来分布式光伏爆发式增长的情况下,配电环节日益成为影响我国电力转型、提高新能源开发利用水平的重要瓶颈。...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的功能特征、形态特点、调度关系,以及参与市场等方面给出了详细规定和要求,为下一阶段电力转型电力改革提出了新思路和新举措

    配电自动化 电联新媒 2024年12月09日
  • 能源法解读 | 国家电网副总工程师、国网能源研究院党委书记欧阳昌裕署名文章

    二、引导源网荷储协同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是长远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是应对好电力转型挑战的有效举措。...作为能源领域基础性、统领性法律,能源法确立了保障能源安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规范能源市场体系、引导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等法律制度,将规范保障电力行业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

    火电产业 中国电力报 2024年12月06日
  • 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需求侧革新

    需求侧各领域新兴的、多样化的海量终端用户为电力转型提供了资源和潜力,成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与会专家围绕机制创新、产业培育、行业转型等议题展开了讨论。nrdc清洁电力项目副主任刘明明强调,供需协同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最具活力的方向。

    需求侧管理 北极星电力网 2024年11月22日
  • 国家电投总经理栗宝卿:持续打造新质生产力 科学合理设计转型路径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意义重大,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是长远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是应对好电力转型挑战的具体举措。...煤电方面,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煤电将逐渐从以提供电量为主的基础保障性电源,向兼顾电量、调峰等需求,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

    火电产业 电联新媒 2024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