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目基于中煤鄂能化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李灿院士团队联合研发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该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减燃煤消耗14万吨、降碳50万吨,相当于为地球新增7万亩森林。
同时,依托国际氢能协会、大连化物所、浙江大学、天津大学、河西学院、兰白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氢能产业技术指导和人才培养,落实好人才引进支持政策,集聚效应不断增强。
氢航科技是一家专注于轻量化高适应燃料电池开发以及应用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全球唯一获得iec安全证书的企业,汇聚北航、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等知名院校人才。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由大连化物所燃料电池研究部醇类燃料电池及复合电能源研究中心金属燃料电池系统研究组(dnl0313组)王二东研究员团队自主研发的百千瓦级20nm/h高效海水电解制氢系统在华能庄河海上风电场示范运行
大连化物所所长刘中民出席评价会并致辞,科研、职能部门相关人员及企业代表参加了评价会。会上,大连化物所李先锋研究员作了科技成果总体报告,介绍了项目背景和意义、研究发展历程、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情况等。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忠伟团队联合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最新一代智能电池管理系统——电池数字大脑pbsrd digit 2.0。
近日,大连化物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无机膜与催化新材料研究组(504组)杨维慎研究员和朱凯月研究员团队在水系锌离子电池负极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在科技创新和配套产业方面,与大连化物所、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开展产学研合作,进行氢基能源产业应用创新;与明阳新能源集团合作,发展风光绿色发电设备生产制造业;与上海闻基生物及有关认证机构合作,为氢基能源全产业链体系企业提供
其中,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推动大规模储能专利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案例获评2024年专利产业化优秀案例。...案例摘要: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坚持“产、学、研、用”创新开发 体制,形成包括基础和产业应用研发、材料基地、装备基地“三位一体” 全产业链发展格局,自主研发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已完成包括 100mw
会议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国家能源集团、哈密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新疆大学协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中民,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闫国春,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会长王思强,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小海,新疆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为推动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我省研究制定了推进产业集群发展重点工作,积极推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等科研院所和新源动力等重点企业,开展氢燃料电池电堆、电池系统、关键核心部件技术攻关和产品开发,鼓励大连氢锋客车、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由大连化物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与环境小分子催化研究中心(509组群)邓德会研究员和刘艳廷副研究员团队自主开发的250千瓦级海水制氢联产淡水装置完成建设并成功开车,为海水制氢联产淡水新技术的进一步工业化应用提供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支撑
黑龙江建龙钒钛研究院已经与佳木斯大学、东北大学、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大连融科等1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结合,开展钒钛冶炼、高纯钒、钒铝合金、钒电解液及钒电池等全链条的创新研究,现已拥有4项国际领先技术
我省积极支持全钒液流技术开发与应用,大连恒流储能电站是国家能源局批复的首个100mw级大型电化学储能国家示范项目,该项目采用大连化物所自主研发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
9月3日,中核汇能与河南省周口市政府、大连融科储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融科)在当地举行新能源储能产业项目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并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就液流电池长时储能关键技术攻关及示范签署合作协议
近日,大连化物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李先锋研究员、张长昆研究员团队联合长春应化所李胜海研究员在水系有机液流电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成果的共同第一作者为大连化物所dnl17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赵子铭(已毕业)和李天宇副研究员。
近年来,我市发挥大连化物所等科研机构在储能领域科技研发优势,依托我市储能技术和产业基础发展的优势,全面提升各类储能技术和装备研发的能力及水平,加快推进先进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近年来,我市发挥大连化物所等科研机构在储能领域科技研发优势,依托我市储能技术和产业基础发展的优势,全面提升各类储能技术和装备研发的能力及水平,加快推进先进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
在锂电池领域,化物所正在突破新型准固态功能层隔膜技术,并对特种锂电池、超低温电池进行研发设计。...在钒电池技术领域,大连融科储能公司与大连化物所产学研合作,立足自主创新,获得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在内的10余项奖励,牵头制定液流电池国内外标准近50项,专利拥有量稳居世界前列。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大连化物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与环境小分子催化研究中心(509组群)邓德会研究员和刘艳廷副研究员团队在煤化工废水资源化利用方面取得新进展,研发出以煤化工废水为原料制备高纯氢气联产淡水的新技术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5)支持企业与海螺集团等省属企业,以及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同济大学、中科大等省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深度合作,推进氢能共性技术和应用研究。
“车用高温度高性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研制”项目于2023年12月获批,由同济大学牵头,联合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大连化物所、山东东岳未来氢能公司、国氢科技公司、上海捷氢科技公司、
2022年4月21日上午,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举行“绿色氢能与液态阳光”合作协议云签约仪式。...二氧化碳加绿氢制绿色甲醇技术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华陆公司等单位合作开发,2020年10月成功应用于兰州新区千吨级中试装置,并被石化联合会组织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能源催化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动力电池与系统研究部(dnl2900)陈忠伟院士团队在退役动力电池的可持续回收方面取得进展,突破现阶段萃取-沉淀-煅烧复杂三步法工艺,基于可持续浸出和共沉淀的再生策略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能源催化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陈忠伟院士团队近日宣布,成功开发出新型的电池智能管理系统,即第一代电池数字大脑pbsrd digit 1.0。
双登集团董事长杨锐博士与陈忠伟院士成功签订技术开发战略合作协议,并聘任陈忠伟院士为公司技术专家委员会特邀专家,现场颁发聘书,至此双登技术专家委员会由五名院士领衔,为双登创新研发提供了强大的智库支持,同时也标志着双登集团与大连化物所的合作进入了崭新的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