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创新和配套产业方面,与大连化物所、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开展产学研合作,进行氢基能源产业应用创新;与明阳新能源集团合作,发展风光绿色发电设备生产制造业;与上海闻基生物及有关认证机构合作,为氢基能源全产业链体系企业提供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2月18日上午,海大清能设计送审并提供氢动力总成和供氢系统的全国首艘内河 64标箱氢燃料电池动力集装箱船舶“东方氢港”号成功下水,中国船级社上海分社、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浙江省嘉兴市交通运输局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4年8月25日上午,我国首艘氢燃料电池海上交通船——“蠡湖未来”号的下水活动暨应急船舶产品发布会在大连海事大学码头隆重举行,这标志着我国在氢燃料电池船舶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其次,海大清能船舶(大连)有限公司与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学院、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船715所超声科技公司、辽宁省造船工程学会、泉州康美士环卫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羿帆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国内重点科研院所和产业企业在海洋风电电解海水制氢以及氢制氨
目前,金普新区“氢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和监测平台”已完成建设;大连化物所加快制氢、储氢和氢燃料电池技术研发,新一代基于高性能膜电极和薄层金属双极板电堆单堆功率达到200kw以上;大连海事大学牵头“氢能驱动典型船舶关键技术
中国船级社、辽宁省交通运输厅、辽宁海事局、锦州市委市政府、沿海六市交通运输局、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远景能源有限公司、辽宁港口集团、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
3月15日,由大连海事大学牵头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驱动典型船舶关键技术”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大连召开。
历任交通部水运司港口管理处助理调研员、国际航运管理处副处长、综合运输处处长、政策法规处处长,水运局经济运行处处长(其间:2006年3月至2008年7月,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学习,获公共管理硕士学位)...1986年7月至1990年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经济法专业本科学习。
大连海事大学教授马相坤曾在演讲中提到,目前,1mw/4mwh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的初装成本约为2000-3500元/kwh。由于全钒液流电池的电解液可以在线或离线再生循环使用,钒电解液的残值很高。...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碳中和能源研究院院长赵天寿曾在演讲中强调,现有主流储能技术各有各的局限性,长时储能技术仍有较大缺口,亟须着力补齐。
“蠡湖未来”号海上交通船由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海大清能船舶(大连)有限公司联合研发设计,由海大清能船舶(大连)有限公司承建。...据悉,“蠡湖未来”号海上交通船由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海大清能船舶(大连)有限公司联合研发设计,由海大清能船舶(大连)有限公司承建。
据悉,这艘20.5米氢燃料电池交通船,由海大清能与大连海事大学联合研发设计,并由海大清能独立承建。...该船将搭载自主研发的无氢机舱等先进技术,主要图纸通过了中国船级社(ccs)武汉规范研究所审图中心的审核和批准,接下来将由ccs大连分社监督建造,拟取得ccs“燃料电池-动力1”、“沿海海船”等附加标志。
联系大连海事大学、部党校(管理干部学院)。...杨传堂简历:杨传堂,男,汉族,1954年5月出生,山东禹城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
大连海事大学邢辉博士表示,大连海事大学和海大清能将继续锚定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持续发力内河和沿海零排放中小型船舶这一细分领域,完成了氢燃料电池动力、电池动力、混合动力等系列零排放船型的设计开发,夯实了在这一新兴领域的技术竞争力
日前,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大连海事大学挥发性有机物测试谱仪采购项目中标公告。...详情如下:大连海事大学挥发性有机物测试谱仪采购项目中标公告一、项目编号:dcz202205020(招标文件编号:dcz202205020)二、项目名称:大连海事大学挥发性有机物测试谱仪采购项目三、中标(
:冶金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吉林大学: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延边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世界史、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
10月10日,未势能源与大连海事大学新能源船舶动力技术研究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的技术研究、标准制定、检验检测、产品定型、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合作。
10月10日,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未势能源”)销售总监赵辉、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保定氢能检测分公司副总经理段志洁等一行四人到大连海事大学进行调研,并与大连海事大学新能源船舶动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
500千瓦级船用燃料电池系统解决方案,在内河开展实船示范应用;今年1月,我国第一张船用燃料电池产品型式认可证书正式颁发;2月,大连海事大学新能源船舶动力技术研究院牵头建造的燃料电池游艇“蠡湖”号通过试航...在我国氢燃料电池船舶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陆续建成了一些示范案例:2002年,我国第一艘以燃料电池为动力的游艇试航成功;2005年,上海海事大学研发了一艘功率仅2千瓦的燃料电池小艇;2019年,中国船舶第七一二研究所发布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国首台
本次评审专家组由辽宁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王希文、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侯明、大连市氢能产业发展促进协会会长、洺源科技董事长任峰、新源动力总经理、教授级高工刘常福、航天凌河总经理、研究员刘立强、大连海事大学教授黄乃宝
除此之外,大连锅检院、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交通大学等在氢能基础研究领域也具有
;16.大连理工大学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性能检测平台项目;17.大连海事大学的燃料电池动力船舶研发项目;现进行公示。...;2.大连诚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英歌石区域油氢混合站建设项目;3.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的高可靠性燃料电池模块及核心零部件开发项目;4.大连擎研科技有限公司的大连擎研科技系统生产线项目;5.大连一元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氢能环卫清扫车项目
公司和大连海事大学共同开发的国内第一条氢燃料电池游艇船“蠡湖”号于2021年1月顺利实现试航“蠡湖”号的试航成功验证了燃料电池作为船舶动力的实用性。
目前,我国在氢燃料电池船舶领域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已有零星的示范项目,如中国船舶集团在2019年自主研发的2000吨级氢燃料电池自卸货船,以及今年大连海事大学新能源船舶动力技术研究院牵头建造的燃料电池游艇...根据国际海事组织的数据,全球航运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世界总排放量的2.5%,航运业的污染治理和向更可持续能源转型的压力越来越大。
2021年2月初,由大连海事大学建造的“蠡湖”号燃料电池游艇顺利通过试航,据悉,该款船长13.9m,由大连化物所开发的70kw氢燃料电池电堆和86kwh的锂电池组成混合动力,设计船速18km/h,续航180km
该艘游艇由大连海事大学建造,船长13.9m,由大连化物所开发的70kw氢燃料电池电堆和86kwh的锂电池组成混合动力,设计船速18km/h,续航180km,可载乘员10人。...国内首艘燃料电池游艇成功试航,得益于大连海事大学研究团队依托多年来的研究积累,先后解决了船舶氢气加注、氢气瓶组轻量化、涉氢安全设计、船用燃料电池系统设计、船舶混动系统设计等技术难关后取得的成果,大连化物所提供的燃料电池电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该艘游艇由大连海事大学建造,采用了大连化物所开发的70kw氢燃料电池电堆。...本次试航也是大连化物所氢燃料电池技术首次应用于燃料电池船舶上,验证了燃料电池作为船舶动力的实用性。未来,大连化物所将积极促进氢燃料电池技术在绿色航运领域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