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20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发布对黄浦区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第0124号提案的答复。答复文件提出,黄浦将继续扩大建筑楼宇数据采集范围,覆盖能源消耗等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依托黄浦双碳平台数据建立公共建筑“碳效码”信息库,鼓励企业申报“碳效码”赋码,整合区内数据资源,支

首页 > 配售电 > 能源服务 > 报道 > 正文

上海黄浦区:将优化黄浦区节能减排降碳资金扶持细则

2025-05-21 09:38 来源: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20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发布对黄浦区三届人大六次会议 第0124号提案的答复。答复文件提出,黄浦将继续扩大建筑楼宇数据采集范围,覆盖能源消耗等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依托黄浦双碳平台数据建立公共建筑“碳效码”信息库,鼓励企业申报“碳效码”赋码,整合区内数据资源,支持上海市层面的建筑碳足迹数据库建立。

黄浦区将完善平台碳排放数据收集、汇总和分析及场景建设,持续拓展数据广度,提升数据精度,积极开拓多元化的数据渠道和数据源,加强与各部门合作,聚焦建筑等重点领域的各类数据完整性系统性收集,建立碳效码信息库和待改造楼宇设备、待调适楼宇能源管理系统信息库,加强平台运行保障和日常维护。激发数据要素潜能,赋能碳足迹高效管理,结合中央科创区万兆园区试点,为碳足迹管理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环境。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为碳足迹管理提供数据补给。

将持续搭建节能低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鼓励国内外节能低碳领域优势企业、机构、组织与区重点企业、楼宇开展交流合作。利用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联盟平台,开展城区绿色低碳合作交流。优化黄浦区节能减排降碳资金扶持细则。继续对党政领导干部、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等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教育培训,对重点用能和排放单位、公共机构开展以电力需求侧管理等为主题的专项培训。

详情如下:

对黄浦区三届人大六次会议 第0124号提案的答复

李绅豪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黄浦区碳足迹管理体系打造黄浦区低碳示范楼宇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您的建议很好。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对提升楼宇经济绿色竞争力、构建新型城市治理体系具有重要价值。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明确要求建立符合国情实际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上海市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的行动方案》提出要建立产品碳足迹标准计量体系、建立完善碳足迹数据库管理服务体系以及推动碳足迹国际国内衔接互认等任务。同时,市住建委也正在编制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碳排放核算标准》,根据上海建筑行业实际特点与双碳工作需求,厘清建筑碳排放边界,明确建筑工程全生命期,界定上海市建筑领域能源相关碳排放因子。

现将黄浦区碳足迹管理体系工作开展情况以及根据您的建议将落实的工作举措介绍如下:

探索建筑碳足迹标准体系,引领黄浦建筑低碳发展

(一)黄浦区高度重视商业楼宇碳足迹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贯彻落实《上海市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编制发布了上海市首部区级碳效评价标准《黄浦区公共建筑碳效评价导则》,覆盖商务办公、宾馆饭店等商业楼宇,明确碳排放强度计算、低碳技术利用评价等指标,并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对32栋楼宇进行试评价。

下一步,黄浦将构建黄浦碳效评价示范体系,制定《黄浦区公共建筑碳效管理办法》,按照《黄浦区公共建筑碳效评价导则》要求,对区办公、商场和星级饭店等典型建筑进行碳效水平评价和示范应用,推动碳效评价的落地实施。

(二)打造公共建筑碳效码信息库,创新公共建筑数字认证

黄浦区碳达峰碳中和平台目前纳入了近300幢大型公共建筑和机关办公建筑的能耗监测数据,以及210幢商业建筑虚拟电厂的运营数据,采集了各建筑电、天然气、光伏系统发电量等实时运行数据,实现了重点楼宇能耗与碳排放数据的在线监测与分析,为楼宇碳足迹奠定基础。

下一步,黄浦将继续扩大建筑楼宇数据采集范围,覆盖能源消耗等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依托黄浦双碳平台数据建立公共建筑“碳效码”信息库,鼓励企业申报“碳效码”赋码,整合区内数据资源,支持上海市层面的建筑碳足迹数据库建立。

(三)夯实数字基建与AI应用,赋能碳效码库运行数字化

黄浦区持续推进商业楼宇安装智能计量设备、能源监测系统等,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将商业楼宇碳数据接入碳达峰碳中和平台。双碳平台创新性地融合AI前沿技术与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对海量数据的智能识别与高效抽取,利用封装与模块化等手段,形成统一标准可复用的数字化资源包,为双碳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形成以数据汇聚、数据应用、数据普惠为核心驱动力的治理新模式。

下一步,黄浦区将完善平台碳排放数据收集、汇总和分析及场景建设,持续拓展数据广度,提升数据精度,积极开拓多元化的数据渠道和数据源,加强与各部门合作,聚焦建筑等重点领域的各类数据完整性系统性收集,建立碳效码信息库和待改造楼宇设备、待调适楼宇能源管理系统信息库,加强平台运行保障和日常维护。激发数据要素潜能,赋能碳足迹高效管理,结合中央科创区万兆园区试点,为碳足迹管理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环境。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为碳足迹管理提供数据补给。

(四)培育双碳领域专业人才和企业,驱动服务机构高效发展

黄浦区依托“一大会址·新天地”绿色低碳发展企业联盟,搭建行业交流平台,组织专业服务机构开展信息共享、经验交流和业务合作活动,促进行业协同创新发展。依据《黄浦区节能减排降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黄浦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专项扶持办法》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楼宇给予支持,发挥资金的引导作用,推动建筑节能改造和绿色升级。强化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中继续教育基地建设项目、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提升项目和高级研修等项目对碳达峰碳中和专业技术人员培养的支持力度,鼓励各相关单位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相关专业技术培训。

下一步,将持续搭建节能低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鼓励国内外节能低碳领域优势企业、机构、组织与区重点企业、楼宇开展交流合作。利用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联盟平台,开展城区绿色低碳合作交流。优化黄浦区节能减排降碳资金扶持细则。继续对党政领导干部、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等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教育培训,对重点用能和排放单位、公共机构开展以电力需求侧管理等为主题的专项培训。

(五)拓展产品碳足迹国际协作,深化产品碳路跨境互通

黄浦区积极开展了杏花楼广式月饼、老凤祥中华牌铅笔等重点老字号品牌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研究,制定一套科学、准确、可操作的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为企业提供量化碳足迹的有效工具,助力企业识别减排关键环节,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下一步,我区将在全国生态日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等展览活动、ESG全球领导者大会等双碳领域重大活动中争取在商业楼宇和碳足迹计量标准和低碳示范楼宇上达成合作,推进制定产品碳足迹企业、团体或地方标准,结合老字号品牌开展快消品碳足迹认证。鼓励本区相关行业协会等参与碳足迹相关交流合作,推进碳足迹国际国内衔接互认。推进绿色低碳供应链体系建设。

黄浦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5月8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