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浙江省风光发电最大出力达3398万千瓦,创新高。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调度控制中心工作人员深化数智技术应用,准确预测用电负荷和风光发电功率,保障全省电力可靠供应、新能源电量全额消纳。
大量新能源电源并网在促进清洁低碳转型的同时,也给电网调控运行带来挑战。“午后一场大雨就可能导致光伏发电出力骤降800万千瓦,相当于一个中型城市的最高用电负荷。”国网浙江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值长詹文达说。为了应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挑战,国网浙江电力探索应用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电力调度数智驾驶舱,推动调度运行精益化管理,统筹保供和消纳。
4月4日,浙江光伏发电最大出力2527万千瓦,同比增长218.46%。受清明节放假、工厂停工等因素影响,当日浙江电网最高负荷仅为7120万千瓦,光伏发电出力占比超过35%。借助电力调度数智驾驶舱,国网浙江电力统筹电源资源调配,在最高负荷较前一日降低2000万千瓦的情况下,实现新能源电量全额消纳和电网安全运行。
詹文达介绍,传统电力预测技术难以在高渗透新能源电网场景下满足调度部门对新型调度辅助系统的技术要求。为此,国网浙江电力在调控云平台部署分布式光伏聚合预测功能,按照省内光伏电源分布密度,通过电压等级拓扑溯源分析,精准预测区县以及220伏母线聚合分布式光伏发电出力。2024年,浙江电网分布式光伏发电出力预测准确率达95.8%。同时,该公司全要素评估供用电情况,打通电力、气象等多专业壁垒,分析掌握高渗透新能源电网出力运行特性,并设计网架窝电分析模块,科学分析、精准预测全网有效供用电能力。
4月11日,在国网浙江电力调度控制大厅,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的辅助决策为电网调度人员提供支撑。为了适应极端天气等复杂场景下的新型电力系统新场景、新特性,国网浙江电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调度业务深度融合,依托调度云平台,研发大电网运行态势在线分析、配电网低压态势智能感知、无功电压优化辅助决策、故障异常智能告警等应用,提升调度运行能力。
国网浙江电力强化省域多元灵活资源统一管理,结合灵活资源调用考评机制,对地调、县调掌握的资源响应省调指令情况进行后评估,确保各类资源能控、好控,进一步提升新能源电量消纳能力,支撑全网备用调节及断面潮流控制,增强浙江电网运行弹性。
原标题:国网浙江电力 数智技术助力调度更精益 增强电网运行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