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墙售电,就像你在自己家的后院种了些菜,除了自己吃,多余的还可以直接卖给隔壁邻居,而不是拿到市场上卖给陌生人。在这个过程中,既省去了去市场的麻烦,邻居也能就近买到新鲜便宜的蔬菜。
隔墙售电是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落地的一个关键影响因素。今年5月,河南省出台了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实施细则,涉及工业企业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增量配电网类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以及农村地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打响了省级政府层面隔墙售电政策破冰的第一枪,引起业内热议。
(来源:微信公众号“IESPlaza综合能源服务网”作者:IESPlaza)
从政策内容看,上述工业企业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为重点,政策提出,一体化项目应通过合理配置储能等调节手段,实现所发电力自发自用。应加装防逆流装置,不向大电网反送电,在支撑绿色电力充分消纳的同时,不占用公共电力系统调峰能力。
在接入方面,以绿电就近、就地、就低、可溯源为目标,鼓励建设绿色专变、绿色专线,保障一体化项目新能源电力电量直接为用户服务。新能源接入工程需满足以下要求:1.新能源项目应直接接入用电负荷侧配电设施;2.新能源配套接入工程由企业投资建设,确保接入工程与项目建设进度相匹配。
其中提到的绿色专变、绿色专线,是河南省此番政策的一大亮点,是对既有隔墙售电政策的破解方案。
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关于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通知》提出,允许分布式发电项目单位与配电网内就近电力用户进行电力交易,隔墙售电正式启动,但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该试点工作进展并不顺利。隔墙售电目前已经在江苏、浙江、山东、上海、广东、湖南、湖北、河北、黑龙江等地陆续推行,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处试点取得成功。
分布式发电项目与电力用户进行电力直接交易,向电网企业支付“过网费”。交易范围首先就近实现,原则上应限制在接入点上一级变压器供电范围内。也就是说,隔墙售电是发电商“借用”电网企业的配电设施(主要是配电线路,一般不允许跨变压器),把电卖给周边电力用户,并且缴纳相应电压等级的过网费。
尽管政策利好不断,但隔墙售电的发展依然缓慢。对于隔墙售电来说,最大的痛点就是过网费的机制目前还没有细化落实,现行隔墙售电过网费按“所涉电压等级输配电价差”形成,这一机制会使隔墙售电用户获得较同电压等级的同类用户更多的交叉补贴,增加了电网成本回收的难度。
河南政策鼓励企业建设“绿电专线”,即新能源配套接入工程由企业投资建设,直接接入用电负荷侧配电设施。如果建设完成“绿电专线”,将不再需要向电网缴纳“过网费”,这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用电成本,还可以提高工业企业对绿色电力的依赖度。
但有网友质疑河南此番操作实属“无效创新”,因为在公共属性的土地上建设一条企业专属的输电线路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而且离开大电网,“绿电专线”所发绿电具有较大的波动性,长期下来并不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但也有网友表示,河南此创新之举是对隔墙售电模式的深入探索,只有敢于尝试,才能突破桎梏,为隔墙售电找到一条新出路。
总的来说,河南这一系列政策旨在推动河南省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转变,降低企业用能成本,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和利用。那究竟这些政策是“真功夫”还是“假把式”呢?具体要看落地的项目成效。
今年6月以来,河南前后已经公布了两批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名单,共包含110个新能源项目,其中工业企业类91个、增量配电网类11个、农村地区类8个。这不仅反映出河南正在积极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政策的实施,同时也反映出市场对该政策的积极响应和认可。
虽然项目众多,但目前实际落地的项目寥寥无几,后续情况如何,还需密切关注相关项目实施情况。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此番河南源网荷储一体化政策取得成功,未来全国各地将以河南模式为标杆,真正实现隔墙售电。